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長促進劑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思茅松增脂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松脂是一種再生型資源,重要的林副產品及工業原料,利用其加工的產品非常廣泛,松脂經加工得到的松香,松節油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國是世界上松香產量及出口量最多的國家;云南省脂松香產量在全國排名第三;思茅松是云南省主要用材及采脂樹種。
由于現有采脂為常規法采脂,松脂產量較低,采脂工作是一種繁重的野外作業,采脂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既制約著當地松香生產,又決定著中國脂松香的發展前途;據專家預測,常規法采脂將向化學采脂過渡,最終將推廣應用化學采脂。我國的松脂生產多分布于南方各省區,從七十年代起,開始對國外的如割皮硫酸化學采脂法,硫酸黑膏伐前強度采脂法,亞硫酸醪液化學采脂法進行了研究,這些增脂方法的應用,使松脂產量也得到提高,但這些方法多為化學刺激采脂,刺激松樹細胞多分泌松脂,由于不能增加產生松脂生物反應的原料,增產時間不能很長,且對松樹高生長,直徑生長,材積生長都有不同的影響,隨著國家“禁伐令”,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措施的實施,營養型增脂劑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化學刺激采脂增產時間短、且會影響松樹生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思茅松增脂劑及其制備方法,可增強并加快光合作用,促進脂的形成和分泌,增脂周期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思茅松增脂劑,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份組成:復合氨基酸10%~20%,硝酸鈣6%~10%,微量元素1%~4%,核苷酸0.1%~0.5%,螯合劑2%~6%,表面活性劑2%~4%,植物生長調節劑0.01%~0.1%,余量為蒸餾水。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甘氨酸、蘇氨酸、組氨酸、精氨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為S、Fe、Zn、Mg、B、Mo,其中S 0.5%~2%,Fe 0.0l%~0.2%,Zn 0.0l%~0.2%,Mg 0.1%~2.5%,B 0.03%~0.1%、Mo 0.01%~0.08%。
進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S、Fe、Zn、Mg、B、Mo,由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鎂、硼砂、鉬酸銨提供。
進一步地,所述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撐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種或二種。
進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三乙醇胺、吐溫80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三十烷醇、脫落酸、6-芐基氨基嘌呤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思茅松增脂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質量百分比稱取以下各組份:復合氨基酸10%~20%,硝酸鈣6%~10%,微量元素1%~4%,核苷酸0.1%~0.5%,螯合劑2%~6%,表面活性劑2%~4%,植物生長調節劑0.01%~0.1%,余量為蒸餾水;
S2、在55-65℃下,將稱取的復合氨基酸、核苷酸加入部分蒸餾水中充分攪拌,得到溶液A;
S3、在40-55℃下,在溶液A中加入硝酸鈣、微量元素和螯合劑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4、在55-65℃下,將表面活性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加入剩余蒸餾水中充分攪拌,得到溶液C;
S5、將溶液C加入溶液B中,在40-55℃下,繼續攪拌20-50分鐘,調節pH值為3-5,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甘氨酸、蘇氨酸、組氨酸、精氨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微量元素為S、Fe、Zn、Mg、B、Mo,其中S 0.5%~2%,Fe 0.0l%~0.2%,Zn 0.0l%~0.2%,Mg 0.1%~2.5%,B 0.03%~0.1%、Mo 0.01%~0.08%;所述微量元素S、Fe、Zn、Mg、B、Mo,由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鎂、硼砂、鉬酸銨提供。
