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塑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
背景技術:
塑料容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桶、瓶、罐、杯等,因為其用途廣泛,被棄物也越來越多,給環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污染,同時有的塑料容器耐腐蝕性差,而化學產品易對塑料本身造成一定的侵蝕,不僅嚴重影響了化學產品的純度,還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險,現有技術中雖然有耐腐蝕的合金材料,但是生產成本較高,如何提高塑料的防腐性能,降低生產成本,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熱穩定性與耐腐蝕性能優異,剛性與韌性達到平衡,在強彎折作用下也不會發生脆裂。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0-60份,聚四氟乙烯50-70份,氧化鉍3-7份,海泡石4-8份,芳族聚酰胺纖維2-4份,改性石棉纖維4-8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6份,納米滑石粉2-4份,氧化硼2-4份,無煙煤1-3份,水合硅酸鈣4-8份,二氧化鈦4-6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2-4份,聚異二烯2-5份,尿素2-4份。
優選地,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改性石棉纖維、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為45-55:55-65:5-7:3-5。
優選地,氧化鉍、海泡石、芳族聚酰胺纖維、改性石棉纖維、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比為4-6:5-7:2.5-3.5:5-7:3-5。
優選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5-55份,聚四氟乙烯55-65份,氧化鉍4-6份,海泡石5-7份,芳族聚酰胺纖維2.5-3.5份,改性石棉纖維5-7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5份,納米滑石粉2.5-3.5份,氧化硼2.5-3.5份,無煙煤1.5-2.5份,水合硅酸鈣5-7份,二氧化鈦4.5-5.5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2.5-3.5份,聚異二烯3-4份,尿素2.5-3.5份。
優選地,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纖維型黏土、多巴胺混合攪拌,加水繼續攪拌,升溫攪拌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將石棉纖維束、縮合硅酸鈉、水混合攪拌,加入石墨粉、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加入油酸鈉,升溫攪拌,加入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優選地,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纖維型黏土、多巴胺混合攪拌25-55min,攪拌速度為550-600r/min,加水至含水量為22-28wt%繼續攪拌25-35min,攪拌溫度為60-65℃,攪拌速度為280-340r/min,升溫至110-120℃攪拌10-20min,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將石棉纖維束、縮合硅酸鈉、水混合攪拌1.5-3.5h,加入石墨粉、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80-120min,加入油酸鈉,升溫至60-68℃攪拌45-85min,加入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優選地,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40-70份纖維型黏土、2-4份多巴胺混合攪拌25-55min,攪拌速度為550-600r/min,加水至含水量為22-28wt%繼續攪拌25-35min,攪拌溫度為60-65℃,攪拌速度為280-340r/min,升溫至110-120℃攪拌10-20min,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按重量份將15-25份石棉纖維束、2-4份縮合硅酸鈉、100-140份水混合攪拌1.5-3.5h,加入8-12份石墨粉、1.5-2.5份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80-120min,加入2-5份油酸鈉,升溫至60-68℃攪拌45-85min,加入4-12份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本發明采用常規制備工藝制得。
本發明以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作為基材,通過加入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并與改性石棉纖維作用,可有效提高本發明的韌性,而且熱穩定性與耐腐蝕性能優異;本發明的改性石棉纖維中,通過石棉纖維束與縮合硅酸鈉作用,其內部結構可有效松散,進一步與加入的石墨粉作用,在琥珀酸酯磺酸鈉作用,不僅相互間滲透性好,而且石墨粉與石棉纖維內部分子鏈纏繞,配合預處理纖維型黏土作用,其中采用多巴胺對纖維型黏土進行改性,賦予纖維型黏土表面極高活性,作用后使改性石棉纖維熱穩定劑好,耐腐蝕性能優異,而且韌性好,可減少其他填料的添加量,降低成本;改性石棉纖維在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作用下,與氧化鉍、芳族聚酰胺纖維、海泡石作用,可有效增強基材強度,有效維持剛性與韌性的平衡,使本發明在強彎折作用下也不會發生脆裂;同時納米滑石粉為層狀結構,耐熱、潤滑、抗酸堿性能優異,在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配合下與無煙煤、氧化硼作用,結合力強,進一步增強本發明的防水與力學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0份,聚四氟乙烯70份,氧化鉍3份,海泡石8份,芳族聚酰胺纖維2份,改性石棉纖維8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納米滑石粉4份,氧化硼2份,無煙煤3份,水合硅酸鈣4份,二氧化鈦6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2份,聚異二烯5份,尿素2份。
實施例2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60份,聚四氟乙烯50份,氧化鉍7份,海泡石4份,芳族聚酰胺纖維4份,改性石棉纖維4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納米滑石粉2份,氧化硼4份,無煙煤1份,水合硅酸鈣8份,二氧化鈦4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4份,聚異二烯2份,尿素4份。
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纖維型黏土、多巴胺混合攪拌,加水繼續攪拌,升溫攪拌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將石棉纖維束、縮合硅酸鈉、水混合攪拌,加入石墨粉、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加入油酸鈉,升溫攪拌,加入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實施例3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5份,聚四氟乙烯65份,氧化鉍4份,海泡石7份,芳族聚酰胺纖維2.5份,改性石棉纖維7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納米滑石粉3.5份,氧化硼2.5份,無煙煤2.5份,水合硅酸鈣5份,二氧化鈦5.5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2.5份,聚異二烯4份,尿素2.5份。
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纖維型黏土、多巴胺混合攪拌40min,攪拌速度為580r/min,加水至含水量為25wt%繼續攪拌30min,攪拌溫度為62℃,攪拌速度為300r/min,升溫至115℃攪拌15min,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將石棉纖維束、縮合硅酸鈉、水混合攪拌2.5h,加入石墨粉、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100min,加入油酸鈉,升溫至64℃攪拌65min,加入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實施例4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55份,聚四氟乙烯55份,氧化鉍6份,海泡石5份,芳族聚酰胺纖維3.5份,改性石棉纖維5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納米滑石粉2.5份,氧化硼3.5份,無煙煤1.5份,水合硅酸鈣7份,二氧化鈦4.5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3.5份,聚異二烯3份,尿素3.5份。
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40份纖維型黏土、4份多巴胺混合攪拌25min,攪拌速度為600r/min,加水至含水量為22wt%繼續攪拌35min,攪拌溫度為60℃,攪拌速度為340r/min,升溫至110℃攪拌20min,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按重量份將15份石棉纖維束、4份縮合硅酸鈉、100份水混合攪拌3.5h,加入8份石墨粉、2.5份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80min,加入5份油酸鈉,升溫至60℃攪拌85min,加入4份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實施例5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低成本氟塑料容器,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50份,聚四氟乙烯60份,氧化鉍5份,海泡石6份,芳族聚酰胺纖維3份,改性石棉纖維6份,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納米滑石粉3份,氧化硼3份,無煙煤2份,水合硅酸鈣6份,二氧化鈦5份,雙辛基二甲基氯化銨3份,聚異二烯3.5份,尿素3份。
改性石棉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70份纖維型黏土、2份多巴胺混合攪拌55min,攪拌速度為550r/min,加水至含水量為28wt%繼續攪拌25min,攪拌溫度為65℃,攪拌速度為280r/min,升溫至120℃攪拌10min,得到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按重量份將25份石棉纖維束、2份縮合硅酸鈉、140份水混合攪拌1.5h,加入12份石墨粉、1.5份琥珀酸酯磺酸鈉混合攪拌120min,加入2份油酸鈉,升溫至68℃攪拌45min,加入12份預處理纖維型黏土混合均勻,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石棉纖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