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葉面肥料。
背景技術:
桑葉,(Mulberry Leaf),學名:Folium Mori。中藥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葉,是蠶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荊桑、桑椹樹、黃桑葉等,我國南北各地廣泛種植桑樹,桑葉產量豐富。蠶的主要食物。完整葉片呈或寬卵形,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葉柄長約4厘米,葉片基部心臟形,頂端微尖,邊緣有鋸齒,葉脈密生白柔毛。老葉較厚暗綠色。嫩葉較薄,黃綠色。質脆易,握之扎手。氣淡,味微苦澀。
葉面施肥是植物吸收營養成分的一種補充,來彌補根系吸收養分的不足,葉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葉面肥是以葉面吸收為目的,將作物所需養分直接施用葉面的肥料,稱為葉面肥。葉面肥是營養元素施用于農作物葉片表面,通過葉片的吸收而發揮其功能的一種肥料類型,植物的葉片有上下兩層表皮,由表皮細胞組成,表上細胞的外側有角質層和蠟質,可以保護表皮組織下的葉肉細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條件變化的影響,葉片表面還有許多微小的氣孔,行使氣體更換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質層由一種帶有羥基和羧基的長碳鏈脂肪酸聚合物組成,這種聚合物的分子間隙及分子上的羥基、羧基親水基團可以讓水溶液滲透進入葉內,當然,葉片表面的氣孔是葉面肥進入葉片更方便的通道。
葉的構造與根不同,葉片有三種途徑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一是通過主要分布于葉面的氣孔;二是葉表面角質層的親水小孔;三是通過葉片細胞的質外連絲,向根系表面一樣,通過主動吸收把營養物質吸收到葉片內部。因此,葉片與根系一樣,對營養物質葉具有選擇吸收的特點,也是作物吸收營養物質的一種途徑。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葉面肥料,該葉面肥料能防病抑菌、富含微量元素,滿足作物生長發育所需,增加桑葉的產量、增強經濟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葉面肥料,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黃腐殖酸、衣康酸、甲叉琥珀酸、ε-聚賴氨酸、水楊酸、檸檬酸、硫酸銅、尿素、硼酸、螯合劑、蒲草提取物、紫蘇提取物、表面活性劑、維生素和赤霉素。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葉面肥料,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5-10份、黃腐殖酸9-17份、衣康酸3-7份、甲叉琥珀酸1-5份、ε-聚賴氨酸2-6份、水楊酸5-10份、檸檬酸1-3份、硫酸銅5-10份、尿素12-23份、硼酸5-10份、螯合劑1-5份、蒲草提取物4-9份、紫蘇提取物3-7份、表面活性劑1-4份、維生素1-3份和赤霉素1-3份。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葉面肥料,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7份、黃腐殖酸13份、衣康酸5份、甲叉琥珀酸3份、ε-聚賴氨酸4份、水楊酸7份、檸檬酸2份、硫酸銅7份、尿素18份、硼酸7份、螯合劑3份、蒲草提取物7份、紫蘇提取物5份、表面活性劑3份、維生素2份和赤霉素2份。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硼、銅、鐵、錳和鉬。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1-2份、硼0.5-1份、銅1-2份、鐵1-2份、錳1-2份和鉬0.5-1.5份。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二乙三胺五乙酸、乙二胺二羥基苯乙酸或羥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中的一種。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C或維生素B1中的一種或兩種。
一種葉面肥料的施肥方法,將肥料溶于600-1200倍水中,然后噴灑于植物葉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葉面肥料,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內含作物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能夠減少農藥施用量,減少植物農藥的殘留量。同時提高桑葉的產量,促進農作物發育,提高光合利用率,能夠促進碳、氫、氧的吸收,同時還能降低病蟲害。提高利用效率,提升作物產量和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葉面肥料,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7份、黃腐殖酸13份、衣康酸5份、甲叉琥珀酸3份、ε-聚賴氨酸4份、水楊酸7份、檸檬酸2份、硫酸銅7份、尿素18份、硼酸7份、螯合劑3份、蒲草提取物7份、紫蘇提取物5份、表面活性劑3份、維生素2份和赤霉素2份。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硼、銅、鐵、錳和鉬,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1.5份、硼0.8份、銅1份、鐵1.5份、錳1.5份和鉬1.1份。
所述的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C和維生素B1兩種,混合的質量比例為1:1。
一種葉面肥料的施肥方法,將肥料溶于900倍水中,在每次采葉后第3天,對桑葉葉面噴灑葉面肥料。
使用本實施例制得的葉面肥料對桑葉進行噴灑,桑葉畝產量增產12.8%,蟲害率降低16.4%。
實施例2
一種葉面肥料,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5份、黃腐殖酸17份、衣康酸3份、甲叉琥珀酸5份、ε-聚賴氨酸2份、水楊酸10份、檸檬酸3份、硫酸銅5份、尿素23份、硼酸5份、螯合劑5份、蒲草提取物4份、紫蘇提取物3份、表面活性劑1份、維生素3份和赤霉素1份。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硼、銅、鐵、錳和鉬,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1份、硼1份、銅1份、鐵1份、錳2份和鉬0.5份。
所述的螯合劑為二乙三胺五乙酸。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C。
一種葉面肥料的施肥方法,將肥料溶于600倍水中,在每次采葉后第3天,對桑葉葉面噴灑葉面肥料。
使用本實施例制得的葉面肥料對桑葉進行噴灑,桑葉畝產量增產11.8%,蟲害率降低17.1%。
實施例3
一種葉面肥料,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10份、黃腐殖酸9份、衣康酸7份、甲叉琥珀酸1份、ε-聚賴氨酸6份、水楊酸5份、檸檬酸1份、硫酸銅10份、尿素12份、硼酸10份、螯合劑1份、蒲草提取物9份、紫蘇提取物7份、表面活性劑4份、維生素1份和赤霉素3份。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硼、銅、鐵、錳和鉬,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2份、硼0.5份、銅2份、鐵2份、錳1份和鉬1.5份。
所述的螯合劑為乙二胺二羥基苯乙酸。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B1。
一種葉面肥料的施肥方法,將肥料溶于1200倍水中,在每次采葉后第3天,對桑葉葉面噴灑葉面肥料。
使用本實施例制得的葉面肥料對桑葉進行噴灑,桑葉畝產量增產12.4%,蟲害率降低16.8%。
實施例4
一種葉面肥料,按重量份數計,所述葉面肥料的活性成分包括:微量元素7份、黃腐殖酸13份、衣康酸5份、甲叉琥珀酸3份、ε-聚賴氨酸4份、水楊酸7份、檸檬酸2份、硫酸銅7份、尿素18份、硼酸7份、螯合劑3份、表面活性劑3份、維生素2份和赤霉素2份。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硼、銅、鐵、錳和鉬,按重量份數計,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鋅1.5份、硼0.8份、銅1份、鐵1.5份、錳1.5份和鉬1.1份。
所述的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所述維生素為維生素C和維生素B1兩種,混合的質量比例為1:1。
一種葉面肥料的施肥方法,將肥料溶于900倍水中,在每次采葉后第3天,對桑葉葉面噴灑葉面肥料。
使用本實施例制得的葉面肥料對桑葉進行噴灑,桑葉畝產量增產8.8%,蟲害率降低20.4%。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