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是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增強纖維是復合材料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復合材料有一定的物理強度和韌性,使材料能夠經受拉伸,剪切,沖擊等機械作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盡管具有高彈性模量,高耐熱性,低密度等優點,但是,碳纖維不僅價格貴,而且,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加工費也高。而無堿無捻玻璃纖維雖然具備分散性好,集束好,切斷性好,浸漬性好,價格較低等特點,但是,其性能遠不如碳纖維復合材料。因此,選擇幾種在性能和價格能夠互補的纖維作增強材料,不僅能發揮各自的優點,還可以降低成本。由于,低成本是碳纖維復合材料向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生產工藝是逐步推廣碳纖維復合材料在工業及其他領域大量應用的有效途徑。現行業內,在生產制品時,也有碳纖維預浸布和玻璃纖維預浸布層間混雜和層內混雜的方式,即先制作單一的預浸料,然后在混雜鋪層,但是,該方式由于受到徑向,緯向纖維織物的限制,在模具內不流動,只能制造類似平板的產品。迄今尚未見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及其生產工藝的報道和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聚集碳纖維和玻璃纖維之優點,彌補兩者之不足,成本低,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并提供適于工業化生產,簡單適用,制造成本低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生產工藝。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同時浸漬碳纖維和玻璃纖維而采用的雙組份浸漬體系, 它主要由樹脂糊I、樹脂糊II和增稠劑組成;所述的樹脂糊I主要由質量份的70. 0-90.0 份熱固性樹脂,30. 0-10.0份低收縮樹脂,0. 8-1. 5份固化劑,0. 5-1.0份阻聚劑MODE, 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 和1. 0-3. 0份硬脂酸鋅,1. 2-2. 8份偶聯劑KH-580, 2-3份濕潤分散劑BYK-9076,6. 0-12. 0 份聚乙烯粉組成。所述的樹脂糊II主要由質量份的50. 0-70. 0份熱固性樹脂,50. 0-3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 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0. 5-1. 5份濕潤分散劑BYK-9010和2-3份BYK-9076,1. 2-2. 8份偶聯劑KH-580,20. 0-80. 0份填料氫氧化鋁或碳酸鈣和4. 0-6. 0份聚乙烯粉組成。所述的增稠劑主要由質量份的64份苯乙烯, 35份活性氧化鎂和1份硬脂酸鋅組成。所述的熱固性樹脂為能夠增稠的乙烯基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
所述的固化劑為CH-335或TBPB。所述的偶聯劑為KH-580。所述的碳纖維的規格為;3K、6K、12K、MK、48K或60K ;所述的玻璃纖維的規格無堿無捻的玻璃纖維,其規格為MOOTEX或4800TEX。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配料
1)樹脂糊I的配制按質量份稱取70.0-90.0份乙烯基環氧樹脂,30. 0-10.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CH-335,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 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1. 2-2. 8份偶聯劑KH-580,2-3份濕潤分散劑BI-9076,6. 0-12. 0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一攪拌釜中, 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溫度控制在34_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 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6000-100(K)CpS配制成樹脂糊I ;
2)樹脂糊II的配制按質量份稱取50.0-70. 0份乙烯基環氧樹脂,50. 0-3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CH-335,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 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 0. 5-1. 5份濕潤分散劑BI-9010和2-3份濕潤分散劑BI-9076,1. 2-2. 8份偶聯劑KH-580, 20. 0-80. 0份填料氫氧化鋁或碳酸鈣和4. 0-6. 0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二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1000-1500r/min,溫度控制在34-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 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8000-15000cpS配制成樹脂糊II ;
