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藥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
背景技術:
:草菇又名蘭花菇、苞腳菇起源于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華南地區。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于兩廣、福建、江西、臺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目前為實現大規模的增產增收,當前國內農藥和化肥泛濫使用的情況日趨嚴重,導致農產品的質量下降,甚至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影響了糧食和食品的安全,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另外,由于化學制品在農藥和化肥中的廣泛使用,往往會導致土地的板結,不僅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還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提高,為此中央去年提出要減少化學品的投入,少用或者不用化學品。植物生長調節劑,隨著農業發展逐漸被廣大農民所認識,是用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農藥,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目前由于使用方便、價格低而被農民普遍采用,但這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存在著使植物耐藥性增大的缺點,從而降低了植物的抗病能力導致農藥施用增多,也還存在持效期短、使用次數多等問題,另外,目前也沒有專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的相關報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及其制備方法,可促進植物的生長,并能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且還具有持效期長的優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吲哚乙酸2.2~3.1份,萘乙酸3.1~4.2份,水楊酸1.2~1.5份,氨基酸1~5份,含蘋果酸的粉狀炭基10~20份。以上所述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優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吲哚乙酸2.5份,萘乙酸3.6份,水楊酸1.3份,氨基酸3.5份,含蘋果酸的粉狀炭基16份。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含蘋果酸的粉狀炭基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玉米芯和玉米桿干燥,粉碎,加入8~10%的硼酸水溶液,在55~65℃中浸泡5~7h;(2)取出浸泡后的玉米芯和玉米桿,放入炭化爐中,在480~530℃下烘烤2~3h,得炭基;(3)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4)將未成熟的蘋果與未成熟的葡萄葡萄按質量比5~10:1混合,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6~10h,然后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10~20min;(5)取出浸泡后的顆粒狀炭基,真空冷凍干燥,粉碎至250~300目,獲得蘋果酸的粉狀炭基。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玉米芯和玉米桿的質量比為3~10:1。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顆粒狀炭基與果汁的質量比為1:5~8。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顆粒狀炭基與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質量比為200~300:1。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真空冷凍干燥的溫度為-60~-40℃,壓力為0.4~1.0MPa。以上所述的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法:按重量份稱取萘乙酸,溶解于乙醇中,再稱取吲哚乙酸、水楊酸、氨基酸和含蘋果酸的粉狀炭基,與吲哚乙酸的乙醇溶液和萘乙酸的乙醇溶液,一同加入固體組分重量2×105~1×106倍的水中,噴灑在草菇表面。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以吲哚乙酸、萘乙酸為生長調節劑的基礎,吲哚乙酸能促進草菇生長,萘乙酸能促進不定根的形成和根的形成,促進草菇抗旱、抗寒能力,兩種組分的結合可協同增效延長持效時間,保持較長時間的促進草菇生長。(2)本發明添加了氨基酸作為營養組分,參與合成草菇的生長激素,提高草菇的機體調節能力,促進植物生長和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3)本發明還添加了生長激素水楊酸,水楊酸是植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一種簡單的小分子酚類化合物,其在植物體內能幫助實現植物生長、發育、成熟、衰老等生理過程的調控,以及增強植物的抗鹽、抗旱、抗低溫、抗紫外線、抗重金屬能力;另外,水楊酸還可以軟化草菇表面的蠟質,加速營養物質的吸收。(4)本發明還輔以含蘋果酸的粉狀炭基,炭基由玉米芯和玉米桿高溫炭化制成,內含豐富的孔隙,炭基吸附來自于蘋果和葡萄自身的純天然蘋果酸,該天然蘋果酸是植物本身的內源激素,通過炭基緩慢的釋放出來并易于被草菇緩慢吸收,有利于草菇的植物細胞從外界吸水,有利于促進光合作用,改善草菇的耐酸性以及對鋁毒的抗性,增強草菇的抗病能力。(5)將本發明兌水,制得懸浮液,噴灑在在草菇上,有利于促進光合作用和新陳代謝,加速草菇的生長,并起到抗菌、抗病、抗寒等作用,且還具有持效時間長的優勢,能大大減少農藥和化肥的用量,減少了目前常用的化學試劑制成的生長調節劑對土壤和環境的污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1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2.5g,萘乙酸3.6g,水楊酸1.3g,氨基酸3.5g,含蘋果酸的植物纖維16g。其中,含蘋果酸的植物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玉米芯和玉米桿按質量比10:1混合,干燥,粉碎,加入10%的硼酸水溶液,在65℃中浸泡7h;(2)取出浸泡后的玉米芯和玉米桿,放入炭化爐中,在530℃下烘烤2h,得炭基;(3)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4)將未成熟的蘋果、未成熟的葡萄按質量比10:1混合,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顆粒狀炭基與果汁的質量比為1:8,浸泡10h,然后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鈉與顆粒狀炭基的質量比為300:1,攪拌20min;(5)取出浸泡后的顆粒狀炭基,真空冷凍干燥,粉碎至250目,獲得蘋果酸的粉狀炭基。實施例2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2.2g,萘乙酸3.1g,水楊酸1.2g,氨基酸1g,含蘋果酸的植物纖維10g。其中,含蘋果酸的植物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玉米芯和玉米桿按質量比8:1混合,干燥,粉碎,加入10%的硼酸水溶液,在65℃中浸泡7h;(2)取出浸泡后的玉米芯和玉米桿,放入炭化爐中,在500℃下烘烤2h,得炭基;(3)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4)將未成熟的蘋果、未成熟的葡萄按質量比8:1混合,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顆粒狀炭基與果汁的質量比為1:7,浸泡8h,然后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鈉與顆粒狀炭基的質量比為280:1,攪拌20min;(5)取出浸泡后的顆粒狀炭基,真空冷凍干燥,粉碎至250目,獲得蘋果酸的粉狀炭基。實施例3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3.1g,萘乙酸4.2g,水楊酸1.5g,氨基酸5g,含蘋果酸的植物纖維20g。其中,含蘋果酸的植物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玉米芯和玉米桿按質量比3:1混合,干燥,粉碎,加入8%的硼酸水溶液,在65℃中浸泡7h;(2)取出浸泡后的玉米芯和玉米桿,放入炭化爐中,在480℃下烘烤2h,得炭基;(3)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4)將未成熟的蘋果、未成熟的葡萄按質量比5:1混合,切成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顆粒狀炭基與果汁的質量比為1:5,浸泡10h,然后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鈉與顆粒狀炭基的質量比為250:1,攪拌20min;(5)取出浸泡后的顆粒狀炭基,真空冷凍干燥,粉碎至250目,獲得蘋果酸的粉狀炭基。實施例1~3的吲哚乙酸選用愛密挺,取實施例1~3的用于草菇的生長調節劑,按照使用方法混合,一同加入固體組分重量2.5×105倍的水中,在草菇原基形成后以噴霧的形式噴灑在草菇表面,每20kg噴灑300平方米。并設有一空白處理,即在草菇菌包上噴灑同樣重量的水。增產效果見下表: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產量增加(%)302515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