進一步地,所述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撐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種或二種;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三乙醇胺、吐溫80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三十烷醇、脫落酸、6-芐基氨基嘌呤中的一種或幾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思茅松增脂劑是一種營養型調節劑,可促進思茅松樹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增強并加快光合作用,并進一步促進脂的形成和分泌,用藥后不損傷割口,對松脂及松香質量無影響,且安全、無毒,是一種長周期增脂劑。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配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本發明的思茅松增脂劑,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份組成:復合氨基酸10%~20%,硝酸鈣6%~10%,微量元素1%~4%,核苷酸0.1%~0.5%,螯合劑2%~6%,表面活性劑2%~4%,植物生長調節劑0.01%~0.1%,余量為蒸餾水。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甘氨酸、蘇氨酸、組氨酸、精氨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為S、Fe、Zn、Mg、B、Mo,其中S 0.5%~2%,Fe 0.0l%~0.2%,Zn 0.0l%~0.2%,Mg 0.1%~2.5%,B 0.03%~0.1%、Mo 0.01%~0.08%。
進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S、Fe、Zn、Mg、B、Mo,由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鎂、硼砂、鉬酸銨提供。
進一步地,所述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撐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種或二種。
進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三乙醇胺、吐溫80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三十烷醇、脫落酸、6-芐基氨基嘌呤中的一種或幾種。
各組份的作用如下:
復合氨基酸:復合氨基酸是動物皮毛、或植物蛋白通過酸法、酶法水解、精制后得到的包含丙氨酸、亮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等18種氨基酸。含氨基酸水溶液,添加適量的中微量營養元素而制成的水溶液,在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能提高蛋白酶類的活性和提高作物細胞的穩定性,有效調節養分吸收和營養積累,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改善作物品質和增加產量。同時對遭到藥害、肥害或其他傷害的作物,有良好的緩解作用,使受害作物迅速恢復生機。
硝酸鈣:硝酸鈣是一種典型的快速作用的肥料,它能更順利地作用于酸性土壤,有快速補鈣、補氮的特點。它的硝態氮與百分之百水溶性鈣的獨特結合,提供了許多其它化肥所沒有的性質和優點,是市場上最有價值的化肥之一。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又名痕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構成植物體內有機結構的組成成分,參與酶促反應或能量代謝及生理調節。微量元素鐵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需的,與光合作用有密切的關系;硼能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正常運轉,促進生殖器官的形成和發育,促進細胞分裂和細胞伸長;鋅是某些酶的成分或活化劑,鋅通過酶的作用對植物碳、氮代謝產生廣泛的影響并參與光合作用,參與生長素的合成,促進生殖器官發育和提高抗逆性。鉬是固氮酶和硝酸還原酶的成份,鉬還能促進光合作用。
核苷酸:核苷酸是組成核酸的單體,在植物體內參與許多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將核苷酸添加到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中,肥料中的核苷酸被植物吸收后,核苷酸能促進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加干物質的積累,提高作物產量。