3)增稠劑的配制按質量份比,苯乙烯、氧化鎂和硬脂酸鋅為64:35:1,依次投入到攪拌罐中,啟動高速分散機,將速度調至800-1200r/min,攪拌均勻后,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粘度控制在15000-25000cpS配制成增稠劑;
第二步混合
1)將樹脂糊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1,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一個刮漿刀槽內;
2)將樹脂糊I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0.9,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二刮漿刀槽內;
第三步浸漬
1)調整第一個刮漿刀間隙為0.5-0.7mm,將樹脂糊I與規格1/4" ,1/2“、1"或2"的短切碳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與短切的碳纖維的質量份比為30-80:70-20 ;
2)調整第二個刮漿刀間隙為1.0-1.3mm,將樹脂糊II與規格1/4"、1/2〃、1"或2"的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I與短切的玻璃纖維的質量份比為30-80 70-30 ;
3)浸漬的短切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浸漬的短切碳纖維上面,經壓實機運行速度為3-18 M/min,壓力為30-45 PSI進行復合,制成厚度2. 0-2. 4mm,單重為1800-2500 g/m2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后收卷或箱式包裝;
第四步熟化,將收卷或箱式包裝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放入熟化室增稠,熟化溫度為36-40°C,粘度控制在1500士500萬CPS進行熟化處理;
第五步將熟化處理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進行模壓,模壓溫度130-1400C,模壓壓力10-12 Mpa,保壓時間55-60sec/mm制成片狀模塑料成品。本發明的優點體現在
1.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集碳纖維和玻璃纖維之優點,彌補兩者之不足,成本低,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并提供適于工業化生產,簡單適用,制造成本低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生產工藝;
2.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生產工藝,利用獨特的樹脂糊配方,便于碳纖維的浸透,而不采用目前碳纖維材料通常使用的預浸料生產工藝,因此,設備費用低, 制造費用低;
3.通常的碳纖維預浸料工藝采用可揮發性的溶劑,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而本發明的工藝是對碳纖維材料采用成熟的片狀模塑料增稠體系,且不需要可揮發性的溶劑,不僅節省材料,而且,對環境沒有污染,屬于低碳生產工藝;
4.通常的碳纖維預浸料在鋪層時較費工,費時,形成制品的周期一般需3個多小時,而本工藝只需要幾分鐘;
5.模壓的預浸料通常在180°C下成型,而本工藝模壓溫度130-140°C,模壓壓力10-12 Mpa成型,節省能源;
6.通常的預浸料受徑向和緯向編織形式的限制,不能在模腔內流動,需在模具上100% 鋪料,而本工藝采用短切的纖維體系,在高溫高壓下可模腔內流動,故可模壓產品形狀較為復雜的制品;
7.通常的碳纖維預浸料多采用手工方式成型制品,而本工藝制造的含碳纖維片材采用模壓方式,可實現自動化生產;
8.本工藝亦適用于制造其它類型的纖維增強的片狀模塑料;
9.本工藝亦適用于制造純碳纖維增強的片狀模塑料。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及其生產工藝進行詳細描述。本發明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主要由樹脂糊I、樹脂糊II和增稠劑組成。所述的樹脂糊I主要由質量份的70. 0-90. 0份熱固性樹脂,30. 0-1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2-3份濕潤分散劑 BYK-9076,1. 20-2. 80 份偶聯劑 KH-580,6. 0-12. 0 份聚乙烯粉組成。所述的樹脂糊II主要由質量份的50. 0-70. 0份熱固性樹脂,50. 0-3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0. 5-1. 5份濕潤分散劑BI-9010和2-3份BI-9076,1. 2-2. 8份偶聯劑KH-580,20. 0-80. 0份填料氫氧化鋁或碳酸鈣和4. 0-6. 0份聚乙烯粉組成。所述的增稠劑主要由質量份的64份苯乙烯,35份活性氧化鎂和1份硬脂酸鋅組成。
6
