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離心澆鑄機。
背景技術:
將液態金屬澆入旋轉的鑄型里,在離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鑄件,用到的機器為離心澆鑄機,常用的有立式和臥式兩種,其中臥式離心澆鑄機存在不同規格模具不能更換、充型不完整、質量低等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離心澆鑄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離心澆鑄機,一種離心澆鑄機,包括機架、模具、連接軸、法蘭軸承,其特征在于,連接軸一端固定在模具底部,另一端與法蘭軸承相連,法蘭軸承設在機架上,法蘭軸承與機架上下滑動連接并能與機架相對固定,所述的模具側面設有輪齒,模具下方設有驅動機構,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軸承座、齒輪、旋轉軸和電機,所述的齒輪與輪齒相互嚙合,所述的旋轉軸一端連接電機,另一端穿過軸承座和齒輪將齒輪相對固定在軸承座中間,所述的軸承座和齒輪下方設有基座,所述的模具與連接軸連接的另一端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進料機構,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進料管、伸縮氣缸和底座,進料管從進料口插進模具內部,進料管插進模具內部的部分表面設有若干小孔,進料管下方與伸縮氣缸上方固定連接,伸縮氣缸下方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旋轉軸和齒輪為一體結構。
所述的進料管為L型,L型交界處為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使用不同規格的模具,伸縮氣缸可以調節進料管離地面的高度,以配合進料管可以插進進料口,進料管的小孔可以使金屬液更快并相對均勻地散入模具中,充型更加完整,能生產出高質量、高密度的鑄件,提高生產效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簡圖。
圖中1、模具;2、輪齒;3、連接軸;4、法蘭軸承;5、進料口;6、電機;7、基座;8、軸承座;9、齒輪;10、旋轉軸;11、底座;12、伸縮氣缸;13、進料管;14、小孔。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如圖1-2所示離心澆鑄機,包括機架、模具1、連接軸3、法蘭軸承4,連接軸3一端固定在模具1底部,另一端與法蘭軸承4相連,法蘭軸承4設在機架上,法蘭軸承4與機架上下滑動連接并能與機架相對固定。所述的模具1側面設有輪齒2,模具1下方設有驅動機構,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軸承座8、齒輪9、旋轉軸10和電機6,所述的齒輪9與輪齒2相互嚙合,所述的旋轉軸10一端連接電機6,另一端穿過軸承座8和齒輪9將齒輪9相對固定在軸承座8中間,所述的旋轉軸10和齒輪9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軸承座8和齒輪9下方設有基座7并固定在基座7上,所述的模具1不與連接軸3連接的一端設有進料口5,進料口5一端設有進料機構,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進料管13、伸縮氣缸12和底座11,進料管13可從進料口5插進模具1內部,進料管13為L型,L型交界處為弧形,進料管13插進模具1內部的部分表面設有若干小孔14,進料管13下方與伸縮氣缸12上方固定連接,伸縮氣缸12下方固定在底座11上。
所述模具1能更換大小,此時只要將改變法蘭軸承4在機架上的上下位置即可,這樣可使模具1與齒輪9保持嚙合。
使用時將金屬液倒入進料管13,接著金屬液從小孔14進入模具1中,小孔14使金屬液更快并相對均勻地散入模具1中,同時電機6通過旋轉軸10帶動齒輪9旋轉,齒輪9通過模具1側面的輪齒2帶動模具1旋轉,通過離心力作用使充型更加完整,生產出高質量、高密度的鑄件,提高生產效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更換不同規格的模具1,伸縮氣缸12可以調節進料管13離地面的高度,以配合進料管13可以插進進料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