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砂輪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改進型砂輪成型器。
背景技術:
成型磨削可以加工出高精度的復雜形狀,但是依賴于砂輪修整器的精度。常規使用的金剛滾輪修整器是一種帶有特定形狀母線的圓環狀物體,表面用電鑄法嵌入細小的金剛石顆粒,金剛滾輪修整器在回轉驅動器的作用下旋轉,修整時砂輪在旋轉的過程中上下移動,與修整器接觸,金剛石顆粒剔除砂輪上無用的部位,使其成型。但在實際應用中,當砂輪在轉動時正常是從前方一側修,這樣在砂輪時在1毫米以下就會出現砂輪向后擺動,難以保證上下升垂直精度,進刀時稍多一點易破裂砂輪,每進0.001毫米時就要反復多次在砂輪上滑動,直至聽不到時有摩擦聲,再進下一刀,第次進刀量不超過0.005毫米,超過時容易導致砂輪碎裂,報廢率較高,難以大規模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同時對砂輪的雙面進行修刀處理的改進型砂輪成型器,解決了修刀時砂輪向后擺動和砂輪易碎裂的技術難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進型砂輪成型器,包括滑道底座及活動裝設于滑道底座左右兩側的第一修刀座和第二修刀座,該第一修刀座和第二修刀座均固定有修刀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修刀座和第二修刀座的內側面均開設有內大外小的聯動槽,所述滑道底座的前后側設置有可轉動的調節絲杠及與該絲杠螺紋連接的聯動滑塊,該聯動滑塊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截面為與聯動槽的截面對應的斜置聯動部,該斜置聯動部活動嵌設于聯動槽內,所述調節絲杠裝設有進給手輪。
優選的,所述修刀組件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修刀和第二修刀。
優選的,所述第一修刀和第二修刀的刃徑分別為3mm和10mm。
優選的,所述第一修刀座和第二修刀座對稱布置于滑道底座,所述滑道底座的前后側均設置有用于支撐調節絲杠的支撐板。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與聯動滑塊之間設置有彈簧,該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與聯動滑塊抵接。
優選的,所述進給手輪的外側設置有刻度表,所述滑道底座固定有用于與刻度表對應的參照表。
優選的,所述滑道底座的兩端均固定有防護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型砂輪成型器,實際應用中,手工轉動進給手輪,調節絲杠帶動聯動滑塊前后移動,由于聯動槽和斜置聯動部的相互作用,第一修刀座和第二修刀座相互靠攏和遠離,從而實現修刀組件進給量的調節。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砂輪成型器,由于修刀結構采用雙體設計,即在砂輪的成型加工過程中,利用第一修刀座和第二修刀座上的修刀組件分別對砂輪兩側同時進行磨修處理,在該過程中,砂輪兩側的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從而避免了砂輪擺動的現象發生,大大減小了砂輪碎裂的概率,安全性更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改進型砂輪成型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改進型砂輪成型器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改進型砂輪成型器,包括滑道底座1及活動裝設于滑道底座1左右兩側的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該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均固定有修刀組件,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的內側面均開設有內大外小的聯動槽4,所述滑道底座1的前后側設置有可轉動的調節絲杠5及與該絲杠螺紋連接的聯動滑塊6,該聯動滑塊6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截面為與聯動槽4的截面對應的斜置聯動部7,該斜置聯動部7活動嵌設于聯動槽4內,所述調節絲杠5裝設有進給手輪8。
實際應用中,手工轉動進給手輪8,調節絲杠5帶動聯動滑塊6前后移動,由于聯動槽4和斜置聯動部7的相互作用,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相互靠攏和遠離,從而實現修刀組件進給量的調節。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砂輪成型器,由于修刀結構采用雙體設計,即在砂輪的成型加工過程中,利用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上的修刀組件分別對砂輪兩側同時進行磨修處理,在該過程中,砂輪兩側的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從而避免了砂輪擺動的現象發生,大大減小了砂輪碎裂的概率,安全性更高。
本實施例中,所述修刀組件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修刀9和第二修刀10,第一修刀9和第二修刀10的刃徑分別為10mm和3mm,所述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對稱布置于滑道底座1,刃徑分別為10mm的第一修刀9用于對砂輪進行開粗處理,刃徑分別為3mm的第二修刀10用于對砂輪進行精修處理,大大提高了砂輪成型器對砂輪的整體磨修效率,實用性更強。
本實施例中,所述滑道底座1的前后側均設置有用于支撐調節絲杠5的支撐板11,降低了調節絲杠5的組裝難度和砂輪成型器的制造成本,性價比更高。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板11與聯動滑塊6之間設置有彈簧12,該彈簧12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板11與聯動滑塊6抵接,提高了聯動滑塊6的連接穩定性,防止聯動滑塊6輕易的自行移動或松動,加工質量更穩定。
本實施例中,所述進給手輪8的外側設置有刻度表13,所述滑道底座1固定有用于與刻度表13對應的參照表14,經過換算后的進給量被設置于刻度表13上,在砂輪的磨修成型過程中,通過進給手輪8能精準直觀地調節第一修刀9和第二修刀10的準確的給刀量,操作簡單,控制精確,可操作性高。
本實施例中,所述滑道底座1的兩端均固定有防護板15,用于對第一修刀座2和第二修刀座3等部件進行保護,避免外部物件觸碰修刀座而影響砂輪的成型質量,安全性更高。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方位詞,如有術語“中心”,“橫向(X)”、“縱向(Y)”、“豎向(Z)”“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方位和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敘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構造和操作,不能理解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具體保護范圍。
此外,如有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隱含指明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包括一個或者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數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確規定和限定,如有術語“組裝”、“相連”、“連接”術語應作廣義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也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相連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的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