所述的熱固性樹脂為乙烯基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所述的固化劑為CH-335或TBPB。所述的偶聯劑為KH-580。所述的碳纖維的規格為;3K、6K、12K、MK、48K或60K ;所述的玻璃纖維的規格無堿無捻的玻璃纖維,其規格為MOOTEX或4800TEX。本發明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配料
1)樹脂糊I的配制按質量份稱取70.0-90.0份乙烯基環氧樹脂,30. 0-10.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CH-335,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 份防相分離劑BYK-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YK-9065, 2-3份濕潤分散劑BYK-9076, 1. 2-2. 8份偶聯劑KH-580,1. 0-3. 0份硬脂酸鋅和6. 0-12. 0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一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溫度控制在34-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6000-10000CPS配制成樹脂糊I ;
2)樹脂糊II的配制按質量份稱取50.0-70. 0份乙烯基環氧樹脂,50. 0-3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CH-335,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 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0. 5-1. 5份濕潤分散劑BI-9010和 2-3份BI-9076,,1. 2-2. 8份偶聯劑KH-580,1. 0-3. 0份硬脂酸鋅,20. 0-80. 0份填料氫氧化鋁或碳酸鈣和4. 0-6. 0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二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1000-1500r/min, 溫度控制在;34-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8000-15000cps配制成樹脂糊II ;
3)增稠劑的配制按質量份比,苯乙烯、氧化鎂和硬脂酸鋅為64:35:1,依次投入到攪拌罐中,啟動高速分散機,將速度調至800-1200r/min,攪拌均勻后,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粘度控制在15000-25000cpS配制成增稠劑;
第二步混合
1)將樹脂糊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1,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一個刮漿刀槽內;
2)將樹脂糊I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0.9,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二刮漿刀槽內;
第三步浸漬
1)調整第一個刮漿刀間隙為0.5-0.7mm,將樹脂糊I與規格1/4" ,1/2“、1"或2"的短切碳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與短切的碳纖維的質量份比為30-80:70-20 ;
2)調整第二個刮漿刀間隙為1.0-1.3mm,將樹脂糊II與規格1/4"、1/2〃、1"或2"的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I與短切的玻璃纖維的質量份比為30-80 70-20 ;
3)先切碳纖維,然后,切割玻璃纖維,當載有碳纖維的承載膜運行到玻璃纖維切割器下方時,開動玻璃纖維切割機切割,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短切碳纖維上面,此時,載有樹脂糊的上,下承載膜將短切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夾在中間進入壓實機,壓實機運行速度為3-18 M/min,壓力為30-45 PSI。制成厚度2. 0-2. 4_,單重為1800-2500 g/m2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后收卷或箱式包裝;
第四步熟化,將收卷或箱式包裝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放入熟化室增稠,熟化溫度為36-40°C,粘度控制在1500士500萬CPS進行熟化處理;
