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及制氧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也逐漸增強。目前制氧機不僅僅應用于臨床;在日常生活中,制氧機也逐漸成為許多家庭保健或促進康復的工具。適當吸氧不僅可以改善微循環,緩解神經疲勞,改善大腦供氧狀況,調節腦神經系統功能,而且可以延緩衰老,增強新陳代謝,同時對許多疾病的預防和康復也有重要作用。
現有的制氧機,其儲氧罐輸出的氧氣通過轉子流量計等機械式調節計來調節控制,其存在調節過程比較麻煩、調節結果不準確等缺陷,有必要對制氧機氧氣輸出的流量控制結構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流量調節更為精準的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
本實用新型為達到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包括三個以上的電磁閥、用于控制所述電磁閥通斷的控制電路板、多個第一輸氣管和多個第二輸氣管,每個電磁閥的第一端均連接有所述第一輸氣管,每個電磁閥的第二端均連接有所述第二輸氣管,連接于各電磁閥上的第一輸氣管均與制氧機的儲氧罐出氣口相通,連接于各電磁閥上的第二輸氣管均與制氧機的濕化杯進氣口相通。
優選的,第一輸氣管和/或第二輸氣管為膠管。
優選的,還包括第三輸氣管,所述多個第一輸氣管的末端均與所述第三輸氣管連通,所述第三輸氣管與制氧機的儲氧罐出氣口連通。
優選的,還包括第四輸氣管,所述多個第二輸氣管的末端均與所述第四輸氣管連通,所述第四輸氣管與制氧機的濕化杯進氣口連通。
一種制氧機,包括上文所述的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有多個電磁閥,每個電磁閥兩端分別連第一輸氣管、第二輸氣管,第一輸氣管和制氧機的儲氧罐出氣口相通,第二輸氣管和制氧機的濕化杯進氣口相通,通過各個電磁閥通斷的控制,來實現進入到濕化杯中氧氣流量的控制,控制更為精準,且流量檔位多樣,流量控制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制氧機示意圖;
圖3是制氧機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100,該流量控制組件100包括三個以上的電磁閥3,和電磁閥3通訊連接且用于控制電磁閥3通、斷的控制電路板2,還包括多個第一輸氣管6和多個第二輸氣管5。參見圖1,圖1中,電磁閥3的數量具體為三個,實際應用中,其數量可以是更多個。在每個電磁閥3的兩端,均分別連接有一根第一輸氣管6和一根第二輸氣管5。多根第一輸氣管6的末端均和制氧機的儲氧罐1出氣口11相通,多根第二輸氣管5的末端均和制氧機的濕化杯4進氣口41相通。
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還包括有第三輸氣管7,多根第一輸氣管6的末端均和第三輸氣管7連通,第三輸氣管7末端則與制氧機的儲氧罐出氣口11連通,從而使得多根第一輸氣管6的末端和制氧機的儲氧罐出氣口11相通。
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還包括第四輸氣管8,多根第二輸氣管5的末端均和第四輸氣管8連通,第四輸氣管8末端則與制氧機的濕化杯4進氣口41連通,從而使得多根第二輸氣管5的末端和制氧機的濕化杯進氣口41相通。
優選的,第一輸氣管6、第二輸氣管5、第三輸氣管7和/或第四輸氣管8為膠管。
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以圖1為例,三個第一輸氣管6和第三輸氣管7可以一體構成,可以通過一個四通管來替代這些輸氣管。同樣的,三個第二輸氣管5和第四輸氣管8也可以一體構成,可以通過一個四通管來替代這些輸氣管。
優選的,多個電磁閥3可以是通徑尺寸不同的多個電磁閥,從而可以實現更多檔位的流量控制。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制氧機200,該制氧機和現有制氧機的不同在于,在該制氧機200內安裝上文所述的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100用于儲氧罐1氧氣輸出的流量控制。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100的第三輸氣管7的末端與儲氧罐出氣口11連接,第四輸氣管8的末端與濕化杯進氣口41連接。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制氧機流量控制組件來控制氧氣輸出流量,具有控制更為精準、方便的特點,且流量檔位多樣,滿足多種需求。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味著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