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斜切磨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237443閱讀:428來源:國知局
斜切磨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具體地說是一種斜切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機加工技術中,磨頭裝配裝置是常用的加工裝置。目前,常用的磨頭裝配結構,主軸上的軸承定位通常通并帽來實現,具體是通過并帽將軸承并緊。這種裝配方式操作簡單方便,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存在較大問題,主要是在工作時,軸承高速旋轉發熱,導致軸承膨脹,并帽并緊導致軸承熱脹冷縮缺少必要的讓位空間,導致軸承容易損壞;另外并帽的方式導致軸承受力部位為點接觸,導致軸承端面受力不均,影響軸承使用壽命;現有結構采用油脂對軸承潤滑,也存在較大問題,主要是軸承高速旋轉會導致油脂被甩到邊緣,而難以繼續潤滑,導致軸承使用壽命受限。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斜切磨裝置,該斜切磨裝置中的軸承在高速旋轉受熱膨脹后,能軸向自由變動,且軸承能有效潤滑。
[0004]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斜切磨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主軸,所述主軸左端轉動設有左軸承組件,主軸右端轉動設有右軸承組件,套筒支承于所述左軸承組件與右軸承組件上,所述左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前襯圈、前彈簧套及前端蓋,前端蓋緊固于套筒端面上,前端蓋內圈與主軸之間設置前定位圈,前定位圈通過前定位環限位固定,前吊緊圈壓緊于前定位環上,所述前端蓋外側端面緊固連接前密封蓋,前密封蓋內圈設有前密封環;所述右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后襯圈、后彈簧套及后端蓋,后端蓋緊固于套筒端面上,后端蓋內圈與主軸之間設置后定位圈、后定位環,后端蓋外側端面緊固連接后密封蓋,后密封蓋內圈設置后吊緊圈、后當封環。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左軸承組件包括第一軸承、第二軸承、第三軸承、第四軸承、前軸承內圈、前軸承外圈,所述第一軸承、第二軸承并列設置,第三軸承、第四軸承并列設置,前軸承內圈與前軸承外圈設置于第二軸承與第三軸承之間。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右軸承組件包括第五軸承、第六軸承、后軸承外圈、后軸承外圈,所述后軸承外圈、后軸承外圈設置于第五軸承與第六軸承之間。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端蓋上設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下端油口連通左軸承組件,所述后密封蓋上開設第一油道,后端蓋上開設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連通第二油道,套筒內壁與主軸之間留有間隙。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合理,通過采用彈簧套來對軸承進行限位固定,使得軸承外側定位端面受力均勻,且在受熱膨脹時,能沿軸向自由變動;同時本實用新型產品中的油道中通入油霧對軸承進行潤滑,潤滑效果較好,能有效避免采用油脂時的甩出問題;通過上述兩個措施可以有效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9]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1]圖I中,包括主軸1、前密封環2、前密封蓋3、前吊緊圈4、前端蓋5、第三油道5-1、前定位圈6、前定位環7、前彈簧套8、前襯圈9、前軸承內圈10、前軸承外圈11、套筒12、后軸承外圈13、后軸承內圈14、后襯圈15、后端蓋16、第二油道16-1、后定位圈17、后定位環18、后密封蓋19、第一油道19-1、后吊緊圈20、后密封環21、后彈簧套22、第一軸承23、第二軸承24、第三軸承25、第四軸承26、第五軸承27、第六軸承28等。
[0012]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斜切磨裝置,包括主軸I,所述主軸I左端轉動設有左軸承組件,主軸I右端轉動設有右軸承組件,套筒12支承于所述左軸承組件與右軸承組件上,所述左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前襯圈9、前彈簧套8及前端蓋5,前端蓋5緊固于套筒12端面上,前端蓋5內圈與主軸I之間設置前定位圈6,前定位圈6通過前定位環7限位固定,前吊緊圈4壓緊于前定位環7上,所述前端蓋5外側端面緊固連接前密封蓋3,前密封蓋3內圈設有前密封環2;所述右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后襯圈15、后彈簧套22及后端蓋16,后端蓋16緊固于套筒12端面上,后端蓋16內圈與主軸I之間設置后定位圈17、后定位環18,后端蓋16外側端面緊固連接后密封蓋19,后密封蓋19內圈設置后吊緊圈20、后密封環21。