第五步將熟化處理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進行模壓,模壓溫度 130-1400C,模壓壓力10-12 Mpa,保壓時間55-60sec/mm制成片狀模塑料成品。本發明所用原料易得,均為市售產品。其中固化劑為CH-335,其化學名1. 1一雙叔丁基過氧化一3. 3. 5—三甲基環己烷,分子式=C17H34O4,分子量302. 5,10小時半衰期溫度92°C,1小時半衰期溫度112°C,1 分鐘半衰期溫度;固化劑或為TBPB,其化學名過氧化苯甲酸叔丁脂。偶聯劑為KH-580,是一種有機官能團硅烷偶聯劑,對于提高玻纖增強和含無機填料的熱固性樹脂能提高它們的機械性能。化學名稱Y-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子式 HS(CH2)3Si(0CH3)3,物化性質本品為無色透明液體,可溶于多種有機溶劑中。分子量 238. 4,密度(P 20)g/cm :1· 045,折光率(nD) :1. 442士0.005。濕潤分散劑為9010是無溶劑潤濕分散劑.用于填料分散時降低粘度,化學組成帶酸性基團的共聚物,典型物化數據酸值1 mg KOH/g,不揮發份95 %, 密度 20 ° C: 1. 16 g/ml。濕潤分散劑BI-9076,化學組成高分子量烷基銨鹽共聚物,物化數據胺值 44 mg KOH/g,酸值38 mg,KOH/g,不揮發份96 %,折射率1.468,閃點>100"C。內脫模劑為BI-9065,可全面替代或部分替代硬脂酸鋅。防相分離劑為BI-972,用于防止樹脂與低收縮性組分之間發生的相分離。化學組成高分子量嵌段共聚體的溶液,物化數據胺值11 mg KOH/g,不揮發份30 %,密度 20°C 1.02 g/ml,折射率1.438,閃點38。阻聚劑為MODE,用于提高材料的流動性。由5%的對苯醌(PBQ)和5%的2,6_ 二叔丁基對甲酚(BHT)溶于90%的間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中配制而成,化學名對苯醌 (PBQ),分子式=C8H4O2分子量108. 1,含量彡99% ;化學名2,6- 二叔丁基對甲酚(BHT), 分子式C15H240,分子量220. 0。填料為氫氧化鋁微粉,超細重質碳酸鈣,根據需要任選其一。氫氧化鋁微粉 (ATH),細度1-2μπι,水份小于0. 1,添加量為樹脂量的20-80份;能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物理機械強度。ATH受熱脫水分解,吸熱量達1967. 2J/kg,能有效抑制聚合物的升溫和熱降解。ATH緊密堆積的雙層晶體結構能捕捉引發聚合物燃燒的羥基自由基,斷絕連鎖反應。超細重質碳酸鈣(CaCO3),細度1-2μπι,水份小于0. 1,分子量100. 09,相對密度2. 45-2. 50,粒徑1. 0-2. 0 μ m。氧化鎂是用于樹脂的增稠劑,分子式Mg0,分子量40. 30,碘吸附值;嘗165。纖維為碳纖維的規格為3K,12Κ, 24Κ, 48Κ或60Κ。玻璃纖維為無堿無捻玻璃纖維,其規格為Μ00ΤΕΧ或4800ΤΕΧ。具體實例1
利用本發明生產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片狀模塑料,可模塑帶加強筋,螺栓孔, 側孔,預埋金屬件等復雜的3D形狀的產品。現柴油發動機氣門室罩蓋多使用無堿無捻的玻璃纖維片狀模塑材料,為保證強度,其纖維含量大于32%,裝配面壁厚達12ΜΜ,其余部分大于4ΜΜ,重量約7Kg,制品材料要求在150°C油中經1080小時耐油試驗后,材料性能衰減不能超過10%,并且無變形,無開裂,無氣泡,無腐蝕。本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第一步配料
1)樹脂糊I的配制稱取85.OOKg乙烯基環氧樹脂,15. OOkg低收縮樹脂,1. 50kg固化劑CH-335,0. 80kg阻聚劑MODE,4. Okg苯乙烯,1. 50kg防相分離劑BYK-972,2. Okg內脫模劑 BYK-9065, 2. 20kg 偶聯劑 KH-580,1. 80Kg 分散劑 BYK-9076, 2. Okg 硬脂酸鋅和 10. Okg 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一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溫度控制在38°C,攪拌10 min 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6000-100(K)CpS.配制成樹脂糊 I備用;
2)樹脂糊II的配制稱取70.OOkg乙烯基環氧樹脂,30. OOkg份低收縮樹脂,1. 50kg固化劑CH-3;35,0. 80kg阻聚劑MODE,4. Okg交聯劑苯乙烯,1. 50kg防相分離劑Β (_972,2. Okg 內脫模劑 BYK-9065,1. OOkg 濕潤分散劑 ΒΥΚ-9010 和 1. 8. OKg 分散劑 BYK-9076,1. 60kg 偶聯劑KH-580,2. Okg份硬脂酸鋅,50. Okg碳酸鈣,5. Okg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二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1000-1500r/min,溫度控制在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 后,停止攪拌,樹脂糊粘度控制在8000-15(KK)CpS,備用;
3)增稠劑的配制按質量份比,苯乙烯、氧化鎂和硬脂酸鋅為64:35:1,依次投入到攪拌罐中,啟動高速分散機,將速度調至800-1200r/min,攪拌均勻后,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增稠劑粘度控制在15000-25000cpS,備用;
第二步混合
1)將樹脂糊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1,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一個刮漿刀槽內;
2)將樹脂糊I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0.9,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二刮漿刀槽內;
第三步浸漬
