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化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燃燒爐。
背景技術:
市售常見的燃燒爐,多包括爐體、爐門、出渣口、出風口、燃燒室、位于燃燒室內部的燃燒盤,這種燃燒爐應用亞硫酸的生產中,會有諸多弊病,如:燃燒能力有限,現有的硫磺燃燒爐最大的燃燒能力為100-150kg/h;另外,隨著燃燒量的增大,燃燒爐內的溫度必然也增加,燃燒爐內溫度過高則會使硫磺升華,不能有效利用原料硫磺。特別是這種燃燒爐應用于玉米淀粉加工中玉米浸泡亞硫酸生產中,會有上述的諸多缺陷。其原因如下:
玉米淀粉生產加工過程中,需對玉米浸泡,浸泡所采用的原料是食用級亞硫酸,目前玉米生產企業在市場上不易購買到用于生產亞硫酸的食用級的二氧化硫,即使部分企業外購得到食用級二氧化硫,將二氧化硫注入生產用水中,制備符合生產要求的亞硫酸用于玉米淀粉的浸泡中,但是購買的二氧化硫由于其生產過程不易控或不可控,不甚符合國家有關法規,因此該方法被淘汰。
玉米生產企業購買食用級硫磺,進行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用水吸收制備亞硫酸,該方法的缺陷是,現有的硫磺燃燒爐最大的燃燒能力為100-150kg/h,隨著燃燒量的增大,燃燒爐內的溫度必然也增加,燃燒爐內溫度過高則會使硫磺升華,不能有效利用。
因此,需要針對上述的缺陷進行改進,對以硫磺為原料制備亞硫酸的燃燒爐進行改進,使該燃燒爐生產的亞硫酸品質符合企業所加工產品的要求,而且使設計的燃燒爐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料硫磺避免硫磺升華不能被有效利用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燃燒爐,該燃燒爐尤其適用于玉米加工浸泡中所用亞硫酸的生產。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燃燒爐,包括爐體、爐門、出渣口,位于爐體內部的燃燒室,燃燒室內部的燃燒盤,出渣口上方的爐體頂壁上有出風口,燃燒室內有至少兩層燃燒盤,燃燒盤上有多個溢流孔。
燃燒盤與燃燒室內壁為可拆卸式連接。
燃燒盤有兩層,兩層燃燒盤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兩層燃燒盤均為矩形,燃燒盤四周有擋板;兩層燃燒盤的四個角處各有一個溢流孔,兩層燃燒盤中靠近爐門的一端的兩個溢流孔的高度為遠離爐門一端的兩個溢流孔高度的2-3倍。
優選的,靠近爐門的一端的兩個溢流孔的高度與遠離爐門一端的兩個溢流孔高度之比為8:3。
燃燒室靠近爐門一側的上頂部有加料口,加料口下方有溶解箱,溶解箱配設有用于控制物料流量的調節閥,溶解箱與燃燒室相連通。
燃燒室與出渣口之間有沉降室,沉降室位于出風口下方,沉降室內有分隔板,分隔板上部與燃燒室上頂壁相連接,分隔板最下部與沉降室內壁底部不相連接。
分隔板的最下部與沉降室內壁的底部的距離為沉降室總高度的1/10-1/4。
沉降室內的分隔板由一塊斜板和一塊豎直板組成,分隔板呈“√”形,斜板與豎直板之間的角度為110-140°,優選的為120°。
分隔板的豎直板距沉降室兩側的距離之比為1:1-3。
爐體外部有冷凝水夾套,夾套的最下部有冷凝水進口,夾套的最上部有冷凝水出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的雙層燃燒盤且在燃燒盤上設置溢流槽和溢流孔,增加了燃燒爐的燃燒能力,增大了燃燒爐的處理能力;另外在燃燒室上方設置加料口,在加料口下方設置溶解室,可以從加料口往溶解室中加入固體硫磺,在溶解室中溶解后再輸送至燃燒室內燃燒,以提高硫磺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燃燒爐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燃燒爐內部的側面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燃燒爐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燃燒爐的燃燒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出渣口,2-夾套,3-爐體,4-溶解箱,5-爐門,6-支腿,7-出風口,8-加料口,9-調節閥,10-擱板,11-燃燒盤,12-燃燒室,13-溢流孔,14-沉降室,15-分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本發明的燃燒爐,包括爐體3、爐門5、出渣口1,位于爐體3內部的燃燒室12,燃燒室12內部的燃燒盤11,出渣口1上方的爐體3頂壁上有出風口7,燃燒室12內有兩層燃燒盤11,這兩層燃燒盤11形狀大小完全相同,這兩層燃燒盤11均為矩形,燃燒盤11四周有擋板;
兩層燃燒盤11的四個角處各有一個溢流孔13;
本發明將硫磺下料位置在設計在燃燒爐的前部分(靠近爐門的一端),便于操作人員對下料閥進行調節。其目的是為了使保證燃燒盤11內液態硫磺均勻鋪滿整個燃燒盤11。設計四個溢流孔13,前端溢流孔高16mm,后端高6mm。液態硫磺加入燃燒盤11后,首先在下料位置處于逐漸堆積并向四周流動,前端溢流孔13高度稍高,為保證液態硫磺充分留到后端的溢流孔處,達到四個溢流孔同時溢流向下層燃燒盤11落料的效果。同時保證燃燒盤11整個盤面鋪滿硫磺,增加燃燒面積。
燃燒盤11與燃燒室12內壁為可拆卸式連接,具體為,燃燒室12內壁兩側有擱板10,擱板10內有卡槽,燃燒盤11與兩側的擱板10通過卡槽活動連接。
燃燒室12靠近爐門5一側的上頂部有加料口8,加料口8下方有溶解箱4,溶解箱4配設有用于控制物料流量的調節閥9,溶解箱4與燃燒室12相連通。
燃燒室12與出渣口1之間有沉降室14,沉降室14位于出風口7下方,沉降室14內有分隔板15,分隔板15上部與燃燒室12上頂壁相連接,分隔板15最下部與沉降室14內壁底部不相連接。
具體的,分隔板15的最下部與沉降室14內壁的底部的距離為沉降室14總高度的1/8。
沉降室14內的分隔板15由一塊斜板和一塊豎直板組成,分隔板15呈“√”形,斜板與豎直板之間的角度為120°。
分隔板15的豎直板距沉降室14左側和右側的距離之比為2:1。
爐體3外部有冷凝水夾套2,夾套2的最下部有冷凝水進口,夾套2的最上部有冷凝水出口。
在生產亞硫酸時,將燃燒爐的爐門5打開,投入一部分原料硫磺在上下兩層燃燒盤11中,點燃開始燃燒,在此過程中,通過加料口8加入硫磺,使其在溶解箱4中溶解,同時打開調節閥9,使溶解后的液體硫磺落入燃燒室12中的上層燃燒盤11中,上層燃燒盤11上的溢流孔13將部分原料溢流至下層燃燒盤11中,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進入沉降室14,部分塵渣落入沉降室14,氣體通過分隔板15緩沖后行進,由出風口7排出,進入下一個設備繼續生產。沉降室14中的塵渣由出渣口1排出。
燃燒盤數目的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來設定,也可以是三層,或者是其它的層數。
燃燒盤與擱板之間的連接關系,也可以是其它的活動連接方式,類似的變換也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采用普通的燃燒爐,每小時最大的處理量是100-150kg硫磺;
普通的燃燒爐處理硫磺,其利用率僅為70%左右,而采用本發明的燃燒爐,對硫磺的利用率可達到99.5%,尾氣SO2含量≤5mg/N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