[0013]左軸承組件包括第一軸承23、第二軸承24、第三軸承25、第四軸承26、前軸承內圈
10、前軸承外圈11,所述第一軸承23、第二軸承24并列設置,第三軸承25、第四軸承26并列設置,前軸承內圈10與前軸承外圈11設置于第二軸承24與第三軸承25之間。
[0014]右軸承組件包括第五軸承27、第六軸承28、后軸承外圈13、后軸承外圈14,所述后軸承外圈13、后軸承外圈14設置于第五軸承27與第六軸承28之間。
[0015]前端蓋5上設有第三油道5-1,第三油道5-1下端油口連通左軸承組件,所述后密封蓋19上開設第一油道19-1,后端蓋16上開設第二油道16-1,所述第一油道19_1連通第二油道16-1,套筒12內壁與主軸I之間留有間隙。
[001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工作時,軸承高速轉動,在轉動過程中發熱,軸承沿軸向膨脹過程中,推動彈簧套軸向微動,實現動平衡。同時需要對高速旋轉的軸承進行潤滑作業,通過向油道中通入潤滑油霧能有效實現對于軸承的潤滑作業,由于油道是連通的,通入的油霧能實現循環作業。為了方便定期對使用后的潤滑油霧進行清理作業,一般還會在套筒12上開設一個油孔。
【主權項】
1.一種斜切磨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主軸(I),所述主軸(I)左端轉動設有左軸承組件,主軸(I)右端轉動設有右軸承組件,套筒(12)支承于所述左軸承組件與右軸承組件上,所述左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前襯圈(9)、前彈簧套(8)及前端蓋(5),前端蓋(5)緊固于套筒(12)端面上,前端蓋(5)內圈與主軸(I)之間設置前定位圈(6),前定位圈(6)通過前定位環(7)限位固定,前吊緊圈(4)壓緊于前定位環(7)上,所述前端蓋(5)外側端面緊固連接前密封蓋(3),前密封蓋(3)內圈設有前密封環(2);所述右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后襯圈(15)、后彈簧套(22)及后端蓋(16),后端蓋(16)緊固于套筒(12)端面上,后端蓋(16)內圈與主軸(I)之間設置后定位圈(17)、后定位環(18),后端蓋(16)外側端面緊固連接后密封蓋(19),后密封蓋(19)內圈設置后吊緊圈(20)、后密封環(21)。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切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左軸承組件包括第一軸承(23)、第二軸承(24)、第三軸承(25)、第四軸承(26)、前軸承內圈(10)、前軸承外圈(11),所述第一軸承(23)、第二軸承(24)并列設置,第三軸承(25)、第四軸承(26)并列設置,前軸承內圈(10)與前軸承外圈(11)設置于第二軸承(24)與第三軸承(25)之間。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切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右軸承組件包括第五軸承(27)、第六軸承(28)、后軸承外圈(13)、后軸承外圈(14),所述后軸承外圈(13)、后軸承外圈(14)設置于第五軸承(27)與第六軸承(28)之間。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斜切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前端蓋(5)上設有第三油道(5-1),第三油道(5-1)下端油口連通左軸承組件,所述后密封蓋(19)上開設第一油道(19-1),后端蓋(16)上開設第二油道(16-1),所述第一油道(19-1)連通第二油道(16-1),套筒(12)內壁與主軸(I)之間留有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具體地說是一種斜切磨裝置,包括主軸,所述主軸左端轉動設有左軸承組件,主軸右端轉動設有右軸承組件,套筒支承于所述左軸承組件與右軸承組件上,所述左軸承組件外端依次設置前襯圈、前彈簧套及前端蓋,前端蓋緊固于套筒端面上,前端蓋內圈與主軸之間設置前定位圈,前定位圈通過前定位環限位固定。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合理,通過采用彈簧套來對軸承進行限位固定,使得軸承外側定位端面受力均勻,且在受熱膨脹時,能沿軸向自由變動;同時本實用新型產品中的油道中通入油霧對軸承進行潤滑,潤滑效果較好,能有效避免采用油脂時的甩出問題;通過上述兩個措施可以有效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IPC分類】F16C35/04, B24B41/04
【公開號】CN205148045
【申請號】CN201520913132
【發明人】劉洪根
【申請人】無錫巨勇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阿荣旗| 达日县| 临安市| 织金县| 贵州省| 仁布县| 边坝县| 宁明县| 信丰县| 临猗县| 景洪市| 屏东县| 阿图什市| 沙坪坝区| 昌黎县| 夏津县| 保亭| 工布江达县| 桃园市| 越西县| 铜山县| 鄄城县| 德兴市| 石门县| 大渡口区| 徐汇区| 阿勒泰市| 渝中区| 义乌市| 闽清县| 忻城县| 台南县| 包头市| 尉氏县| 大新县| 凤庆县| 宁乡县| 永济市| 九江市|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