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多晶硅鑄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晶鑄錠爐。
背景技術:
隨著光伏產業技術的不斷成熟,光伏電池的光電效率快速提升,從而使得制造成本快速下降,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已逐步占據著光伏產業的主導地位。從目前太陽能電池市場環境看,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是太陽能電池行業的主流方向。雖然單晶硅的轉化效率遠遠大于多晶硅,但是單晶硅的成本較高。因此,為了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太陽能企業不斷對多晶鑄錠爐系統和多晶硅錠的鑄造方法做出改進。
高效多晶鑄錠工藝按照是否留有籽晶可以分為全熔法鑄錠工藝和半熔化法鑄錠工藝。全熔工藝是通過對石英坩堝中的原料進行完全融化,再對熔融的硅熔體進行定向冷卻,并控制冷卻方向、速度及過冷度,使硅熔體從底部開始向頂部逐步冷卻,形成多晶硅晶體結構。半熔工藝是采用有籽晶鑄錠生長法,在石英坩堝的底部放置有顆粒均勻的多晶籽晶,采用技術控制多晶籽晶部分融化,通過工藝溫度的調整,控制底部固液界面的平整,將多晶籽晶進行部分熔化,剩余一定的高度。由此,在多晶籽晶的基礎上進行降溫,晶體生長則以多晶籽晶為形核點形核,大大降低了所需的形核功,形核量較多且形核均勻,大晶粒吞噬小晶粒的現象減少,為此,生長出晶粒均勻的多晶產品。
目前行業內企業往往根據全熔工藝和半熔工藝技術的進步發展情況及行業對高效多晶硅片的需要,對企業內的鑄錠工藝進行切換。由于半熔工藝和全熔工藝的熱場具有一定差異,主要體現在半熔工藝熱場由于需要安裝保溫護氈的原因,其上層底保溫板的寬度遠小于全熔工藝的上層底保溫板的寬度。因此,對企業內的鑄錠工藝進行切換時,需要對熱場進行破壞性拆除整條上層底保溫板進行熱場改造,不僅浪費熱場材料,造成公司重大成本損失,也會增加員工的工作量,造成公司人員成本提高。同時,更換整條上層底保溫板時,往往會造成整套熱場的拼接縫發生變化,導致保溫性大大下降,造成能耗的增加,進一步增加公司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晶鑄錠爐,在全熔和半熔工藝中的熱場改造方便、簡單,不會對熱場的其它部件造成影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晶鑄錠爐,包括設置在爐體上用于半熔工藝的上層底保溫板和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在寬度方向的外側可拆卸連接的用于全熔工藝的保溫條。
其中,所述保溫條的寬度為30mm~50mm。
其中,所述保溫條的厚度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的厚度相同。
其中,所述上層底保溫板和/或所述保溫條為碳纖維硬氈。
其中,所述上層底保溫板和所述保溫條通過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連接。
其中,所述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為高純石墨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
其中,連接所述保溫條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的螺孔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多個所述螺孔對稱分布。
其中,所述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的螺栓的長度為60mm~80mm。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晶鑄錠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晶鑄錠爐,包括設置在爐體上用于半熔工藝的上層底保溫板和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在寬度方向的外側可拆卸連接的用于全熔工藝的保溫條。
所述多晶鑄錠爐,通過將現有的多晶硅鑄錠爐中在半熔工藝和全熔工藝中的整塊上層底保溫護板更換為僅在半熔工藝中使用的上層底保溫板,在全熔工藝時,通過保溫條與上層底保溫板在寬度方向的外側連接,這樣在半熔工藝和全熔工藝轉換時,只需要安裝或拆卸保溫條即可達到要求,上層底保溫板在工藝轉換中是無需進行拆裝改造的,減少了熱場材料的損耗,提高了工作人員對多晶硅鑄錠爐的熱場改造,并且在改造過程中,不會對整套熱場的其它部件造成影響,保證了熱場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晶鑄錠爐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上層底保溫板與保溫條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晶鑄錠爐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圖2,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晶鑄錠爐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上層底保溫板與保溫條的連接關系