螯合劑:也成為絡合劑,螯合劑是一種有機物質,它能與某些不穩定的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螯合物”。凡容易在水中被氧化或易為化學反應沉淀的肥料,常常需要用螯合劑使它們形成穩定的螯合物,以利于植物能吸收利用。
表面活性劑: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體系的界面狀態發生明顯變化的物質。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表面活性劑由于具有潤濕及增溶、分散、洗滌等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及相應的實際應用,在農業中可使藥液在植物表面或體內更好的潤濕或分散,以利植物吸收。
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與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學效應的人工合成或植物中提取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
本發明思茅松增脂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質量百分比稱取以下各組份:復合氨基酸10%~20%,硝酸鈣6%~10%,微量元素1%~4%,核苷酸0.1%~0.5%,螯合劑2%~6%,表面活性劑2%~4%,植物生長調節劑0.01%~0.1%,余量為蒸餾水;
S2、在55-65℃下,將稱取的復合氨基酸、核苷酸加入部分蒸餾水中充分攪拌,得到溶液A;
S3、在40-55℃下,在溶液A中加入硝酸鈣、微量元素和螯合劑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4、在55-65℃下,將表面活性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加入剩余蒸餾水中充分攪拌,得到溶液C;
S5、將溶液C緩慢加入溶液B中,在40-55℃下,繼續攪拌20-50分鐘,調節pH值為3-5,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實施例1
S1、在55℃下,將5%的谷氨酸、4%的甘氨酸、3%的蘇氨酸、1%的天冬氨酸、2%的組氨酸、3%的賴氨酸和2%的精氨酸,0.5%的核苷酸加入蒸餾水中加熱并充分攪拌,制成溶液A;
S2、在55℃下,在溶液A中加入10%的硝酸鈣、0.2%硫酸亞鐵、0.2%硫酸鋅、2.5%硫酸鎂、0.1%硼砂、0.05%鉬酸銨和6%乙二胺四乙酸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3、在60℃下,在蒸餾水中加入4%的三乙醇胺和吐溫80(1:1),0.1%三十烷醇,充分攪拌,制成溶液C;
S4、將溶液C緩慢加入溶液B中,在55℃下,繼續攪拌50分鐘,調節pH值為5,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實施例2
S1、在60℃下,將6%的谷氨酸、4%的甘氨酸、3%的組氨酸、2%的賴氨酸和2%的精氨酸,0.2%的核苷酸加入蒸餾水中加熱并充分攪拌,制成溶液A;
S2、在55℃下,在溶液A中加入6%的硝酸鈣、0.01%硫酸亞鐵、0.01%硫酸鋅、0.1%硫酸鎂、0.03%硼砂、0.01%鉬酸銨和3%乙二撐三胺五乙酸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3、在60℃下,在蒸餾水中加入4%十二烷基硫酸鈉、0.1%的6-芐基氨基嘌呤充分攪拌,制成溶液C;
S4、將溶液C緩慢加入溶液B中,在55℃下,繼續攪拌20分鐘,調節pH值為3,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實施例3
S1、在60℃下,將5%的谷氨酸、3%的蘇氨酸、2%的天冬氨酸、3%的賴氨酸和2%的精氨酸,0.3%的核苷酸加入蒸餾水中加熱并充分攪拌,制成溶液A;
S2、在55℃下,在溶液A中加入8%的硝酸鈣、0.1%硫酸亞鐵、0.1%硫酸鋅、1.5%硫酸鎂、0.08%硼砂、0.04%鉬酸銨和4%乙二胺四乙酸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3、在55℃下,在蒸餾水中加入3%的三乙醇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鈉(1:1),0.1%的三十烷醇和脫落酸(1:1),充分攪拌,制成溶液C;
S4、將溶液C緩慢加入溶液B中,在55℃下,繼續攪拌40分鐘,調節pH值為5,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實施例4
S1、在65℃下,將5%的谷氨酸、3%的蘇氨酸和2%的賴氨酸,0.1%的核苷酸加入蒸餾水中加熱并充分攪拌,制成溶液A;
S2、在40℃下,在溶液A中加入6%的硝酸鈣、0.05%硫酸亞鐵、0.1%硫酸鋅、0.1%硫酸鎂、0.05%硼砂、0.08%鉬酸銨和2%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撐三胺五乙酸(1:1)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3、在65℃下,在蒸餾水中加入2%的吐溫80,0.5%的脫落酸,充分攪拌,制成溶液C;
