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試劑采樣及存儲裝置,確切地說是一種精準醫療作業用慢病毒試劑盒。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醫療活動及生物醫藥性科研實驗工作中,往往會需要對多種具有生物性及化學性的毒性的樣本進行采樣作業,同時還需要對采樣得到的毒性樣本試劑記性存放和轉移,當前為了提高這類毒性試劑存放及轉運的安全性,往往是首先將試劑直接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然后再將容器直接放置到具備恒定低溫環境等能力的密閉存儲盒中,然后進行存放或轉運,雖然這種作法可一定程度上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并避免毒性試劑泄漏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及危害,但在試劑的操作中發現,當前所使用的這類具備恒定低溫環境的存儲盒往往功能相對單一,不能根據試劑的特性,在保護試劑安全性的同時,滿足不同試劑對特定存儲環境的需要,因此使用靈活性和可靠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同時當前的存儲盒雖然一定程度上可對試劑樣本進行有效的存儲及安全防護,但對試劑在存放及轉運過程中因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毒性試劑泄漏時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僅能通過外部設備對毒性試劑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也造成了當前存儲盒在使用中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尤其對從存儲盒中取出試劑時,若不能對存儲盒內環境進行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則對操作人員健康威脅尤為嚴重,因此針對這一現象,迫切需要開發一種發明的毒性試劑存儲設備,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精準醫療作業用慢病毒試劑盒,該發明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抗震動能力及機械沖擊能力強,一方面對液態、固態及氣態試劑均具備良好的承載能力、安全防護能力,并可根據使用需要為各類試劑提供可靠穩定的存放及轉運環境,另一方面可對試劑在存儲中出現的泄漏等污染性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且無害化處理作業,從而提高試劑存取及轉運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精準醫療作業用慢病毒試劑盒,包括承載盒體、密封盒蓋、承載內膽、定位臺、試劑存儲機構、惰性氣體儲氣瓶、調溫裝置、輻照滅活裝置、到位傳感器及控制系統,承載盒體與密封盒蓋均為橫截面呈“凵”字型的槽狀結構,密封盒蓋通過棘輪機構與承載盒體上端面鉸接并構成密閉的腔體機構,到位傳感器至少兩個,環繞承載盒體軸線均布在密封盒蓋與承載盒體接觸面位置,并與密封盒蓋相抵,承載內膽為橫截面呈“凵”字型的槽狀結構,嵌于承載盒體內,并與承載盒體間通過滑軌滑動連接,承載內膽與承載盒體同軸分布,且承載盒體與承載內膽間設寬度為1—5毫米的隔離間隙,承載內膽上端面與密封盒蓋上端面內表面間間距不低于50毫米,定位臺嵌于承載內膽中,并與承載內膽同軸分布,定位臺包括彈性基材及硬質護套管,彈性基材上均布若干定位孔,定位孔軸線與承載盒體下端面垂直分布,硬質護套管嵌于定位孔內,并與定位孔同軸分布,試劑存儲機構均通過硬質護套管嵌于定位孔內,且定位孔深度為試劑存儲機構有效搞的2/3—4/5,調溫裝置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及電加熱絲,半導體制冷裝置及電加熱絲均至少兩個,并環繞承載內膽軸線安裝在承載內膽內表面上,且半導體制冷裝置及電加熱絲間相互間隔分布,輻照滅活裝置和惰性氣體儲氣瓶均安裝在密封盒蓋上端面的內表面上,其中輻照滅活裝置若干,并均在與定位臺對應的密封盒蓋上端面的內表面上,惰性氣體儲氣瓶至少兩個,以密封盒蓋軸線對稱分布在密封盒蓋兩側位置,并與密封盒蓋側壁內表面相抵,惰性氣體儲氣瓶上設至少一個噴淋口,且所述的噴淋口通過電磁閥與惰性氣體儲氣瓶相互連通,控制系統嵌于承載盒體側表面內,包括驅動電源、驅動電路、溫度傳感器及操控界面,其中驅動電路分別與驅動電源、溫度傳感器、操控界面、調溫裝置、輻照滅活裝置、到位傳感器及電磁閥電氣連接,溫度傳感器若干并嵌于承載盒體內表,操控界面嵌于承載盒體外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的承載盒體、密封盒蓋接觸面處另彈性密封條和至少兩個定位鎖,且所述的定位鎖環繞承載盒體軸線均布。
進一步的,所述的試劑存儲機構為保溫鋼瓶及采樣試管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共用。
進一步的,所述的輻照滅活裝置為紫外線滅活裝置、靜電滅活裝置及微波滅活裝置中的任意中或幾種共用。