1)調整第一個刮漿刀間隙為0.7mm,將樹脂糊I與規格1"的短切碳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與短切的碳纖維的質量份比為60:40 ;
2)調整第二個刮漿刀間隙為1.2mm,將樹脂糊II與規格1"的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I與短切的玻璃纖維的質量份比為陽:45 ;
3)浸漬的短切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浸漬的短切碳纖維上面,在壓實機運行速度為12 M/min,壓力為45 PSI進行復合,制成厚度2. 3mm,單重為M00 g/m2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后收卷或箱式包裝;
第四步熟化,將收卷或箱式包裝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放入熟化室增稠,熟化溫度為38°C,粘度控制在1500士500萬CPS進行熟化處理;
第五步將熟化處理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進行模壓,調整上、下模溫度 130-140°C,模壓壓力12 Mpa,保壓時間5keC/mm制成片狀模塑料成品。采用本方案壓制的產品,其制品裝配面壁厚達7MM,其余部分2. 5MM左右,重量低于^(g,產品的理化性能遠遠高于純玻璃纖維材料。具體實例2:
用本發明制造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狀模塑料可用于汽車部件,小型風機葉片。第一步配料
1)樹脂糊I的配制稱取75.OOKg乙烯基環氧樹脂,25. OOkg低收縮樹脂,1. 30kg固化劑CH-335,0. 60kg阻聚劑MODE,3. Okg交聯劑苯乙烯,1. Okg防相分離劑BYK-972, 2. Okg內脫模劑BI-9065,1. 80kg偶聯劑KH-580,1. 5kg硬脂酸鋅和12. Okg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一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溫度控制在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6000-10(KK)CpS.配制成樹脂糊I備用;
2)樹脂糊II的配制稱取65.OOkg乙烯基環氧樹脂,35. OOkg份低收縮樹脂,1. 25kg固化劑CH-335,0. 60kg阻聚劑MODE,5. Okg交聯劑苯乙烯,1. OOkg防相分離劑BI-972,2. Okg 內脫模劑BYK-9065,1. 50kg濕潤分散劑BYK-9010,1. 8kg偶聯劑KH-580,1. 5kg份硬脂酸鋅,70. Okg填料碳酸鈣,4. Okg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二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1000-1500r/min ,溫度控制在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樹脂糊粘度控制在8000-15000cps,備用;
3)增稠劑的配制按質量份比,苯乙烯、氧化鎂和硬脂酸鋅為64:35:1,依次投入到攪拌罐中,啟動高速分散機,將速度調至800-1200r/min,攪拌均勻后,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增稠劑粘度控制在15000-25000cpS,備用;
第二步混合
1)將樹脂糊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1,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一個刮漿刀槽內;
2)將樹脂糊I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0.9,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二刮漿刀槽內;
第三步浸漬
1)調整第一個刮漿刀間隙為0.6mm,將樹脂糊I與規格1"的短切碳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與短切的碳纖維的質量份比為50:50 ;
2)調整第二個刮漿刀間隙為1.2mm,將樹脂糊II與規格1"的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I與短切的玻璃纖維的質量份比為65:35 ;
3)浸漬的短切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浸漬的短切碳纖維上面,壓實機運行速度為12M/ min,壓力為45 PSI進行復合,制成厚度2. 4mm,單重為MOO g/m2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后收卷或箱式包裝;
第四步熟化,將收卷或箱式包裝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放入熟化室增稠,熟化溫度為38°C,粘度控制在1500士500萬CPS進行熟化處理;
第五步將熟化處理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進行模壓,調整上,下模溫度 130-140°C,模壓壓力12 Mpa,保壓時間5keC/mm制成片狀模塑料成品。具體實例3:
用本發明制造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狀模塑料可用于軌道交通部件等產品。第一步配料
