本發明涉及加熱爐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
背景技術:
等溫淬火工件因其良好的力學性能和低成本等優勢,在汽車、農機和軍工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想要獲得優異的工件,熱處理工藝對其性能的影響至關重要。與傳統的淬火油相比,工件采用硝鹽淬火冷卻時不會形成蒸氣膜,具有使用溫度高、使用溫度范圍廣,工件淬火畸變小、易清洗,并能夠獲得更加優異的力學性能等特性。但是,其冷卻速度以及對環境的污染使得其使用受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通過改變淬火爐的結構,使得工件的淬火效果更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該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包括加熱爐段以及與加熱爐段尾部緊密相連等溫硝鹽段,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加熱爐段包括爐殼,所述爐殼內設置有爐襯,且其圍成加熱區,而所述加熱區內設置有用于運輸工件傳輸機構以及用于對工件加熱的加熱機構,于此同時加熱區沿工件傳輸的方向分為預熱區和淬火區;
所述等溫硝鹽段包括槽體,所述槽體內設置提升機構,所述提升機構下方則布置有等溫機構;
且該加熱爐段中傳輸機構、加熱機構與等溫硝鹽段的提升機構、等溫機構均與控制系統相連。
優選的,所述爐殼采用全密封焊接而成,而爐殼內的爐襯則包括保溫層和隔熱層,所述保溫層由輕質保溫磚堆砌而成,保溫層內部的隔熱層則采用硅酸鋁隔熱纖維制備。
優選地,所述傳輸機構采用托輥式傳輸,且所述托輥均勻的布置在爐襯內,而托輥的傳動跟預熱區與淬火區分隔為兩個單獨傳動裝置。
優選的,所述傳動裝置采用鏈條傳動或者傳動軸傳動。
優選的,所述加熱機構采用電加熱輻射管,所述輻射管包括外部的金屬管以及內部的發熱體組,所述發熱體組由電熱元件與剛玉絕緣陶瓷片組成,而若干個電加輻射管均勻布置在托輥的上下。
優選的,所述加熱機構采用天然氣加熱裝置,且天然氣加熱裝置與燃燒控制系統相連。
優選地,所述等溫機構包括設置在槽底的加熱管、位于槽體內部的鼓風管道、進水管道與出水管道。
優選地,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包括電控系統、溫控系統、顯示系統以及安全保護系統,所述電控系統包括設置在加熱爐段、等溫硝鹽段的用于監控電流情況的電流表、電壓情況的電壓表和故障指示燈;所述溫控系統包括設置在加熱爐段、等溫硝鹽段的用于監控溫度情況的紅外測溫模塊;所述顯示系統包括用于收集電控系統、溫控系統中數據并匯總調節的中央處理器以及用于顯示收集數據的顯示屏,而所述安全保護系統則包括超溫報警模塊、電機過載報警模塊以及電源切斷模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在加熱區分為預熱區與淬火區,使得工件在進行淬火前將進行預熱,避免工件因突然溫度過大而造成變形,于此同時,在淬火區完后緊接等溫硝鹽段,利用硝鹽進行淬火處理,不會產生蒸氣膜,工件的畸變小;
2、該淬火爐結構可選擇電加熱輻射管或者天然氣加熱裝置,兩種加熱方式均適用于該淬火爐,客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3、針對該淬火爐單獨設計了控制系統,不僅可以監控淬火爐每電控設備的電流、電壓及故障情況,還監控各個位置的溫度,并直觀反應在顯示屏上,而安全保護系統還針對淬火爐的使用安全進行控制,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中等溫硝鹽段的示意圖;
圖4為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中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該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包括加熱爐段1以及與加熱爐段1尾部緊密相連等溫硝鹽段2,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熱爐段1包括爐殼11,所述爐殼11內設置有爐襯12,且其圍成加熱區10,而所述加熱區10內設置有用于運輸工件傳輸機構20以及用于對工件加熱的加熱機構30,于此同時加熱區10沿工件傳輸的方向分為預熱區13和淬火區14;所述等溫硝鹽段2包括槽體21,所述槽體21內設置提升機構40,所述提升機構40下方則布置有等溫機構50;且該加熱爐段1中傳輸機構20、加熱機構30與等溫硝鹽段2的提升機構40、等溫機構50均與控制系統相連。新型硝鹽等溫淬火爐在加熱區10分為預熱區13與淬火區14,使得工件在進行淬火前將進行預熱,避免工件因突然溫度過大而造成變形,于此同時,在淬火區14完后緊接等溫硝鹽段2,利用硝鹽進行淬火處理,不會產生蒸氣膜,工件的畸變小。
所述爐殼11采用全密封焊接而成,而爐殼11內的爐襯12則包括保溫層121和隔熱層122,所述保溫層121由輕質保溫磚堆砌而成,保溫層121內部的隔熱層122則采用硅酸鋁隔熱纖維制備。
所述傳輸機構20采用托輥15式傳輸,且所述托輥15均勻的布置在爐襯12內,而托輥15的傳動跟預熱區13與淬火區14分隔為兩個單獨傳動裝置16。
所述傳動裝置16采用鏈條傳動或者傳動軸傳動。
所述等溫機構50包括設置在槽底的加熱管51、位于槽體21內部的鼓風管道52、進水管道53與出水管道54。
該淬火爐結構可選擇電加熱輻射管31或者天然氣加熱裝置,兩種加熱方式均適用于該淬火爐,客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實施例1
所述加熱機構30采用電加熱輻射管31,所述輻射管31包括外部的金屬管311以及內部的發熱體組312,所述發熱體組312由電熱元件313與剛玉絕緣陶瓷片314組成,而若干個電加輻射管31均勻布置在托輥15的上下。
實施例2
所述加熱機構30采用天然氣加熱裝置,且天然氣加熱裝置與燃燒控制系統相連。
其中: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包括電控系統、溫控系統、顯示系統以及安全保護系統,所述電控系統包括設置在加熱爐段1、等溫硝鹽段2的用于監控電流情況的電流表、電壓情況的電壓表和故障指示燈;所述溫控系統包括設置在加熱爐段1、等溫硝鹽段2的用于監控溫度情況的紅外測溫模塊;所述顯示系統包括用于收集電控系統、溫控系統中數據并匯總調節的中央處理器以及用于顯示收集數據的顯示屏,而所述安全保護系統則包括超溫報警模塊、電機過載報警模塊以及電源切斷模塊。針對該淬火爐單獨設計了控制系統,不僅可以監控淬火爐每電控設備的電流、電壓及故障情況,還監控各個位置的溫度,并直觀反應在顯示屏上,而安全保護系統還針對淬火爐的使用安全進行控制,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