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型砂水冷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型砂冷卻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消失模鑄造
[0002]工藝、V法鑄造工藝的鑄造型砂水冷器。
【背景技術】
[0003]鑄件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設備中,鑄件是通過鑄造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鑄造最廣泛的工藝是用石英砂造型或其他耐火度較高的其他砂,為節約資源,國家對舊砂利用率做了規定,舊砂利用率最高的鑄造工藝之一是消失模鑄造、V法鑄造。
[0004]型砂從鑄件中吸取了大量的熱量,必須降低型砂溫度,才能實現連續生產,才能保證產品質量。現在廣泛應用于消失模鑄造工藝、V法鑄造工藝等鑄造生產工藝的型砂冷卻設備是沸騰冷卻床。
[0005]沸騰冷卻床的工作原理是用大功率風機將砂吹起,形成沸騰狀態,型砂落在水冷管上,水吸收熱量,循環水將熱量帶走一部分,再用抽風方式將沸騰砂的熱量帶走一部分,以達到降低型砂溫度的目的。
[0006]采用沸騰冷卻床的缺點是風機功率大,水冷管檢修、更換困難,設備造價高,故障率高,常常因為沸騰冷卻床故障致使全線停機,降低了生產率,增加了生產成本,浪費了社會資源。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降低型砂溫度、節能降耗、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的鑄造型砂水冷器。
[0008]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鑄造型砂水冷器,包括殼體,殼體的上端連接有用于抽風的抽風管,殼體的側壁上靠近抽風管的位置連接有進砂溜槽,所述殼體的側壁上靠近其底部的位置連接有出砂溜槽,所述殼體內位于進砂溜槽與出砂溜槽之間的位置由上到下依次設有多級用于冷卻鑄造型砂的冷卻裝置。
[0009]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0010]所述冷卻裝置包括一級冷卻裝置,所述一級冷卻裝置設置在靠近進砂溜槽的位置,一級冷卻裝置的下方連通有多層二級冷卻裝置,相鄰的兩層二級冷卻裝置之間相互連通。
[0011]進一步改進:
[0012]相鄰的兩層二級冷卻裝置之間平行設置。
[0013]進一步改進:
[0014]—級冷卻裝置相對于水平面傾斜設置。
[0015]進一步改進:
[0016]所述殼體與一級冷卻裝置及每層二級冷卻裝置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檢修門。
[0017]進一步改進:
[0018]所述一級冷卻裝置包括第一進水分配器及第一出水分配器,所述第一進水分配器與第一出水分配器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進水分配器與第一出水分配器之間通過多根第一冷卻管相互連通。
[0019]進一步改進:
[0020]所述第一冷卻管包括兩排冷卻管,每排的冷卻管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平行設置,位于下排的每根冷卻管設置在位于上排的相鄰兩根冷卻管間隔之間的位置。
[0021]進一步改進:
[0022]所述二級冷卻裝置包括第二進水分配器及第二出水分配器,第二進水分配器與第二出水分配器平行設置,第二進水分配器與第二出水分配器之間通過多根第二冷卻管連通。
[0023]進一步改進:
[0024]所述第二冷卻管包括兩排冷卻管,每排的冷卻管之間間隔一定距離平行設置,位于下排的每根冷卻管設置在位于上排的相鄰兩根冷卻管間隔之間的位置。
[0025]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砂子在下落過程中經過一級冷卻裝置與二級冷卻裝置水冷卻,并經過抽風管抽吸形成的風進行風冷卻,實現了降溫和凈化目的;與采用沸騰冷卻床相比省去了高壓離心風機I臺,55kw,年可節能55 X 8 X 300=132000度電,年可降低維修費用10萬元余元,年可節省維修工時300余人次,年可提高生成效率300余工時,環保效果達標,使用壽命是沸騰冷卻床的4倍。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2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2為附圖1中一級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3為附圖2中A-A剖視圖;
[0030]附圖4為附圖1中二級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1]附圖5為附圖4中B-B剖視圖。
[0032]圖中:1-殼體;2-抽風管;3-進砂溜槽;4-進水管;5-出水管;6-檢修門;7- —級冷卻裝置;8_ 二級冷卻裝置;9_連通管;10_放水管;11_出砂溜槽;701-第一出水分配器;702-第一冷卻管;703-第一進水分配器;704-第一出水快換接頭;705-第一進水快換接頭;801_第二進水分配器;802_第二出水分配器;803_第二冷卻管;804_第二出水快換接頭;805-第二進水快換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實施例,如圖1所示,鑄造型砂水冷器,包括密封的殼體1,殼體I的上端連接有抽風管2,抽風管2與殼體I內部連通,殼體I的側壁上靠近抽風管2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向下傾斜設置的進砂溜槽3,進砂溜槽3的一端設置在殼體I內部,另一端設置在殼體I外側,所述殼體I的側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向下傾斜設置的出砂溜槽11,所述殼體I內位于進砂溜槽3與出砂溜槽11之間的位置由上到下依次設有多級用于冷卻鑄造型砂的冷卻裝置。
[0034]所述冷卻裝置包括一級冷卻裝置7,所述一級冷卻裝置7設置在靠近進砂溜槽3的位置,一級冷卻裝置7的下方連通有多層二級冷卻裝置8,每層二級冷卻裝置8沿水平方向設置,相鄰的兩層二級冷卻裝置8平行設置,相鄰的兩層二級冷卻裝置8之間相互連通。
[0035]所述一級冷卻裝置7相對于水平面傾斜設置。
[0036]所述殼體I上與一級冷卻裝置7及每層二級冷卻裝置8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檢修門6,檢修門6 —端通過合頁與殼體I連接,檢修門6的另一端通過鎖緊凸輪與殼體I連接,檢修門6的設置可方便快速進行檢修。
[0037]如圖2、圖3所示,所述一級冷卻裝置7包括傾斜設置的第一進水分配器703及第一出水分配器701,所述第一進水分配器703與第一出水分配器701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進水分配器703與第一出水分配器701之間通過多根第一冷卻管702相互連通。由于一級冷卻裝置7沿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傾斜角,沒有進入第一冷卻管上702之間間隙的型砂靠自重沿著傾斜方向往下方流動,直到從下一個第一冷卻管上702的間隙中流出,可防止型砂堵塞第一冷卻管上702之間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