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氟化氫銨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氟化氫銨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氟化氫銨是一種白色或者無色透明的結晶體,是一種有毒物品,一旦與人的皮膚不慎接觸,因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可以用作玻璃蝕刻劑、消毒劑、防腐劑、硅素鋼板的表面處理劑等方面。現有的生產方式一般是將原材料放入反應釜內生產,并在反應釜內冷卻一段時間,然后送入結晶池內結晶,現有的這種生產方式設備成本高,而且所消耗能源較大,不利于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備成本低廉,又能節能環保的氟化氫銨生產系統。
一種氟化氫銨生產系統,包括反應釜,所述反應釜的出液口通過出液導管連接有降溫塔,出液導管與降溫塔的頂部入口相連通;所述降溫塔內設有降溫擋板,降溫擋板與降溫塔壁的夾角在30-45°之間,左右兩邊間隔分布;降溫塔的底部通過導管連接有第一結晶池,降溫塔的頂部通過導管連接有抽氣裝置,抽氣裝置通過導氣管連接有噴淋塔,導氣管與噴淋塔底部連接;噴淋塔頂部通過導管連接有水泵裝置,水泵裝置通過導管連接有第二結晶池,噴淋塔底部通過導管與第一結晶池連通;所述第一結晶池與第二結晶池通過導管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結晶池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結晶池的底部高度,并且第一結晶池與第二結晶池內均設有攪拌裝置。這樣,第一結晶池內經過結晶之后的液體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動流入第二結晶池內繼續結晶,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節約能源,也有利于提高氟化氫銨的產量,同時也降低廢液的環保處理難度。攪拌裝置有利于提高氟化氫銨的結晶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氟化氫銨生產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簡單,設備成本低廉,通過降溫塔與噴淋塔的配合,以及利用第二結晶池內的現有的液體進行噴淋作業,使得反應釜生產的原液快速降溫進入結晶池內結晶。整個系統生產過程,高效、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氟化氫銨生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氟化氫銨生產系統的降溫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闡述,下面將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氟化氫銨生產系統,包括反應釜1,反應釜1是將生產氟化氫銨的各個原料融合反應的產所。所述反應釜1的出液口通過出液導管2連接有降溫塔3,出液導管3與降溫塔3的頂部入口相連通。反應釜1生產加工好的原液在降溫塔內進行降溫冷卻處理。所述降溫塔3內設有降溫擋板12,降溫擋板12與降溫塔壁的夾角A在30-45°之間,左右兩邊間隔分布。這種結構,原液在從上而下的流動過程中會充分釋放熱量,所述限定的角度是本申請人經過大量實驗所得的最佳角度范圍。降溫塔3的底部通過導管連接有第一結晶池7,第一結晶池7是主要的氟化氫銨結晶產所。降溫塔7的頂部通過導管連接有抽氣裝置4,抽氣裝置4通過導氣管5連接有噴淋塔6。在降溫塔3流動的原液所釋放的熱量大部分是以氣體的方式上升到降溫塔3的頂部,通過抽氣裝置4將這些帶有大量熱量的氣體送入噴淋塔進行噴淋降溫、回收處理。導氣管5與噴淋塔6底部連接,這樣有利于提高噴淋效果。噴淋塔6頂部通過導管連接有水泵裝置11,水泵裝置11通過導管連接有第二結晶池9。噴淋塔6噴淋采用的噴淋液是采用第二結晶9內的液體,這樣不僅節約水資源,而且使得噴淋之后的液體的氟化氫銨濃度不會被稀釋,有利于氟化氫銨的結晶。噴淋塔6底部通過導管與第一結晶池7連通,這樣做,可以回收熱氣中帶有的氟化氫銨,提高氟化氫銨的轉化率,提高產量,同時也再一次將第二結晶池內的液體進行結晶,多次循環結晶,節約能源,提高產量。所述第一結晶池7與第二結晶池9通過導管相連通,將第一結晶池7內結晶之后的液體轉移到第二結晶池9內再次結晶,有利于節約能源,提高產量,避免浪費,同時也降低了廢水的處理難度。
具體的,第一結晶池7的底部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結晶池9的底部高度,并且第一結晶池7內設有攪拌裝置8,第二結晶池9內設有攪拌裝置10。這樣,第一結晶池7內經過結晶之后的液體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動流入第二結晶池9內繼續結晶,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節約能源,也有利于提高氟化氫銨的產量,同時也降低廢液的環保處理難度。攪拌裝置8、攪拌裝置10有利于提高氟化氫銨的結晶效率。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能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作出的非實質性改變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