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壓燒結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石墨壓塊支架,適用于超硬材料熱壓燒結行業。
背景技術:
石墨是一種共價半導體和金屬的中間物半金屬,本身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與大部分熔融金屬不反應、高溫狀態下不變形且隨本身溫度的升高其導電、導熱、強度有明顯提高(1800℃時的機械強度是室溫時的兩倍)、比金屬的熱膨脹系數低等特點,作為理想的材料在粉末燒結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性能獨特的石墨作為金剛石工具熱壓塊材料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熱壓金剛石工具目前采用的電阻加熱法是利用石墨模具與金剛石工具本身作為電阻元件,將大電流直接通往石墨模具,使發熱至一定的溫度并同時加壓。石墨壓塊在金剛石工具制造過程中擔負著發熱元件和模具支撐的雙重作用。然而,在金剛石熱壓燒結過程中,石墨壓塊沒有固定在石墨電極上,當一模金剛石刀頭燒結好后,先取下上石墨壓塊,取出模框,再取出下石墨壓塊,重復以上步驟燒結另一模刀頭。這個過程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人為操作可控性差,石墨壓塊放置位置波動性大,極易造成燒結刀頭質量不穩定,尤其對于溫度敏感的某些金屬元素,刀頭質量波動性大。此外,石墨壓塊在高溫時取出接觸空氣易被氧化從而降低了石墨壓塊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生產金剛石工具熱壓燒結過程中,上、下石墨壓塊沒有固定,燒結刀頭時上、下石墨壓塊人為放置,操作繁瑣,石墨壓塊位置有波動進而影響燒結刀頭質量穩定性的問題,是在于提供了一種石墨壓塊支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解決了在金剛石模塊熱壓生產過程中人為取出、放置石墨壓塊操作繁瑣的問題,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一種石墨壓塊支架,它由第一銅電極、第二銅電極、第一石墨電極、第二石墨電極、第一上石墨壓塊、燒結物、第二下石墨壓塊、石墨支架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上石墨壓塊、第二下石墨壓塊采用石墨支架固定,石墨壓塊支架上有四個相同的螺桿,所述的第一上石墨壓塊、第二下石墨壓塊分別用石墨支架上面的四個相同的螺桿固定;第一石墨電極分別與第一銅電極、第一上石墨壓塊相連,第一上石墨壓塊分別與第一石墨電極、燒結物相連,第二下石墨壓塊分別與燒結物、第二石墨電極相連,第二石墨電極分別與第二下石墨壓塊、第二銅電極相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金剛石工具電阻法熱壓燒結過程中,加上石墨壓塊支架后,燒結一模刀頭可節約三分之一時間成本,從而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石墨壓塊避免重復接觸空氣造成氧化可提高使用次數。此外,石墨壓塊位置固定,燒結刀頭外部條件變化小,產品質量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石墨壓塊支架工作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上、下石墨壓塊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A-第一銅電極、1B—第二銅電極,2A—第一石墨電極、2B—第二石墨電極,3A—第一上石墨壓塊、3B—第二下石墨壓塊,4—燒結物,5—石墨壓塊支架,螺桿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根據圖1、圖2所示,一種石墨壓塊支架,它由第一銅電極1A、第二銅電極1B、第一石墨電極2A、第二石墨電極2B、第一上石墨壓塊3A、燒結物4、第二下石墨壓塊3B組成,其中第一上石墨壓塊3A、第二下石墨壓塊3B采用石墨支架5固定支撐,石墨壓塊支架5上有四個相同的螺桿6。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電極2A分別與第一銅電極1A、第一上石墨壓塊3A相連,第一上石墨壓塊3A分 別與第一石墨電極2A、燒結物4相連,第二下石墨壓塊3B分別與燒結物4、第二石墨電極2B相連,第二石墨電極2B分別與第二下石墨壓塊3B、第二銅電極1B相連。在燒結刀頭時在第一上石墨壓塊3A、第二下石墨壓塊3B上用石墨支架5上面的四個相同的螺桿6固定第一上石墨壓塊3A、第二下石墨壓塊3B。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上石墨壓塊支架固定后,燒結一模刀頭可節約三分之一時間成本,從而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石墨壓塊避免重復接觸空氣造成氧化可提高使用次數。此外,石墨壓塊位置固定,燒結刀頭外部條件變化小,產品質量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