1)樹脂糊I的配制稱取90. OOKg乙烯基環氧樹脂,10. OOkg低收縮樹脂,1. 50kg固化劑CH-335,1. Okg阻聚劑MODE,3. Okg交聯劑苯乙烯,1. 2kg防相分離劑Β (_972,2. Okg內脫模劑ΒΙ-9065,2. 20kg偶聯劑KH-580,1. 6kg硬脂酸鋅和8. Okg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一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溫度控制在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6000-10(KK)CpS.配制成樹脂糊I備用;
2)樹脂糊II的配制稱取62.OOkg乙烯基環氧樹脂,38. OOkg份低收縮樹脂,1. 20kg固化劑CH-335,0. 90kg阻聚劑MODE,5. Okg交聯劑苯乙烯,1. 20kg防相分離劑Β (_972,2. Okg 內脫模劑ΒΥΚ-9065,1. 50kg濕潤分散劑BYK-9010,1. 8kg偶聯劑KH-580,1. 6kg份硬脂酸鋅,60. OOkg氫氧化鋁,4. OOkg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二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1000-1500r/min ,溫度控制在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樹脂糊粘度控制在8000-15000cps,備用;
3)增稠劑的配制按質量份比,苯乙烯、氧化鎂和硬脂酸鋅為64:35:1,依次投入到攪拌罐中,啟動高速分散機,將速度調至800-1200r/min,攪拌均勻后,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增稠劑粘度控制在15000-25000cpS,備用;
第二步混合
1)將樹脂糊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1,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一個刮漿刀槽內;
2)將樹脂糊I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0.9,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二刮漿刀槽內;
第三步浸漬
1)調整第一個刮漿刀間隙為0.6mm,將樹脂糊I與規格1"的短切碳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與短切的碳纖維的質量份比為52:48 ;
2)調整第二個刮漿刀間隙為1.2mm,將樹脂糊II與規格1 “的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I與短切的玻璃纖維的質量份比為60:40 ;
3)浸漬的短切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浸漬的短切碳纖維上面,壓實機運行速度為12M/ min,壓力為45 PSI進行復合,制成厚度2. 4mm,單重為MOO g/m2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后收卷或箱式包裝。 本發明不局限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過創造性勞動的復制和改進均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 。按本發明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的生產工藝進行了 6個月的試生產, 實現了本發明所述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同時浸漬碳纖維和玻璃纖維而采用的雙組份浸漬體系,它主要由樹脂糊I、樹脂糊II和增稠劑組成;所述的樹脂糊I主要由質量份的70. 0-90. 0份熱固性樹脂,30. 0-1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YK-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YK-9065,1. 2-2. 8份偶聯劑ΚΗ_580,2_3份濕潤分散劑ΒΙ-9076,1. 0-3. 0份硬脂酸鋅和6. 0-12. 0份聚乙烯粉組成;所述的樹脂糊II主要由質量份的50. 0-70. 0份熱固性樹脂,50. 0-3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0. 5-1. 0 份阻聚劑M0DE,2. 0-4. 0份交聯劑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1. 0-3. 0份內脫模劑 BYK-9065,0. 5-1. 5 份濕潤分散劑 ΒΥΚ_9010,2_3 份 ΒΥΚ-9076,1. 2-2. 8 份偶聯劑 ΚΗ-580, 1. 0-3. 0份硬脂酸鋅,20. 0-80. 0份氫氧化鋁或碳酸鈣和4. 0-6. 0份聚乙烯粉組成;所述的增稠劑主要由質量份的64份苯乙烯,35份活性氧化鎂和1份硬脂酸鋅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固性樹脂為選用能夠增稠的乙烯基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劑為CH-335或ΤΒΡ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聯劑為ΚΗ-58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纖維的規格為:3Κ、6Κ、12Κ、ΜΚ、48Κ或60Κ ;所述的玻璃纖維的規格無堿無捻的玻璃纖維,其規格為MOOTEX或4800ΤΕ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配料1)樹脂糊I的配制按質量份稱取70.0-90.0份乙烯基環氧樹脂,30. 