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煅燒粉狀石灰的回轉窯生產線,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水泥窯煅燒粉狀石灰石生產石灰粉的裝置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煅燒石灰采用的設備主要有普通豎窯、機械化豎窯、回轉窯三種類型。普通豎窯存在著石灰產品質量差、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等缺點等明顯的缺陷,已處于淘汰階段;機械化豎窯有采用國外技術的麥爾茲窯、弗卡斯窯和國內開發的節能立窯、機械化豎窯等;回轉窯由于其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產品質量高、機械化程度高、操作控制易于掌握、單窯生產能力高、環保易于達標等優點,近年來在國內石灰行業,特別是鋼鐵行業得到較多的使用。
這幾種石灰窯都存在原料使用范圍窄的缺點,石灰豎窯使用的石灰石粒度范圍為60-120mm,回轉窯使用的石灰石粒度范圍為20-40mm,大量的20mm的小粒狀石灰石被作為石渣低價銷售。對于礦產資源的應用了造成極大的浪費。特別是很多CaO含量在54%以上的優質石灰石礦,這部分優質碳酸鈣資源作為石渣被棄掉十分可惜。為充分利用這一部分石灰石資源,近年來我公司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試驗,并取得了階段性的試驗成果和工業應用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煅燒粉狀石灰的回轉窯生產線。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煅燒粉狀石灰的回轉窯生產線,包括生料倉,所述生料倉通過生料提升機與懸浮預熱器連接,所述懸浮預熱器的第五級旋風筒的出口連通回轉窯內的煅燒腔室,第四級旋風筒的物料出口連通分解爐,所述分解爐的出口連通回轉窯內的煅燒腔室;所述生產線還包括煤粉倉,煤粉倉通過管道一路連通回轉窯內的燃燒室,另一路連通分解爐的燃燒室;所述回轉窯內的煅燒腔室出口連接篦冷機,篦冷機通過白灰提升機連接到白灰庫。
優選的:所述生產線還包括液氧罐,所述液氧罐的輸送管路分成兩路,一路連通回轉窯內的燃燒室,另一路連通分解爐的燃燒室。
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線用于生產石灰,可以直接獲得細度170目的石灰粉成品。并且煅燒溫度只需要維持在1000℃。采用的回轉窯是原日產水泥2000噸的預熱分解回轉窯,日產石灰量可以達到2500噸。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中,1生料倉為,2為生料提升機,3為懸浮預熱器,4為分解爐,5為液氧罐,6為煤粉倉,7為回轉窯,8為篦冷機,9為白灰提升機,10為白灰庫。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煅燒粉狀石灰的回轉窯生產線,包括生料倉1,所述生料倉1通過生料提升機2與懸浮預熱器3連接,所述懸浮預熱器3的第五級旋風筒的出口連通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第四級旋風筒的物料出口連通分解爐4,所述分解爐4的出口連通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所述生產線還包括煤粉倉6,煤粉倉6通過管道一路連通回轉窯7內的燃燒室,另一路連通分解爐4的燃燒室;所述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出口連接篦冷機8,篦冷機8通過白灰提升機9連接到白灰庫10。
生料倉1中是粉磨后40-60目的石灰石粉,煤粉倉6中是粉磨后50-100目的煤粉。
煤粉倉6為分解爐4和回轉窯7提供燃料煤粉,進行加熱,對進入分解爐4和回轉窯7的粉狀石灰進行加熱煅燒;其中,懸浮預熱器3為五級懸浮預熱器,生料倉3的石灰粉原料經過懸浮預熱器3逐級預熱后,第四級旋風筒的物料進入分解爐4中進行初步煅燒,煅燒后的含塵熱氣送往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第五級旋風筒的物料直接被來自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的高熱氣流預熱,達到與分解爐4近似的效果,預熱后的物料分離氣體后,與來自分解爐4的物料混合進入煅燒腔室,共同進行窯內二次煅燒,煅燒后的粉狀石灰經過篦冷機8冷卻至100℃左右后,用白灰提升機9連接到白灰庫10進行儲存。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煅燒粉狀石灰的回轉窯生產線,包括生料倉1,所述生料倉1通過生料提升機2與懸浮預熱器3連接,所述懸浮預熱器3的第五級旋風筒的出口連通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第四級旋風筒的物料出口連通分解爐4,所述分解爐4的出口連通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所述生產線還包括煤粉倉6,煤粉倉6通過管道一路連通回轉窯7內的燃燒室,另一路連通分解爐4的燃燒室;所述回轉窯7內的煅燒腔室出口連接篦冷機8,篦冷機8通過白灰提升機9連接到白灰庫10。
所述生產線還包括液氧罐5,所述液氧罐5的輸送管路分成兩路,一路連通回轉窯7內的燃燒室,另一路連通分解爐4的燃燒室。
篦冷機8通過設置有兩段供風系統,一段為過濾空氣供風系統,一段為篦冷機低溫段的冷卻風循環供風系統,風量比例為過濾空氣:冷卻風=2:1;篦冷機高溫段的冷卻風進過濾后送入回轉窯7和分解爐4的燃燒室。中篦冷機低溫段的冷卻風循環供風可以不經過過濾,可以在一定程度是降低石灰粉的濾損。
由于煅燒的石灰成品粒度很細,能達到170目,因此,石灰在煅燒和輸送過程中,會有部分被空氣攜帶進入回轉窯7或分解爐4內的燃燒室中,混入石灰粉后,對煤粉的燃燒效率影響極大,按照窯內溫度維持1000℃進行煅燒,每小時需要消耗5噸煤粉。采用氧氣供應后,每小時的煤粉消耗降低到3噸,節約了40%的煤粉用量。
實施例3
同實施例2,特征在于在回轉窯7和分解爐4的燃燒室外設置有氣混室,來自篦冷機8的高溫段冷卻風經過過濾裝置過濾后送入氣混室,來自液氧罐5的氧氣也送入氣混室,完成混合后的氣體通過鼓風機通到回轉窯7和分解爐4的燃燒室。
本實用新型可用其他的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體形式來概述。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方案都只能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而不能限制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指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上述的說明并未指出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因此,在與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相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任何變化,都應認為是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