S4、將溶液C緩慢加入溶液B中,在40℃下,繼續攪拌30分鐘,調節pH值為4,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實施例5
S1、在55℃下,將4%的谷氨酸、3%天冬氨酸、3%的賴氨酸、2%組氨酸,0.3%的核苷酸加入蒸餾水中加熱并充分攪拌,制成溶液A;
S2、在50℃下,在溶液A中加入7%的硝酸鈣、0.02%硫酸亞鐵、0.05%硫酸鋅、0.15%硫酸鎂、0.06%硼砂、0.06%鉬酸銨和5%乙二胺四乙酸進行螯合并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S3、在60℃下,在蒸餾水中加入4%的三乙醇胺,0.01%的6-芐基氨基嘌呤,充分攪拌,制成溶液C;
S4、將溶液C緩慢加入溶液B中,在50℃下,繼續攪拌45分鐘,調節pH值為5,即得思茅松增脂劑。
下面結合具體試驗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試驗在云南普洱市某農場進行:
1、試驗條件的選擇及試驗方法
場地選擇:選擇生長狀況相近,立地條件相同的天然思茅松林。
分組:在同一地塊、同一坡向,根據樹木的胸徑和產脂狀況基本相同的思茅松。
預割:在正常情況下,不施增脂劑,所選樣木按《松脂采脂規程》要求采割,下降法采脂,三天加一刀,割面負荷率40%,敞口受脂器收脂,加刀前分別稱量,記錄30天產脂量,并去除單株產脂80g以下及500g以上的樣本。
鉆孔施藥:將試驗樹木隨機分成A、B、C、D四組,每組100株,共選取樣木400株。A組為對照組不施藥,B、C、D組分別對應實施例1、2、3,在思茅松樣木近根部,用木鉆頭打出斜下角40~500,直徑1.5cm,深10-12cm的孔。把已配制好的增脂劑按5.0ml注入孔中,同時用木塞把孔塞緊。施藥當天進行采割,記錄每一刀、每顆樹的產脂量。間隔30天在同一鉆孔用同樣方法施第二次增脂劑,連續施用四次,統計每次施藥后產脂量。
2、測試:
(1)松脂產量及增脂率
在A、B、C、D四組計400個試驗思茅松樣木中,其總產脂量利用本底產量對比法計算。
Y=Xo/(Yo/X)
其中,Xo:施藥組預割產量;Yo:對照組預割產量;X:對照組施藥時期產量;Y:施藥組本底產量。
P=(I-Y)/Y×100%
其中,I:施藥組施藥后產量;P:增脂率。
(2)葉綠素含量測定
預割時及每次施藥的第29天,采集松針,分別混勻后,用不銹鋼剪刀剪約1cm段,立即準確稱取0.5g,放入50ml容量瓶迅速加入40ml的1:1丙酮-乙醇混合溶液,蓋上瓶塞,搖勻,于暗處放置24小時,待葉片組織變白后,用混合液定容至刻度,再搖勻,取上清液在721分光光度計上在波長652nm處,1cm比色皿測定,按Arnon公式計算葉綠素含量。
(3)可溶性糖測定
準確吸取3.0ml測定完葉綠素的萃取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1ml 6.0mol/l的鹽酸溶液,水解中和后,按DNS法加入試劑,進行比色測定,計算可溶性糖含量。
(4)增脂劑后效觀測
停用增脂劑后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四個月,觀測松脂產量、質量、松樹長勢、樹高。
3、試驗結果
(1)松脂產量及增脂率
表1松脂產量及增脂率
A組:空白對照;B組:實施例1;C組:實施例2;D組:實施例3
施用增脂劑后松脂產量及增脂率見表1,由表1可見:施用增脂劑后,松脂產量明顯提高,最高增脂率達32.3%。
(2)葉綠素含量
表2不同時期葉綠素含量(mg/g)
*采用本底產量對比法計算A組:空白對照;B組:實施例1;C組:實施例2;D組:實施例3。
施用增脂劑后,松針中葉綠素含量見表2,由表2可見:施用增脂劑后,松針中綠素含量均有了提高,而且葉綠素含量增加愈多,產量愈大,松樹長勢好于未施藥樹。說明施用增脂劑后,葉綠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加強,松脂產量增加,也證明了松脂是松樹光合作用的產物。
(3)可溶性糖含量
表3不同時期松針中可溶糖含量(g/100g)
施用增脂劑后,松針中可溶糖含量見表3,由表3可見:施用增脂劑后,松針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即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光合作用的加強,新陳代謝加強,糖的形成量增多,松脂產量也增大。
葉綠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與松脂產量呈正相關系;即松脂是松樹光合作用的產物。
(4)增脂劑后效觀測
表4停用增脂劑后松脂產量及增脂率
停用增脂劑后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四個月,松脂產量及增脂率見表4,由表4可見:停藥四個月增脂率逐漸下降,仍有增脂效果,說明本增脂劑增產時間較長,是一類長周期增脂劑,同時松脂質量、松樹長勢、樹高均好于對照組。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發明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發明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