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冶金設備,具體為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
背景技術:
1、鑄造高溫母合金生產過程中,多采用鋼液直接澆鑄的方法,將坩堝中的母合金鋼液,澆入預定棒模,脫模后得到高溫合金母合金棒材。脫模時,現有常用的方法是將棒模固定,然后通過氣缸或者其他動力裝置將高溫合金母合金棒材頂出,但是不同棒模之間存在差異性,而現有的脫模裝置結構簡單,不便調節氣缸的高度,且不便對不同長度的棒模進行固定,使得個別高溫合金母合金棒與棒模無法順利脫離,造成棒模損毀,降低高溫合金母合金的直收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用于解決現有脫模裝置不便調節氣缸的高度,且不便對不同長度的棒模進行固定,使得個別高溫合金母合金棒與棒模無法順利脫離,造成棒模損毀,降低高溫合金母合金的直收率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包括c形架和氣缸,還包括設在c形架一側的升降機構和定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和定位機構分別設在c形架的兩端,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驅動件、螺紋桿和放置板,所述驅動件設在c形架上且驅動件的輸出軸穿過c形架與螺紋桿連接,所述螺紋桿豎直設置且螺紋桿的一端與c形架鉸接,所述放置板水平放置且與螺紋桿螺紋配合,所述螺紋桿轉動時帶動放置板上下移動;所述氣缸設在放置板上。
3、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板、定位桿和彈簧,所述c形架的另一端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水平設在定位槽內,所述定位桿與定位板旋轉連接,所述定位桿穿過c形架的另一端且與c形架的另一端螺紋配合,所述彈簧套接在定位桿上且位于定位板與定位槽的一端之間。
4、進一步的,所述氣缸的輸出軸套接有脫模桿。
5、進一步的,所述c形架的一側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與脫模桿適配的槽口。
6、進一步的,所述脫模桿的一端設有脫模塊。
7、進一步的,所述c形架上設有腳踏開關,所述腳踏開關與氣缸連接。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在對棒膜進行脫模時,先拉動定位桿,此時彈簧收縮,再將棒膜放置在定位槽內,松開定位桿,彈簧伸張將棒膜夾緊,以便對不同長度的棒膜進行固定;
11、啟動驅動件帶動螺紋桿轉動,帶動放置板移動,進而帶動氣缸移動,可通過控制驅動件的正反轉使得氣缸上下移動,使得脫模塊可以對準高溫合金母合金棒材,以便將其頂出;
12、該裝置結構簡單,可通過定位機構對不同長度的棒模進行固定,通過升降機構調節脫模塊的位置,從而使得高溫合金母合金棒與棒模順利脫離,以防止棒模損毀,增高高溫合金母合金的直收率。
1.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包括c形架(1)和氣缸(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在c形架(1)一側的升降機構(3)和定位機構(4),所述升降機構(3)和定位機構(4)分別設在c形架(1)的兩端,所述升降機構(3)包括驅動件(5)、螺紋桿(6)和放置板(7),所述驅動件(5)設在c形架(1)上且驅動件(5)的輸出軸穿過c形架(1)與螺紋桿(6)連接,所述螺紋桿(6)豎直設置且螺紋桿(6)的一端與c形架(1)鉸接,所述放置板(7)水平放置且與螺紋桿(6)螺紋配合,所述螺紋桿(6)轉動時帶動放置板(7)上下移動;所述氣缸(2)設在放置板(7)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4)包括定位板(8)、定位桿(9)和彈簧(10),所述c形架(1)的另一端開設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板(8)水平設在定位槽(11)內,所述定位桿(9)與定位板(8)旋轉連接,所述定位桿(9)穿過c形架(1)的另一端且與c形架(1)的另一端螺紋配合,所述彈簧(10)套接在定位桿(9)上且位于定位板(8)與定位槽(11)的一端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所述氣缸(2)的輸出軸套接有脫模桿(12)。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架(1)的一側設有支撐板(13),所述支撐板(13)上開設有與脫模桿(12)適配的槽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模桿(12)的一端設有脫模塊(14)。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高溫合金母合金脫模的氣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架(1)上設有腳踏開關(15),所述腳踏開關(15)與氣缸(2)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