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晶體生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晶體生長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晶體生長技術的可操作性需求不斷提高。目前晶體生長方法有很多,但都沒有完全實現自動化生長,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工程師到現場對生長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和操作。這種方式耗時耗力,尤其在多臺晶體生長設備同時運行時,不利于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同時,由于需要到現場操作,而到現場需要時間且只能定期或者不定期前往,因此監控和操作的及時性較差,可能會影響晶體生長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本發明不用到現場即可監控和控制晶體生長過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晶體生長控制器和遠程控制端,遠程控制端通過通訊模塊與晶體生長控制器連接實現通訊功能;晶體生長控制器同時與晶體生長涉及到的加熱模塊、氣氛控制模塊、冷卻水控制模塊、PID控制模塊、稱重模塊、籽晶桿運動控制模塊和圖像傳輸模塊雙向連接。
加熱模塊,用于提供晶體生長系統所需加熱功率;氣氛控制模塊,用于提供晶體生長所需環境;冷卻水控制模塊,用于提供進出線圈和爐膛需要溫度、壓力和流量的冷卻水;PID控制模塊,用于對晶體生長的比例單元、積分單元和微分單元參數的控制;稱重模塊,用于對晶體重量進行測量;籽晶桿運動模塊,用于對籽晶桿進行提拉和旋轉操作;圖像傳輸模塊,用于傳輸晶體生長過程中的圖像。
所述遠程控制端為手機、ipad或電腦。
所述通訊模塊為以太網通訊模塊、電力線通訊模塊、GSM通訊模塊、GPRS通訊模塊、互聯網通訊模塊、wifi通訊模塊、藍牙通訊模塊、紅外通訊模塊或者射頻通訊模塊。
所述遠程控制端通過通訊模塊同時連接多個晶體生長控制器。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如手機)控制晶體生長控制器,對晶體生長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協調和監控,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既節省時間,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能夠確保控制的及時性,操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需要操作,也能夠隨時隨地監控晶體生長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晶體生長控制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包括通過通訊模塊(優選無線通訊方式)連接的晶體生長控制器和遠程控制端,晶體生長控制器連接有加熱模塊,用于對晶體生長系統加熱功率的控制;氣氛控制模塊,用于晶體生長所需環境的氣壓控制;冷卻水控制模塊,用于對進出線圈和爐膛的水溫、水壓和水流量控制;PID控制模塊,由于PID控制器由比例單元(P)、積分單元(I)和微分單元(D)組成,故PID控制模塊用于對晶體生長的P、I、D參數的控制;稱重模塊,用于對晶體生長過程中的重量進行測量;籽晶桿運動控制模塊,用于對籽晶桿進行提拉和旋轉速率控制;圖像傳輸模塊,用于傳輸晶體生長過程中的圖像。
所述遠程控制端為手機、ipad或電腦。
所述通訊模塊為以太網通訊模塊、電力線通訊模塊、GSM通訊模塊、GPRS通訊模塊、互聯網通訊模塊、wifi通訊模塊、藍牙通訊模塊、紅外通訊模塊或者射頻通訊模塊。
本發明遠程控制端通過通訊模塊同時連接多個晶體生長控制器,以實現對多個晶體生長系統的監控和操作。
本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的控制過程如下:
1、操作人員通過遠程控制端向晶體生長控制器發送控制命令和反饋命令,晶體生長控制器通過通訊模塊接收控制命令和反饋命令;
2、晶體生長控制器根據接收的控制命令,控制加熱模塊、氣氛控制模塊、冷卻水控制模塊、PID控制模塊、稱重模塊、籽晶桿運動控制模塊、圖像傳輸模塊等模塊執行相應的操作命令;
3、晶體生長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反饋命令,晶體生長控制器反饋對應的功率信息、爐內氣壓信息、進出口水溫、水壓、水流量信息、PID參數信息、晶體重量信息、籽晶桿提拉、旋轉速率信息和晶體生長過程中的圖像信息內容,并通過通訊模塊將反饋信息發送到遠程控制端;
4、遠程控制端接收從通訊模塊發送來的反饋信息,顯示反饋信息,通過控制端可以遠程對晶體生長系統進行加熱功率控制、爐內氣壓控制、進出口水溫、水壓、水流量控制、PID參數控制、籽晶桿提拉、旋轉速率控制等操作,遠程監測加熱功率、爐內氣壓、進出口水溫、水壓、水流量、PID參數、晶體重量、籽晶桿提拉、旋轉速率和晶體生長過程中的圖像信息。
當今通訊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給本發明的實現提供了成熟的技術支撐。本發明可以實現通過移動終端控制晶體生長控制器,對晶體生長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協調和監控,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發明晶體生長遠程控制系統方便、高效,工程師不需要到現場,通過遠程控制端遠程操作就可以控制晶體生長控制器和顯示晶體生長過程的詳細信息。
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和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