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有機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石榴專用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石榴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通常對生或簇生,無托葉。花頂生或近頂生,單生或幾朵簇生或組成聚傘花序,近鐘形,裂片5-9,花瓣5-9,多皺褶,覆瓦狀排列;胚珠多數。漿果球形,頂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種子多數,漿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種皮肉質半透明,多汁;內種皮革質。
石榴具有抗旱、耐瘠薄、繁殖容易、管理簡便、效益高等特點,但要使石榴連年高產、穩產、優質,就應使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協調,創造一個有利于石榴根系生長的土壤環境,及時充分地供給石榴生長結果所必須的養分和水分。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指導,特別是在施肥種類、施肥時期、施肥用量等環節上把握不準,石榴的施肥管理基本停留在憑經驗施肥階段,盲目施肥,隨意施肥現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現在有機肥施肥量嚴重不足,偏施氮磷肥,忽視鉀肥和微量元素肥,造成樹體營養比例失衡,生理性病害加重,環境污染風險增大。但在當前石榴人工種植的施肥過程中,往往不能提供石榴正常所需的營養元素,進而會造成石榴生長過程中出現免疫力低、抗性差,容易得病、產量低及品質差等缺陷。因此,提供一種可供石榴正常所需的專用肥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榴專用肥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石榴專用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為:廢棄綠蘿葉28-34份、廢棄桂圓殼15-30份、蕎麥皮8-14份、豆渣11-18份、水藻15-25份、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10-18份、安息香5-10份、合歡樹皮5-15份、紫竹根8-12份、三聚磷酸鈉1-2份、硫酸亞鐵1-2份、復合菌劑1-3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石榴專用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為:廢棄綠蘿葉30份、廢棄桂圓殼21份、蕎麥皮11份、豆渣15份、水藻22份、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14份、安息香8份、合歡樹皮10份、紫竹根10份、三聚磷酸鈉2份、硫酸亞鐵2份、復合菌劑2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復合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酸桿菌和醋酸桿菌。
一種石榴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將廢棄綠蘿葉、蕎麥皮、豆渣、水藻、安息香、三聚磷酸鈉及硫酸亞鐵混勻后脫水處理,隨后置于發酵室中,發酵溫度為50℃-70℃,發酵時間為5-8天,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
(2)在步驟(1)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中添加廢棄桂圓殼、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控制水分含量在45-55%,進行堆肥6-9天,得到堆肥后的肥料;
(3)向步驟(2)中得到堆肥后的肥料中加入合歡樹皮、紫竹根和復合菌劑,混合均勻進行二次發酵、碾碎、制粒,得到石榴專用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具體步驟(1)中所述發酵溫度為60℃,發酵時間為7天。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具體步驟(2)中所述控制水分含量在50%,進行堆肥8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制備的石榴專用肥中多種原料協同增效,能提供石榴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且對石榴病害有著積極預防的效果;配方設計科學、合理,原料易得,其中采用廢棄原料使得成本低,經過多次發酵制得的肥料孔隙發達、介孔較多、緩釋效果顯著,一次施用肥力持久,使用方便,能有效提高石榴的產量和品質。經中國公開專利檢索,沒有發現與本專利申請相同的方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石榴專用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為:廢棄綠蘿葉28份、廢棄桂圓殼15份、蕎麥皮8份、豆渣11份、水藻15份、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10份、安息香5份、合歡樹皮5份、紫竹根8份、三聚磷酸鈉1份、硫酸亞鐵1份、復合菌劑1份;所述復合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酸桿菌和醋酸桿菌。
一種石榴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將廢棄綠蘿葉、蕎麥皮、豆渣、水藻、安息香、三聚磷酸鈉及硫酸亞鐵混勻后脫水處理,隨后置于發酵室中,發酵溫度為50℃,發酵時間為5天,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
(2)在步驟(1)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中添加廢棄桂圓殼、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控制水分含量在45%,進行堆肥6天,得到堆肥后的肥料;
(3)向步驟(2)中得到堆肥后的肥料中加入合歡樹皮、紫竹根和復合菌劑,混合均勻進行二次發酵、碾碎、制粒,得到石榴專用肥。
實施例2
一種石榴專用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為:廢棄綠蘿葉30份、廢棄桂圓殼21份、蕎麥皮11份、豆渣15份、水藻22份、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14份、安息香8份、合歡樹皮10份、紫竹根10份、三聚磷酸鈉2份、硫酸亞鐵2份、復合菌劑2份;所述復合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酸桿菌和醋酸桿菌。
一種石榴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將廢棄綠蘿葉、蕎麥皮、豆渣、水藻、安息香、三聚磷酸鈉及硫酸亞鐵混勻后脫水處理,隨后置于發酵室中,發酵溫度為60℃,發酵時間為7天,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
(2)在步驟(1)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中添加廢棄桂圓殼、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控制水分含量在50%,進行堆肥8天,得到堆肥后的肥料;
(3)向步驟(2)中得到堆肥后的肥料中加入合歡樹皮、紫竹根和復合菌劑,混合均勻進行二次發酵、碾碎、制粒,得到石榴專用肥。
實施例3
一種石榴專用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為:廢棄綠蘿葉34份、廢棄桂圓殼30份、蕎麥皮14份、豆渣18份、水藻25份、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18份、安息香10份、合歡樹皮15份、紫竹根12份、三聚磷酸鈉2份、硫酸亞鐵2份、復合菌劑3份;所述復合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植物乳酸桿菌和醋酸桿菌。
一種石榴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將廢棄綠蘿葉、蕎麥皮、豆渣、水藻、安息香、三聚磷酸鈉及硫酸亞鐵混勻后脫水處理,隨后置于發酵室中,發酵溫度為70℃,發酵時間為8天,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
(2)在步驟(1)得到一次發酵后的肥料中添加廢棄桂圓殼、廢棄魚肉加工下腳料,控制水分含量在55%,進行堆肥9天,得到堆肥后的肥料;
(3)向步驟(2)中得到堆肥后的肥料中加入合歡樹皮、紫竹根和復合菌劑,混合均勻進行二次發酵、碾碎、制粒,得到石榴專用肥。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