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38499閱讀:349來源:國知局
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珩磨刀具,特別是一種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



背景技術:

對于孔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的工件,通常需要對粗加工形成的孔進行精加工。珩磨是一種對孔進行精加工的常用工藝,珩磨通常采用具有若干油石條的珩磨頭插入已粗加工的孔中,由機床主軸帶動旋轉并作軸向往復運動。例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珩磨刀具[授權公告號為CN2923183],主要由條片形油石、珩磨頭、聯接桿、聯接板、聯接塊、錐度芯軸、傳動桿、聯接頭和油石座組成,聯接板位于珩磨頭與聯接桿之間,錐度芯軸位于珩磨頭軸心孔中與其間隙配合,傳動桿上端通過圓柱銷與聯接頭連接,其下端依次穿過聯接桿的軸心孔、聯接塊的通孔及聯接板的通孔,并位于錐度芯軸的軸心孔中,通過圓柱銷與錐度芯軸連接,油石座位于珩磨頭的矩形通孔中與其間隙配合,油石粘接在油石座上。

上述的珩磨刀具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油石座與錐度芯軸的特殊結構,致使油石座與錐度芯軸的接觸面積小,進而導致兩者的摩擦力小,當錐度芯軸周向運動時,較小的摩擦力無法帶動油石座一起轉動,珩磨效果差;2、各組件之間基本上都是通過連接銷連接在一起,不但連接不方便,而且刀具整體周向轉動時,連接銷易脫落,穩定性較差;3、對錐度芯軸的軸向調節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穩定性好、珩磨效果好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包括呈筒狀的刀具主體,所述的刀具主體上沿其徑向均布有若干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長度方向與刀具主體的軸線平行,每個矩形通孔內均設有與矩形通孔精密滑動配合的滑動刀塊,所述的刀具主體內穿設有與刀具主體同軸設置的調節軸,所述調節軸的前端具有與滑動刀塊錐面配合的脹錐,若干所述的滑動刀塊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若干滑動刀塊始終抵靠到脹錐上的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具主體與調節軸之間設有當調節軸軸向運動后用于使刀具主體與調節軸固定的鎖緊結構,每個所述的滑動刀塊上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條形槽,所述的條形槽內通過粘接劑固定有油石條,所述油石條的表面至調節軸中軸線的距離略大于刀具主體表面至調節軸中軸線的距離,所述油石條的前端具有導入錐。

珩磨機主軸的旋轉帶動調節軸的旋轉,在鎖緊結構的作用下帶動刀具主體旋轉,通過凸出刀具主體外部的油石條對孔的內壁進行珩磨加工。油石條的表面至調節軸中軸線的距離比刀具主體表面至調節軸中軸線的距離多0.5mm-2mm。在油石條的前端設置導入錐,該導入錐的前端不高于刀具主體的表面,具體的,該導入錐沿油石條的表面向前向下傾斜2°角。由于脹錐與滑動刀塊錐面配合,當脹錐軸向運動時,可轉為滑動刀塊的徑向運動,使其滿足不同內孔的珩磨加工。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的鎖緊結構包括同軸套設于調節軸上的并與調節軸螺紋連接的調整螺母,該調整螺母與刀具主體之間具有套設于調節軸上的擠壓軸承,所述擠壓軸承的外徑略大于刀具主體的外徑,所述擠壓軸承的內圈在調整螺母的作用下抵靠在刀具主體上,所述擠壓軸承的外端可自由滾動。

