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有機肥生產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有機肥靜態堆肥發酵系統,屬于有機肥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有機肥主要來源于秸稈和動物糞便,其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和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有機肥中包含多種有機酸、肽類以及包括氮、磷、鉀在內的豐富的營養元素;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現有的有機肥一般有秸稈粉或/和糞便組成,其中,糞便加工過程中,需要先對糞便進行預風干,便其水分散發達40%左右,接著將糞便與草屑(切碎)等膨松物按重量10︰1比例混合,運送至有機肥區通過高溫殺菌;將糞便及有機物按一定比例通過翻拋機充分均勻攪拌;然后堆積在堆肥區,堆肥成為高80~100cm左右的條型肥堆,使之發酵腐熟;傳統的堆肥為自然堆肥法,無需設備,但占地大、腐熟慢、品質差、效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周圍環境惡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有機肥靜態堆肥發酵系統,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達到穩定化、無害化,進而轉變為優質肥;系統建設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的有機肥靜態堆肥發酵系統,包括堆料底板;所述堆料底板上鋪設有一層墊料,防止熱量散失并吸收瀝出液;所述墊料上間隔安裝有多排供氧管;所述供氧管輸入端連接到風機;所述供氧管上開設有多排通氣孔,采用強制通氣靜態堆肥,通過將有機肥原料堆成高1.5~2.5米、寬3~5米的窄條,借助風機,在堆體下部強制鼓風或吸氣,使物料進行腐熟分解;條垛一旦形成,不用進行翻拋;所述供氧管外表面間隔嵌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通過調理電路連接到PLC控制柜;所述PLC控制柜還電連接風機;通過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實時采集堆垛內側的溫度和濕度,并送至PLC控制柜;PLC控制柜通過內部定時或實時溫度控制風機動作。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供氧管內側安裝有供水管;所述供氧管上部設置有多個霧化頭;所述霧化頭與供水管安裝;所述供水管連接到加壓泵,其能夠對堆垛內側保持濕度。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相鄰所述通氣孔之間孔距不超過30cm。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堆料底板上部設置有保溫外罩。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機肥靜態堆肥發酵系統,通過實時采集有機肥原料堆垛內側的溫度和濕度,并通過PLC控制柜進行實時控制,其能夠實現自動化控制,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達到穩定化、無害化,進而轉變為優質肥;且其好氧堆肥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少、運行費低,能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供氧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有機肥靜態堆肥發酵系統,包括堆料底板1;所述堆料底板1上鋪設有一層墊料2,防止熱量散失并吸收瀝出液;所述墊料2上間隔安裝有多排供氧管3;所述供氧管3輸入端連接到風機4;所述供氧管3上開設有多排通氣孔10,采用強制通氣靜態堆肥,通過將有機肥原料堆成高1.5~2.5米、寬3~5米的窄條,借助風機4,在堆體下部強制鼓風或吸氣,使物料進行腐熟分解;條垛一旦形成,不用進行翻拋;所述供氧管3外表面間隔嵌有溫度傳感器5和濕度傳感器6;所述溫度傳感器5和濕度傳感器6通過調理電路連接到PLC控制柜(未圖示);所述PLC控制柜還電連接風機4;通過溫度傳感器5和濕度傳感器6實時采集堆垛內側的溫度和濕度,并送至PLC控制柜;PLC控制柜通過內部定時或實時溫度控制風機4動作。
所述供氧管3內側安裝有供水管8;所述供氧管3上部設置有多個霧化頭9;所述霧化頭9與供水管8安裝;所述供水管8連接到加壓泵,其能夠對堆垛內側保持濕度。
相鄰所述通氣孔10之間孔距不超過30cm。
所述堆料底板1上部設置有保溫外罩7。
本實用新型的有機肥靜態堆肥發酵系統,通過實時采集有機肥原料堆垛內側的溫度和濕度,并通過PLC控制柜進行實時控制,其能夠實現自動化控制,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達到穩定化、無害化,進而轉變為優質肥;且其好氧堆肥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少、運行費低,能有效殺滅病原微生物。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