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其特征在于:是以谷氨酸棒桿菌ATCC 13032為出發菌株,通過常壓室溫等離子體誘變,在含2g/L 5-甲基色氨酸基本培養基上篩選獲得的谷氨酸棒桿菌TP607,菌株鄰氨基苯甲酸合酶小亞基編碼基因trpG發生2個點突變,突變基因的序列為序列表<400>1所示序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其特征在于:保藏號為CGMCC No.12302。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在制備色氨酸方面的應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制備色氨酸的具體步驟如下:首先將菌體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接種到試管斜面活化培養基中,然后轉接搖瓶進行種子培養,培養至對數中期時轉接到5L發酵罐中,發酵34h時菌體OD600為10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制備色氨酸的具體步驟如下:
(1)菌種活化
斜面培養:取-80℃保藏菌種劃線接種于活化斜面,32℃培養12h,并傳代一次;
(2)種子培養
種子培養:使用5L發酵罐培養種子,用無菌水沖洗二代斜面制備菌懸液,按10%接種到種子培養基中,終體積為2L。發酵溫度32℃、pH 7.0±0.2,相對溶氧控制在40±5%,培養12h,菌體OD600達到15±2時,接種到發酵培養基中;
(3)發酵罐培養
發酵培養:采用分批流加補料工藝,發酵罐放液種子培養基1.4L,添加2.4L的發酵培養基,接種量為20±2%;培養溫度為32±2℃,pH 7.0±0.2,相對溶氧控制在25±5%,發酵周期為36h。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使用的活化培養基(g/L):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粉5,NaCl 2.5,玉米漿15mL/L,瓊脂25,pH 7.0-7.2,滅菌條件:121℃、20min。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使用的種子培養基(g/L):葡萄糖35,酵母粉5,玉米漿60mL/L,豆粕水解液20mL/L,KH2PO4 1.5,MgSO40.5,FeSO4·7H2O 0.01,MnSO4·H2O0.01,VB1 0.001,pH7.0-7.2,滅菌條件:121℃、20min。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使用的發酵培養基(g/L):葡萄糖100,玉米漿25mL/L,豆粕水解液25mL/L,(NH4)2SO43,KH2PO42.2,MgSO40.7,FeSO4·7H2O 0.01,MnSO4·H2O0.01,VB10.001,pH 7.0-7.2,滅菌條件:121℃,20min。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體谷氨酸棒桿菌突變株的保存條件為-80℃、保存于16%甘油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