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組分:1,2-環氧十六烷改性PP、4,4’-二氨基二苯砜改性PP、改性鈣芒硝、聚丙烯酰胺、聚磷酸銨、硬脂酸鈣和亞磷酸三苯酯,所述的1,2-環氧十六烷改性PP、4,4’-二氨基二苯砜改性PP、改性鈣芒硝、聚丙烯酰胺、聚磷酸銨、硬脂酸鈣和亞磷酸三苯酯的份數比為100:105~115:23~37:8~17:7~16:3~7:2~3,其中,所述的1,2-環氧十六烷改性PP由PP、1,2-環氧十六烷、聚丙烯酰胺、乙醇、氫氧化鈉、水和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反應制得,所述的PP、1,2-環氧十六烷、聚丙烯酰胺、乙醇、氫氧化鈉、水和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份數比為100:75~87:8~12:5~14:1~3:5~11:3~6,所述的4,4’-二氨基二苯砜改性PP由4,4’-二氨基二苯砜、PP、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和雙氧水反應制得,所述的4,4’-二氨基二苯砜、PP、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和雙氧水的份數比為100:105~120:3~7:6~12:5~9,所述的改性鈣芒硝由十八醇、鈣芒硝、十二烷基磺酸鈉和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反應制得,所述的十八醇、鈣芒硝、十二烷基磺酸鈉和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份數比為100:115~135:3~8:2~6,所述的鈣芒硝由硫酸鈉、稀硫酸、氯化鈣、聚丙烯酰胺、水和硬脂酸反應制得,所述的硫酸鈉、稀硫酸、氯化鈣、聚丙烯酰胺、水和硬脂酸的份數比為100:16~23:49~55:2~6:130~185:17~25。
2.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PP管材是由以下制備方法制得的:(1)、將硫酸鈉、稀硫酸、氯化鈣、聚丙烯酰胺、水和硬脂酸按照份數比為100:16~23:49~55:2~6:130~185:17~25加入到反應器中,攪拌速度為87~98r/min,維持體系溫度27~35 ℃條件下反應0.3~2h,產物在150℃干燥1h,經400℃焙燒2h,得到鈣芒硝;(2)、將十八醇、鈣芒硝、十二烷基磺酸鈉和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份數比100:115~135:3~8:2~6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速度為60~86r/min,維持體系溫度61~69 ℃條件下反應0.5~2h,得到改性鈣芒硝;(3)、將4,4’-二氨基二苯砜、PP、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和雙氧水按照份數比100:105~120:3~7:6~12:5~9加入到反應釜中,在溫度158~175 ℃,攪拌速度為41~54r/min條件下反應1~2 h,即得到4,4’-二氨基二苯砜改性PP;(4)、將PP、1,2-環氧十六烷、聚丙烯酰胺、乙醇、氫氧化鈉、水和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份數比100:75~87:8~12:5~14:1~3:5~11:3~6加入到反應釜中,在溫度65~85 ℃,攪拌速度為61~73r/min條件下反應0.5~2 h,即得到1,2-環氧十六烷改性PP;(5)、將1,2-環氧十六烷改性PP、4,4’-二氨基二苯砜改性PP、改性鈣芒硝、聚丙烯酰胺、聚磷酸銨、硬脂酸鈣和亞磷酸三苯酯按照份數比100:105~115:23~37:8~17:7~16:3~7:2~3加入到開煉機中,用開煉機在溫度170~200℃混合反應0.5~1h,用擠出機在溫度170~200℃將新型PP擠出成型,即得到新型PP管材。
3.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鈣芒硝的制備過程中,所使用的硫酸鈉為工業副產物或固廢物。
4.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鈣芒硝的制備過程中,稀硫酸的濃度為40%.wt.%。
5.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4’-二氨基二苯砜改性PP的制備過程中,雙氧水和PP最先添加至反應釜中反應10min后,再添加其他物料至反應釜中。
6.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環氧十六烷改性PP的制備過程中,氫氧化鈉在反應結束15min前添加至反應釜中。
7.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P的分子量為4000~30000。
8.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PP管材的制備過程中,改性鈣芒硝在聚丙烯酰胺之后添加。
9.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PP管材可以采用擠出、注塑、模壓、吹塑等工藝加工成各種塑料制品。
10.一種新型PP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PP管材可以應用在市政給排水、地下管道、電纜管線、電線管線、污水管道等在力學強度、相容性、低體積收縮率等快速成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