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由以下等式1表示的CI(共聚單體結合)指數是0.5至5;
密度是0.900至0.916g/cm3;在190℃和2.16kg負載條件下根據ASTM D1238測量的熔融指數(MI)是2.0至5.0g/10分鐘;并且
1-己烯與1-丁烯的重量比是1至5:
[等式1]
在等式1中,
SCB(短鏈支鏈)含量(單位:ea/1,000C)指每1000個碳的C2-C7支鏈的含量,并且
在低分子量側的SCB含量和在高分子量側的SCB含量指,通過在x軸上標繪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M的對數值(log M)以及在y軸上標繪分子量分布與所述對數值比值(dwt/dlog M)而獲得分子量分布圖,并且測量該圖的除右邊20%的面積和左邊20%的面積之外的占整個面積的60%的中間范圍的左邊界(在低分子量側的SCB含量)和右邊界(在高分子量側的SCB含量)處的SCB含量的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是50,000至大約150,000g/mo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數均分子量)是1.5至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1-己烯和1-丁烯相對于所述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總重的含量是5wt%至15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在負載型金屬茂催化劑的存在下通過共聚乙烯、1-己烯和1-丁烯來制備,
所述負載型金屬茂催化劑由負載型催化劑顆粒的橫截面中的包括從各表面到朝向中心的粒徑的1/3位置的區域的外層和包括從粒徑的1/3位置到中心的剩余區域的內層組成,并且包括在內部和表面上負載有烷基鋁氧烷的二氧化硅載體;以及負載在所述二氧化硅載體上的一種或多種金屬茂化合物,
其中,與所述外層的Al/Si元素的含量比(wt%)相比,所述內層的Al/Si元素的含量比(wt%)是65%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與所述外層的Al/Si元素的含量比(wt%)相比,所述內層的Al/Si元素的含量比(wt%)是90%至150%。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金屬茂化合物是選自包含非橋Cp和Cp型的組合的金屬茂化合物、包含Si橋Cp和Cp型的組合的金屬茂化合物、包含C橋Cp和Cp型的組合的金屬茂化合物、包含Si橋Cp和胺型的組合的金屬茂化合物、包含亞乙基橋Cp和Cp型的組合的金屬茂化合物、包含亞苯基橋Cp和胺型的組合的金屬茂化合物、和包含C-C橋、Si-C橋或Si-Si橋的金屬茂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二氧化硅載體是選自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鋁和二氧化硅-氧化鎂中的一種或多種載體。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烷基鋁氧烷是選自甲基鋁氧烷、乙基鋁氧烷、丁基鋁氧烷和異丁基鋁氧烷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合物。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負載在二氧化硅載體上的金屬茂化合物的量是0.01至1mmol/g。
11.一種膜,其包含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1-己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膜,根據ASTM D 1709[方法A]測量的所述膜的落鏢沖擊強度是600至1,500g。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膜,根據ASTM D 3330測量的所述膜的粘合力是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