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上料夾具。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領域,工件的夾持和定位是影響工件加工的良率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以掃光機為例,隨著手機蓋板行業的迅速發展,對掃光工藝要求的效率、良率也相應提高。傳統的翻轉式掃光機,一次可加工的工件數量有限,加工效率已達到極限。為此,能夠同時對多個工件進行料疊式加工的掃光機被設計出來。料疊式加工前需要將工件堆放成料疊,再放入機器進行加工。傳統的堆疊方式效率不高,工件堆疊不齊整,搬運工件時容易破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加工前工件的堆疊與上料流程的效率和良率的上料夾具。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上料夾具,包括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所述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在相對的一側鉸接,在相對的另一側設有相配合的可將二者鎖緊的可拆卸的鎖緊機構;還包括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所述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的相對內側上下兩端分別形成有用于限定所述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的第一臺階,并還形成有用于限定疊裝于所述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之間的多個工件的第二臺階,所述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鎖緊時在上下兩端分別形成有用于露出所述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上的定位結構的避讓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在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中的一者的另一側設置的至少一個可轉動的活節螺栓,所述活節螺栓上螺紋連接一蝶形螺母,所述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中的另一者的另一側對應所述至少一個活節螺栓開設至少一個安裝槽,所述活節螺栓插入所述安裝槽內并旋緊蝶形螺母便將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鎖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左夾具體的內側形成有與所述多個工件的相鄰兩個側面對應的內表面,所述右夾具體的內側形成有與所述多個工件的另兩個側面對應的內表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結構包括開設于所述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的中心的頂尖孔以及設置于所述頂尖孔周圍的至少兩個定位銷孔。
本實用新型的上料夾具通過將多個工件夾持在可彼此開合的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內的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之間實現整齊堆疊,并可通過將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鎖緊而形成一個料盒進行整體搬運,并通過上定位卡板和下定位卡板上的定位結構與加工設備配合來實現上料定位,然后打開并撤走左夾具體和右夾具體,便可對堆疊的工件進行加工,在很低成本的優勢下,極大的提高了工件堆疊與上料過程的效率與良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上料夾具夾持工件時的打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上料夾具夾持工件時的鎖緊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上料夾具未夾持工件時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上料夾具夾持工件時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采用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上料夾具上料工件與加工設備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上料夾具主要由左夾具體10和右夾具體20構成,左夾具體10和右夾具體20在相對的一側通過例如銷軸50鉸接,在相對的另一側設有相配合的可將二者鎖緊的可拆卸的鎖緊機構。具體如圖1和圖2所示,右夾具體20的另一側的上下兩端分別開設有安裝槽23,該安裝槽23內可轉動地安裝一活節螺栓24,活節螺栓24上端螺紋連接一蝶形螺母25。對應地,左夾具體10的另一側上下兩端開設供活節螺栓24插入的安裝槽13。將活節螺栓24插入安裝槽13內后旋緊蝶形螺母25,便可以將左夾具體10和右夾具體20鎖緊。
多個工件60堆疊在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之間,與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一起被納置在鎖緊后的左夾具體10和右夾具體20所包圍成的空間內,并且左夾具體10和右夾具體20鎖緊時在上下兩端分別形成有用于露出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上的定位結構31、32的避讓槽。具體如圖1和圖3所示,左夾具體10和右夾具體20的相對內側上下兩端分別形成有第一臺階11和21,用于限定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并還形成有第二臺階12和22,用于限定疊裝于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之間的多個工件60。此外,左夾具體10的內側形成有與多個工件60的相鄰兩個側面(即左側面和前側面)對應的內表面,右夾具體20的內側形成有與多個工件60的另兩個側面(后側面和右側面)對應的內表面。上料時,先將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放置于右夾具體20的第一臺階21處,然后,將多個工件抵住第二臺階22疊放在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之間,用棉布或柔軟物料揉推工件至平整后,將左夾具體10與右夾具體20閉合,旋緊蝶形螺母25將二者鎖緊,工件60便被齊整堆疊在左夾具體10、右夾具體20、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限定的空間內,參見圖4所示。然后,將整個上料夾具及其中的工件搬運并放置到加工設備上,通過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上的定位結構31、32定位之后,打開并撤出左夾具體10與右夾具體20,將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連通堆疊的工件60一起留在加工設備上進行加工。
具體如圖2,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上的定位結構包括開設于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的中心的頂尖孔31以及設置于頂尖孔31周圍的兩個定位銷孔32。參見圖5所示,通過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上料夾具上料至加工設備上后,加工設備上的頂緊機構從上下頂緊于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的頂尖孔31內,便可將一疊工件60定位于加工設備上,相應的銷軸插入下定位卡板40上的定位小孔32內,便可帶動上定位卡板30和下定位卡板40及其間的一疊工件一起旋轉,以實現料疊式加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