0-10.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CH-335,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1. 2-2. 8份偶聯劑KH-580,2. 0-3. 0份濕潤分散劑BI-9076,6. 0-12. 0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一攪拌釜中, 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溫度控制在34-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 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6000-100(K)CpS配制成樹脂糊I ;2)樹脂糊II的配制按質量份稱取50.0-70. 0份乙烯基環氧樹脂,50. 0-30. 0份低收縮樹脂,1. 2-1. 5份固化劑CH-335,0. 5-1. 0份阻聚劑MODE,2. 0-4. 0份苯乙烯,0. 6-2. 0份防相分離劑BI-972,1. 0-3. 0份內脫模劑BI-9065和1. 0-3. 0份硬脂酸鋅,0. 5-1. 5份濕潤分散劑BI-9010和2-3份濕潤分散劑BI-9076,,1. 2-2. 8份偶聯劑KH-580,20. 0-80. 0份氫氧化鋁或碳酸鈣和4. 0-6. 0份聚乙烯粉加入到第二攪拌釜中,攪拌速度為1000-15001·/ min,溫度控制在34-38°C,攪拌10 min后,抽真空0,08,真空攪拌5 min后,停止攪拌,粘度控制在8000-15000cpS配制成樹脂糊II ;3)增稠劑的配制按質量份比,苯乙烯、氧化鎂和硬脂酸鋅為64:35:1,依次投入到攪拌罐中,啟動高速分散機,將速度調至800-1200r/min,攪拌均勻后,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粘度控制在15000-25000cpS配制成增稠劑;第二步混合1)將樹脂糊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1,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一個刮漿刀槽內;2)將樹脂糊II與增稠劑按質量份比100:0.9,經計量泵輸入到在線混合器混合,混合后的樹脂糊直接導入第二刮漿刀槽內;第三步浸漬1)調整第一個刮漿刀間隙為0.5-0.7mm,將樹脂糊I與規格1/4" ,1/2“、1"或2"的短切碳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與短切的碳纖維的質量份比為30-80:70-20 ;2)調整第二個刮漿刀間隙為1.0-1.3mm,將樹脂糊II與規格1/4"、1/2〃、1"或2"的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樹脂糊II與短切的玻璃纖維的質量份比為30-80 70-20 ;3)浸漬的短切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浸漬的短切碳纖維上面,經壓實機運行速度為3-18 M/min,壓力為30-45 PSI進行復合,制成厚度2. 0-2. 4mm,單重為1800-2500 g/m2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后收卷或箱式包裝;第四步熟化,將收卷或箱式包裝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放入熟化室增稠,熟化溫度為36-40°C,粘度控制在1500士500萬CPS進行熟化處理;第五步將熟化處理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進行模壓,模壓溫度 130-1400C,模壓壓力10-12 Mpa,保壓時間55-60sec/mm制成片狀模塑料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增強的片狀模塑料,其特點是它主要由樹脂糊Ⅰ、樹脂糊Ⅱ和增稠劑組成,其生產工藝包括樹脂糊Ⅰ、樹脂糊Ⅱ和增稠劑的配制;樹脂糊Ⅰ與增稠劑的混合,樹脂糊Ⅱ與增稠劑的混合;浸漬是分別將樹脂糊Ⅰ與短切碳纖維,樹脂糊Ⅱ與短切玻璃纖維在SMC機組上浸漬,浸漬的短切玻璃纖維均勻地置于浸漬的短切碳纖維上面,經壓實機壓力復合,制成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壓實機收卷或箱式包裝;將收卷或箱式包裝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進行熟化處理;將熟化處理的碳纖維與玻璃纖維混雜的片材,經模壓制成片狀模塑料成品。其片狀模塑料成本低,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其生產適于工業化生產,簡單適用,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C08L63/00GK102504492SQ20111036177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金柏青 申請人:金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