擠壓軸承的外徑比刀具主體的外徑大0.5mm左右,并能根據待加工孔的內徑選擇不同外徑的擠壓軸承。在調整螺母與擠壓軸承之間還設有套設于調節軸上的壓緊墊圈,在調整螺母的作用下壓緊墊圈抵靠在擠壓軸承的內圈上。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脹錐的前端具有軸向向內延伸的內六角扳手槽。在驅動結構的作用下,滑動刀塊與脹錐為緊配合,兩者的摩擦力較大,轉動脹錐時能帶動若干個滑動刀塊一起轉動;調節時,通過扳手將調整螺母固定,在內六角扳手槽內插入工具來轉動脹錐,實現調節軸與調整螺母的相對位置。通過設置調整螺母,當脹錐的軸向位置調整好后,可通過調整螺母限制調節軸的軸向運動,調節方便且能大大提高穩定性。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的驅動結構包括設于滑動刀塊一端處的弧形凹槽一和設于滑動刀塊另一端處的弧形凹槽二,若干個凹槽一構成環形槽一,該環形槽一內設有彈簧圈一;若干個凹槽二構成環形槽二,該環形槽二內設有彈簧圈二。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脹錐的最小外徑位于與調節軸的相交處,且脹錐的最小外徑大于調節軸的外徑,所述刀具主體的后端具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環形限位臺階,上述的調節軸穿設在該限位臺階內,限位臺階的內徑小于脹錐的最小外徑。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調節軸的后端設有錐柄、與錐柄固連的連接座和同軸穿設于連接座內的連接軸,所述連接座的前端設有限位擋沿一,所述連接軸的后端具有與限位擋沿一配合設置的限位擋沿二,所述的限位擋沿一與限位擋沿二之間具有套設于連接軸上的推力軸承,當限位擋沿二抵靠在推力軸承上且推力軸承抵靠在限位擋沿一上時連接軸的后端部與錐柄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連接軸通過聯軸器與調節軸同軸固連,所述的聯軸器與連接座之間設有傳動結構。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的傳動結構包括若干設于聯軸器后端部的沿其軸向延伸的限位槽和若干設于連接座前端的沿其軸向延伸的嵌牙,所述的嵌牙與限位槽一一對應設置且嵌牙插入至與之對應的限位槽內。本結構中,限位槽設置為四個且均勻分布,嵌牙也為四個且均布設置。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的矩形通孔為2-8個且均勻設置。也就是說滑動刀塊也為2-8個。

在上述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中,所述的矩形通孔為6個。

工作時將錐柄安裝到珩磨機的主軸上,調節軸沿其軸向的移動將帶動脹錐在刀具主體的軸孔內軸向運動,從而調節滑動刀塊凸出刀具主體外圓柱表面的高度,使其與待加工孔的孔徑相適配。珩磨機主軸旋轉通過傳動結構帶動聯軸器和調節軸旋轉,從而帶動本復合刀具整體旋轉,通過油石條對內孔進行珩磨加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具有以下優點:其適用于加工通孔零件,適用范圍廣、能自動修正在軸向或垂直空間內誤差;切削余量不大,一般單面吃深小于0.03毫米,可有效的控制制孔的尺寸精度、修整孔的幾何精度;提高孔的表面光潔度,加工鋁端蓋軸承室內孔粗糙度可達Ra0.2以上,鑄鐵端蓋軸承室內孔粗糙度可達Ra0.4以上;可小量提高被加工件的表面硬度,冷作硬化表面加工層,提高耐磨性;滑動刀塊可以微小調整,可大大提高使用壽命;該刀具可以在平行于軸向浮動或平行于軸向垂直空間內角度浮動或同時兼具這兩種浮動以補償機床熱變形、工件安裝或刀具本身在水平軸向或垂直空間內的誤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1中A-A處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1中B-B處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2中C處放大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圖2中D-D處剖視圖。

圖中,1、刀具主體;2、滑動刀塊;3、調節軸;4、脹錐;5、油石條;6、導入錐;7、調整螺母;8、擠壓軸承;9、內六角扳手槽;11、彈簧圈一;12、彈簧圈二;13、限位臺階;14、錐柄;15、連接座;16、連接軸;17、限位擋沿一;18、限位擋沿二;19、推力軸承;20、聯軸器;21、嵌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浮動珩磨擠壓復合刀具,包括呈筒狀的刀具主體1,刀具主體1上沿其徑向均布有若干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長度方向與刀具主體1的軸線平行,每個矩形通孔內均設有與矩形通孔精密滑動配合的滑動刀塊2。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設置有6個矩形通孔,滑動刀塊2也為6個。

如圖2所示,刀具主體1內穿設有與刀具主體1同軸設置的調節軸3,調節軸3的前端具有與滑動刀塊2錐面配合的脹錐4,若干滑動刀塊2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若干滑動刀塊2始終抵靠到脹錐4上的驅動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刀具主體1與調節軸3之間設有當調節軸3軸向運動后用于使刀具主體1與調節軸3固定的鎖緊結構。如圖4所示,每個滑動刀塊2上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條形槽,條形槽內通過粘接劑固定有油石條5,油石條5的表面至調節軸3中軸線的距離略大于刀具主體1表面至調節軸3中軸線的距離,油石條5的前端具有導入錐6。