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晶鑄錠爐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多晶鑄錠爐,包括設置在爐體上用于半熔工藝的上層底保溫板10和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在寬度方向的外側可拆卸連接的用于全熔工藝的保溫條20,通過將現有的多晶硅鑄錠爐中在半熔工藝和全熔工藝中的整塊上層底保溫護板更換為僅在半熔工藝中使用的上層底保溫板10,而在全熔工藝時,通過保溫條20與上層底保溫板10在寬度方向的外側連接,這樣在半熔工藝和全熔工藝轉換時,只需要安裝或拆卸保溫條20即可達到要求,上層底保溫板10在工藝轉換中是無需進行拆裝改造的,減少了熱場材料的損耗,提高了工作人員對多晶硅鑄錠爐的熱場改造,并且在改造過程中,不會對整套熱場的其它部件造成影響,保證了熱場的穩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保溫條20與上層底保溫板10的連接方式是在寬度方向連接的,即連接保溫條20是為了延長上層底保溫板10的寬度,增加保溫性能,達到全熔工藝的需求。
由于針對與不同型號的多晶硅鑄錠爐,其上層底保溫板10和保溫條20的尺寸是不同的,因此本發明上層底保溫板10和保溫條20的尺寸不做具體限定,但是二者必須是配套使用的,即針對同一型號的多晶硅鑄錠爐,上層底保溫板10和保溫條20的長度是固定的,但是針對不同的熱場要求對其寬度和厚度不做限定。
在本發明中,是通過在上層底保溫板10的寬度方向連接保溫條20,達到增加寬度的作用,從而達到全熔工藝的熱場需求。
所述保溫條20的寬度一般為30mm~50mm。
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對所述保溫條20的寬度不做具體限定,而且保溫條20與上層底保溫板10的連接方式是在寬度方向,
為保證與現有的全熔工藝中的熱場相同,所述保溫條20的厚度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的厚度相同。
在保證上層底保溫板10或所述保溫條20具有較好的耐磨性,提高使用壽命,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和/或所述保溫條20為碳纖維硬氈。
由于上層底保溫板10和保溫條20是可拆卸連接的,為保證來內結構簡單,保溫條20的拆卸方便,同時避免在使用過程中脫落造成安全隱患,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和所述保溫條20通過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連接。
由于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是與保溫條20的安裝和拆卸同步使用的,使用較為頻繁,為保證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的使用壽命,所述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為高純石墨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發明對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的尺寸參數以及材質不做具體限定。
為保證連接保溫條20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連接的可靠性,使得二者在連接后與現有的一體式的全熔工藝上層底保溫板10的保溫效果接近,所述保溫條20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的螺孔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多個所述螺孔對稱分布。
在本發明中,由于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是用來固定保溫條20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的,因此一般參數或型號應該隨著保溫條20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的型號參數變化。本發明對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在保溫條20與所述上層底保溫板10的具體位置不做限定,對進入上層底保溫板10的螺孔的深度不做具體限定,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內置式螺栓螺母緊固件的螺栓的長度為60mm~80mm。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晶鑄錠爐,通過改變現有的上層底保溫護板,將它的作用僅限為在半熔工藝時的尺寸,在需要轉換熱場變為全熔工藝時,通過保溫條與上層底保溫板在寬度方向的外側連接獲得全熔工藝的熱場,這樣在多晶硅鑄錠爐的熱場在全熔和半熔之間轉換時,只要對保溫條進行拆卸或安裝即可,再次過程中,上層底保溫板在工藝轉換中是無需進行拆裝改造的,這就減少了熱場材料的損耗,提高了工作人員對多晶硅鑄錠爐的熱場改造,并且在改造過程中,不會對整套熱場的其它部件造成影響,保證了熱場的穩定性。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多晶鑄錠爐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