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硅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
背景技術:
硅膠的應用領域日漸廣泛,就目前的應用來看,在水份保持應用領域領域的硅膠主要為吸水硅膠,另外吸水硅膠在助濾劑、消光劑、觸平劑、催化劑載體、選擇性吸附等應用領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目前現有工藝技術在制作工藝上還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所述新型吸水硅膠是由硅酸鈉與硫酸進行溶膠反應制得的,其反應示意式為
Na2 S i 03+H2 SO4—
Na2S04+H4Si04
H4SiO4SiO2 · ηΗ20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通過配堿池、配酸罐、反應塔和水洗罐進行混合、反應和水洗,具體工藝流程為在硅膠生產設備上通過配堿池配制SiO2含量為30-40%的硅酸鈉溶液,溫度為35-40°C,在配酸罐內配置含量為30-45%的硫酸溶液,溫度為20-35°C,將硫酸溶液加入到反應塔內,再將配制好的硅酸鈉溶液加入到反應塔內,反應后形成硅膠顆粒,硅膠顆粒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5-18小時后,進入到水洗罐中,在55-65°C的水中進行水洗,水洗到終點后進行氨泡6-8小時,然后在烘箱內壓濾烘干,即得新型吸水硅膠。反應塔內反應溫度為90_100°C。水洗罐內水洗時間為40-45小時。壓濾烘干階段烘箱的溫度為100-150°C,烘干時間為48-52小時。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無需對原材料進行特殊的處理。2)生產過程都是在常壓條件下進行的,有利于規模化生產。3)水洗過程中水洗溫度在常溫下進行,制得的硅膠粒度分布均勻。4)可根據客戶的需要在水洗過程中進行擴孔處理,滿足不同客戶的指標要求。5)縮短了生產周期,裝置利用率明顯提高。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實施實例
實施實例1:
先將10升40%硫酸溶液加入到實驗用反應塔內,再將6升配制好的SiO2含量為35%的硅酸鈉溶液噴入到實驗用反應塔內,塔內溫度為91°C,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6小時后進入到實驗用水洗罐中,在56°C的水中進行水洗,水洗到41小時后進行氨泡7小時,然后壓濾烘干階段烘箱的溫度為100°C,烘干時間為49小時實驗數據如表I。表I實驗數據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流程通過配堿池、配酸罐、反應塔和水洗罐進行混合、反應和水洗,具體工藝流程為在硅膠生產設備上通過配堿池配制 SiO2含量為30-40%的硅酸鈉溶液,溫度為35-40°C,在配酸罐內配置含量為30-45%的硫酸溶液,溫度為20-35°C,將硫酸溶液加入到反應塔內,反應塔內反應溫度為90-100°C,再將配制好的硅酸鈉溶液加入到反應塔內,反應后形成硅膠顆粒,硅膠顆粒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5-18小時后,進入到水洗罐中,在55-65°C的水中進行水洗,水洗到終點后進行氨泡6-8小時,然后在烘箱內壓濾烘干,即得新型吸水硅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其特征在于水洗罐內水洗時間為 40-45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吸水硅膠工藝流程,通過配堿池、配酸罐、反應塔和水洗罐進行混合、反應和水洗,具體工藝流程為在硅膠生產設備上通過配堿池配制SiO2含量為30-40%的硅酸鈉溶液,溫度為35-40℃,在配酸罐內配置含量為30-45%的硫酸溶液,溫度為20-35℃,將硫酸溶液加入到反應塔內,再將配制好的硅酸鈉溶液加入到反應塔內,反應后形成硅膠顆粒,硅膠顆粒在PH值在1-3的酸性溶液中老化15-18小時后,進入到水洗罐中,在55-65℃的水中進行水洗,水洗到終點后進行氨泡6-8小時,然后在烘箱內壓濾烘干,即得新型吸水硅膠。
文檔編號C01B33/14GK103043670SQ20121057809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喬偉光 申請人:青島中能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