珩磨機主軸的旋轉帶動調節軸3的旋轉,在鎖緊結構的作用下帶動刀具主體1旋轉,通過凸出刀具主體1外部的油石條5對孔的內壁進行珩磨加工。油石條5的表面至調節軸3中軸線的距離比刀具主體1表面至調節軸3中軸線的距離多0.5mm-2mm。在油石條5的前端設置導入錐6,該導入錐6的前端不高于刀具主體1的表面,具體的,該導入錐6沿油石條5的表面向前向下傾斜2°角。由于脹錐4與滑動刀塊2錐面配合,當脹錐4軸向運動時,可轉為滑動刀塊2的徑向運動,使其滿足不同內孔的珩磨加工。

如圖1和圖2所示,鎖緊結構包括同軸套設于調節軸3上的并與調節軸3螺紋連接的調整螺母7,該調整螺母7與刀具主體1之間具有套設于調節軸3上的擠壓軸承8,擠壓軸承8的外徑略大于刀具主體1的外徑,擠壓軸承8的內圈在調整螺母7的作用下抵靠在刀具主體1上,擠壓軸承8的外端可自由滾動。擠壓軸承8的外徑比刀具主體1的外徑大0.5mm左右,并能根據待加工孔的內徑選擇不同外徑的擠壓軸承8。在調整螺母7與擠壓軸承8之間還設有套設于調節軸3上的壓緊墊圈,在調整螺母7的作用下壓緊墊圈抵靠在擠壓軸承8的內圈上。

如圖2所示,脹錐4的前端具有軸向向內延伸的內六角扳手槽9。在驅動結構的作用下,滑動刀塊2與脹錐4為緊配合,兩者的摩擦力較大,轉動脹錐4時能帶動若干個滑動刀塊2一起轉動;調節時,通過扳手將調整螺母7固定,在內六角扳手槽9內插入工具來轉動脹錐4,實現調節軸3與調整螺母7的相對位置。通過設置調整螺母7,當脹錐4的軸向位置調整好后,可通過調整螺母7限制調節軸3的軸向運動,調節方便且能大大提高穩定性。

如圖1和圖4所示,驅動結構包括設于滑動刀塊2一端處的弧形凹槽一和設于滑動刀塊2另一端處的弧形凹槽二,若干個凹槽一構成環形槽一,該環形槽一內設有彈簧圈一11;若干個凹槽二構成環形槽二,該環形槽二內設有彈簧圈二12。

如圖2所示,脹錐4的最小外徑位于與調節軸3的相交處,且脹錐4的最小外徑大于調節軸3的外徑,刀具主體1的后端具有徑向向內延伸的環形限位臺階13,調節軸3穿設在該限位臺階13內,限位臺階13的內徑小于脹錐4的最小外徑。

如圖2所示,調節軸3的后端設有錐柄14、與錐柄14固連的連接座15和同軸穿設于連接座15內的連接軸16,連接座15的前端設有限位擋沿一17,連接軸16的后端具有與限位擋沿一17配合設置的限位擋沿二18,限位擋沿一17與限位擋沿二18之間具有套設于連接軸16上的推力軸承19,當限位擋沿二18抵靠在推力軸承19上且推力軸承19抵靠在限位擋沿一17上時連接軸16的后端部與錐柄14之間具有間隙,連接軸16通過聯軸器20與調節軸3同軸固連,聯軸器20與連接座15之間設有傳動結構。

如圖2和圖5所示,傳動結構包括若干設于聯軸器20后端部的沿其軸向延伸的限位槽和若干設于連接座15前端的沿其軸向延伸的嵌牙21,嵌牙21與限位槽一一對應設置且嵌牙21插入至與之對應的限位槽內。限位槽設置為四個且均勻分布,嵌牙21也為四個且均布設置。

工作時將錐柄14安裝到珩磨機的主軸上,調節軸3沿其軸向的移動將帶動脹錐4在刀具主體1的軸孔內軸向運動,從而調節滑動刀塊2凸出刀具主體1外圓柱表面的高度,使其與待加工孔的孔徑相適配。珩磨機主軸旋轉通過傳動結構帶動聯軸器20和調節軸3旋轉,從而帶動本復合刀具整體旋轉,通過油石條5對內孔進行珩磨加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东明县| 竹溪县| 枣阳市| 金秀| 巴林左旗| 临洮县| 舞钢市| 太仆寺旗| 富源县| 淳化县| 将乐县| 韶关市| 门头沟区| 沁阳市| 西乡县| 大田县| 长岛县| 中江县| 耿马| 兴城市| 津市市| 监利县| 嘉义市| 新邵县| 上犹县| 基隆市| 东阿县| 二连浩特市| 石嘴山市| 怀仁县| 图们市| 夏津县| 友谊县| 安溪县| 河西区| 镇江市| 高淳县| 张家港市| 宝坻区|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