進一步的,所述的承載內膽上端面設內襯密封蓋,且所述的內襯密封蓋嵌于承載內膽內并與承載內膽上端面平齊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的操控界面包括操控鍵盤、顯示器、報警揚聲器及身份識別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身份識別裝置為指紋識別裝置、磁卡識別裝置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共用。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抗震動能力及機械沖擊能力強,一方面對液態、固態及氣態試劑均具備良好的承載能力、安全防護能力,并可根據使用需要為各類試劑提供可靠穩定的存放及轉運環境,另一方面可對試劑在存儲中出現的泄漏等污染性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且無害化處理作業,從而提高試劑存取及轉運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所述的一種精準醫療作業用慢病毒試劑盒,包括承載盒體1、密封盒蓋2、承載內膽3、定位臺4、試劑存儲機構5、惰性氣體儲氣瓶6、調溫裝置、輻照滅活裝置7、到位傳感器8及控制系統9,承載盒體1與密封盒蓋2均為橫截面呈“凵”字型的槽狀結構,密封盒蓋2通過棘輪機構與承載盒體1上端面鉸接并構成密閉的腔體機構,到位傳感器8至少兩個,環繞承載盒體1軸線均布在密封盒蓋2與承載盒體1接觸面位置,并與密封盒蓋2相抵。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承載內膽3為橫截面呈“凵”字型的槽狀結構,嵌于承載盒體1內,并與承載盒體1間通過滑軌10滑動連接,承載內膽3與承載盒體1同軸分布,且承載盒體1與承載內膽3間設寬度為1—5毫米的隔離間隙,承載內膽3上端面與密封盒蓋2上端面內表面間間距不低于50毫米,定位臺4嵌于承載內膽3中,并與承載內膽3同軸分布。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定位臺4包括彈性基材41及硬質護套管42,彈性基材41上均布若干定位孔43,定位孔43軸線與承載盒體1下端面垂直分布,硬質護套管42嵌于定位孔43內,并與定位孔43同軸分布,試劑存儲機構5均通過硬質護套管42嵌于定位43孔內,且定位孔43深度為試劑存儲機構5有效搞的2/3—4/5。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調溫裝置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11及電加熱絲12,半導體制冷裝置11及電加熱絲12均至少兩個,并環繞承載內膽3軸線安裝在承載內膽3內表面上,且半導體制冷裝置11及電加熱絲12間相互間隔分布,輻照滅活裝置7和惰性氣體儲氣瓶6均安裝在密封盒蓋2上端面的內表面上,其中輻照滅活裝置7若干,并均在與定位臺4對應的密封盒蓋2上端面的內表面上,惰性氣體儲氣瓶至少兩個,以密封盒蓋軸線對稱分布在密封盒蓋兩側位置,并與密封盒蓋側壁6內表面相抵,惰性氣體儲氣瓶6上設至少一個噴淋口13,且噴淋口13通過電磁閥14與惰性氣體儲氣瓶6相互連通。
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統9嵌于承載盒體1側表面內,包括驅動電源91、驅動電路92、溫度傳感器93及操控界面94,其中驅動電路92分別與驅動電源91、溫度傳感器93、操控界面94、調溫裝置、輻照滅活裝置7、到位傳感器8及電磁閥14電氣連接,溫度傳感器93若干并嵌于承載盒體1內表,操控界面嵌94于承載盒體1外表面。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承載盒體1、密封盒蓋2接觸面處另彈性密封條15和至少兩個定位鎖16,且所述的定位鎖16環繞承載盒體1軸線均布。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試劑存儲機構5為保溫鋼瓶及采樣試管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共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輻照滅活裝置7為紫外線滅活裝置、靜電滅活裝置及微波滅活裝置中的任意中或幾種共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承載內膽3上端面設內襯密封蓋17,且所述的內襯密封蓋17嵌于承載內膽3內并與承載內膽3上端面平齊分布。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操控界面94包括操控鍵盤、顯示器、報警揚聲器及身份識別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身份識別裝置為指紋識別裝置、磁卡識別裝置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共用。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首先將毒性試劑存儲到試劑存儲機構內,然后將試劑存儲機構通過定位孔安裝到承載內膽內的定位臺中,一方面有定位臺為試劑存儲機構起到承載支撐和彈性吸能,降低震動及機械沖擊對試劑存儲機構造成損傷的風險,另一方面通過承載內膽、承載盒體、密封盒蓋共同為試劑存儲提供高強度的抗沖擊防護能力和與外部環境完全隔離的獨立存儲環境,避免試劑泄漏后對外部環境造成危害,同時另通過調溫裝置根據試劑存儲需要,靈活調整試劑儲存環境溫度,并確保存儲溫度的穩定,從而達到提高對毒性試劑存儲及轉運可靠性的目的。
在對試劑進行取出作業時,首先通過控制系統打開承載盒體、密封盒蓋間的鎖定機構,同時通過控制系統同時驅動惰性氣體儲氣瓶和輻照滅活裝置工作,一方面對承載盒體、密封盒蓋內的空間進行生物滅活作業,另一方面對毒性物質進行稀釋及壓制作業,然后方可打開密封盒蓋,且在打開盒蓋至盒蓋關閉過程中,惰性氣體儲氣瓶和輻照滅活裝置始終處于工作狀態,確保對毒性試劑的滅活凈化連續進行,并對周邊空氣環境中的有可能存在的泄漏或揮發的毒性進行凈化及無害化處理。
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抗震動能力及機械沖擊能力強,一方面對液態、固態及氣態試劑均具備良好的承載能力、安全防護能力,并可根據使用需要為各類試劑提供可靠穩定的存放及轉運環境,另一方面可對試劑在存儲中出現的泄漏等污染性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且無害化處理作業,從而提高試劑存取及轉運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