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筆記本電腦殼體一體成型系統。
背景技術:
1、目前,筆記本電腦殼體制造技術多采用金屬材料的多次加工與組裝工藝,傳統制造方法往往存在制造過程繁瑣、生產效率低、產品一致性不足的問題。尤其在組裝接口和連接縫隙上,傳統工藝易導致殼體存在微小縫隙,不僅影響整體強度,還對美觀造成不良影響。此外,散熱、成本高等問題在現有技術中尚未得到很好解決,尤其是在輕量化和高強度要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現有的一體成型方法也存在制造工藝復雜、冷卻不均、材料利用率低等缺陷。因此,市場上需要一種新型的一體成型系統,以實現高效、環保、散熱良好且外觀一致的筆記本電腦殼體。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筆記本電腦殼體一體成型系統,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筆記本電腦殼體的整體成型精度差,殼體的結構強度及散熱性能差的問題。
2、一種筆記本電腦殼體一體成型系統,包括多腔模具組件、分層注塑單元、變頻冷卻系統、智能溫控系統以及操控系統,所述多腔模具組件包含多個獨立腔體,每個所述腔體分別設置在模具的不同區域,各所述腔體通過液壓驅動裝置控制開合;分層注塑單元設置在所述模具組件的上方,包含多個噴嘴,所述噴嘴的位置與所述模具組件的各所述腔體對應;變頻冷卻系統位于所述模具組件周圍,包含冷卻管道與所述冷卻管道連接的變頻控制器,所述冷卻管道沿所述模具組件的不同區域分布,用于調節各區域冷卻流速;智能溫控系統設置在所述模具組件內部的關鍵位置,包含多點溫度傳感器和溫度調節模塊,各所述溫度傳感器分別安裝在所述腔體附近;操控系統與所述分層注塑單元、所述冷卻系統和所述溫控系統電連接。
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腔模具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之間形成多個獨立所述腔體,且每個所述腔體通過獨立的液壓驅動裝置控制所述腔體的厚度。
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腔模具組件的上模和下模之間設有液壓密封圈,所述液壓密封圈環繞各所述腔體。
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層注塑單元包含多個注塑噴嘴,所述噴嘴沿所述模具組件的腔體上方布置。
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噴嘴與所述分層注塑單元的支撐架相連,所述支撐架固定在所述模具組件的上方,所述噴嘴間距根據所述腔體的間隔布局。
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變頻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壓縮機和冷卻管道,所述冷卻管道沿著所述模具組件的不同區域排布,各所述冷卻管道上設有冷卻出口,所述冷卻出口的間距依據所述模具組件的腔體分布而定。
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管道的外部涂覆有高效散熱材料,所述冷卻管道分布在所述模具組件的熱量集中區域,所述變頻控制器與所述冷卻壓縮機連接,調節冷卻流速。
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智能溫控系統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在所述模具組件內的所述腔體附近,用于監測所述腔體區域的溫度變化,所述溫度調節模塊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
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操控系統包含中央控制器和區域控制模塊,所述中央控制器與所述注塑單元、所述冷卻系統和所述溫控系統通信連接,所述區域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分層注塑單元的噴嘴、冷卻管道和溫度調節模塊連接。
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案設計的筆記本電腦殼體一體成型系統,通過設置多腔模具組件、分層注塑單元、變頻冷卻系統、智能溫控系統以及操控系統,多腔模具組件包含多個獨立腔體,每個腔體分別設置在模具的不同區域,各腔體通過液壓驅動裝置控制開合;分層注塑單元設置在模具組件的上方,包含多個噴嘴,噴嘴的位置與模具組件的各腔體對應;變頻冷卻系統位于模具組件周圍,包含冷卻管道與冷卻管道連接的變頻控制器,冷卻管道沿模具組件的不同區域分布,用于調節各區域冷卻流速;智能溫控系統設置在模具組件內部的關鍵位置,包含多點溫度傳感器和溫度調節模塊,各溫度傳感器分別安裝在腔體附近;操控系統與分層注塑單元、冷卻系統和溫控系統電連接。如此,通過多腔模具、分層注塑單元、智能冷卻與溫控系統之間的配合,實現高精度的整體成型,提高殼體的結構強度及散熱性能,同時降低成本。
1.一種筆記本電腦殼體一體成型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模具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之間形成多個獨立所述腔體,且每個所述腔體通過獨立的液壓驅動裝置控制所述腔體的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腔模具組件的上模和下模之間設有液壓密封圈,所述液壓密封圈環繞各所述腔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層注塑單元包含多個注塑噴嘴,所述噴嘴沿所述模具組件的腔體上方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與所述分層注塑單元的支撐架相連,所述支撐架固定在所述模具組件的上方,所述噴嘴間距根據所述腔體的間隔布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頻冷卻系統包括冷卻壓縮機和冷卻管道,所述冷卻管道沿著所述模具組件的不同區域排布,各所述冷卻管道上設有冷卻出口,所述冷卻出口的間距依據所述模具組件的腔體分布而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管道的外部涂覆有散熱材料,所述冷卻管道分布在所述模具組件的熱量集中區域,所述變頻控制器與所述冷卻壓縮機連接,調節冷卻流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溫控系統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在所述模具組件內的所述腔體附近,用于監測所述腔體區域的溫度變化,所述溫度調節模塊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系統包含中央控制器和區域控制模塊,所述中央控制器與所述注塑單元、所述冷卻系統和所述溫控系統通信連接,所述區域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分層注塑單元的噴嘴、冷卻管道和溫度調節模塊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