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一般涉及中小型鑄造領域,具體涉及鐵型覆砂工裝,尤其涉及鐵型覆砂六缸凸輪軸工裝。
背景技術:
鐵型覆砂鑄造是指在金屬型(鐵型)內腔覆上一薄層樹脂砂,然后采用覆砂鐵型澆注鑄件。在內燃發動機行業,產品加工過程中對凸輪軸鑄件要求較高,特別是六缸凸輪軸鑄件,由于長度過長,長度約1160mm,目前鑄造企業采用粘土砂造型工藝,因易變形并且伴隨大量渣孔產生,難以滿足其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鐵型覆砂六缸凸輪軸工裝。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鐵型覆砂六缸凸輪軸工裝,包括:型板底座,所述型板底座上裝配有型板,所述型板長度大于所述型板底座長度,
所述型板上放置鐵型,所述鐵型內布置有多個六缸凸輪軸型腔,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在所述鐵型內部平行放置,每個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兩端設置有集渣包和集渣包窩,每個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還連接至澆注系統。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鐵型覆砂工裝實現六缸凸輪軸的加工生產,加工出的鑄件具有以下特點:
1、加工出的鑄件不易變形,基本消除由于鑄件過長導致凝固過程中的彎曲,導致加工不出帶來的鑄廢問題;
2、相對粘土砂造型工藝說來加工余量少,鑄件重量減輕0.5~1kg;
3、鑄造工藝出品率≥85%,相對粘土砂造型工藝說來高出35%左右;
4、鐵型工裝在生產線上循環使用,同一造型面積,生產效率成倍提高;
5、鑄件鑄態完全可以達到機械性能指標。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鐵型覆砂六缸凸輪軸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鐵型覆砂六缸凸輪軸工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實用新型,而非對該實用新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鐵型覆砂六缸凸輪軸工裝,包括:型板底座1,所述型板底座1上裝配有型板2,所述型板2長度大于所述型板底座1長度,
所述型板2上放置鐵型,所述鐵型內布置有多個六缸凸輪軸型腔3,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在所述鐵型內部平行放置,每個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兩端設置有集渣包和集渣包窩,每個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還連接至澆注系統。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工裝使得六缸凸輪軸的生產工藝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實用可靠;由于六缸凸輪軸型腔結構比較長,在操作方便和節約空間的考慮上,將多個六缸凸輪軸型腔平行放置進行澆注的工作。
進一步的,所述鐵型上開設有多個射砂孔,所述射砂孔與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和澆注系統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鐵型上方配合放置有防漏砂射砂板4,所述防漏砂射砂板上開設有多個射嘴,所述多個射嘴位置與所述射砂孔位置相對應。
通過所述射嘴和射砂孔將型砂射入六缸凸輪軸型腔和澆注系統中,六缸凸輪軸型腔和澆注系統內側均勻覆蓋砂層,使得加工出的鑄件尺寸精度高,基本消除了由于鑄件尺寸不準帶來的成品平衡問題。
其中,鑄件型腔與鐵型之間有5~6mm覆砂層;澆注系統型腔與鐵型之間有10~11mm覆砂層;鐵型壁厚在25~30mm范圍內。合箱時在上、下鐵型四角位置設置0.25mm覆砂凸臺,便于澆注時型腔排氣。
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射嘴與其對應的射砂孔之間放置耐熱橡膠圈。
為了保證射砂均勻和不漏砂,為后面的澆注工作做準備,在每個射嘴和對應的射砂孔之間都放置耐熱橡膠圈。
進一步的,所述集渣包與所述集渣包窩之間設置有纖維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設有多個纖維過濾網,對金屬液進行多重過濾,使其流入型腔中,有效保證形成的鑄件成品率。
進一步的,所述鐵型包括上型和下型,所述上型連接所述澆注系統的位置設置為鋸齒形集渣包。
進一步的,每個所述六缸凸輪軸型腔兩端設有貯鐵水包。澆注系統與上型連接的地方設置為鋸齒形集渣包,通過其替代冒口和橫澆道,滿足因為六缸凸輪軸型腔較長導致的澆注問題,確保最終形成的鑄件的成品率。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工裝使得六缸凸輪軸的生產工藝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實用可靠。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實用新型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實用新型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