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試劑檢測組件。
背景技術:
1、利用試紙條檢測核酸擴增產物是一種簡單方便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核酸擴增后,擴增產物濃度非常高,開蓋容易導致造成交叉污染,對下次結果造成影響。
2、相關技術中,利用刺破存儲擴增產物的試劑管的方式,使得擴增產物液體流到試紙條上。對于小體積的樣本,容易造成泄漏,且樣本的流動不易控制,導致檢測結果存在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試劑檢測組件,旨在解決檢測樣本的檢測結果存在誤差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試劑檢測組件,包括試劑盒和檢測盒;其中,
3、所述試劑盒包括可拆卸連接的試劑管和試劑蓋,所述試劑管內部形成一側開口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用于放置試劑,所述試劑蓋用于封堵所述容納腔的開口;
4、所述檢測盒包括檢測管、檢測蓋以及試紙條,所述檢測蓋活動連接于所述檢測管的一端,所述試紙條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檢測蓋并伸入所述檢測管內,所述檢測管遠離所述檢測蓋的一端與所述檢測盒可拆卸連接,所述檢測蓋具有帶動所述試紙條伸入或遠離所述容納腔的運動方向;
5、所述試劑檢測組件具有分裝狀態和檢測狀態,當所述試劑檢測組件處于所述分裝狀態時,所述試劑蓋與所述試劑管連接,所述試劑管與所述檢測管斷開連接,當所述試劑檢測組件處于所述檢測狀態時,所述試劑蓋與所述試劑管斷開連接,所述試劑管與所述檢測管連接。
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檢測蓋的外周面開設有至少兩個凹槽,所述檢測管的內壁凸設有至少兩個凸塊,各所述凸塊與各所述凹槽一一對應插接配合。
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檢測蓋包括蓋體、插接端以及所述抵接端,所述插接端與所述檢測管插接配合,所述抵接端的直徑大于所述插接端的直徑,所述抵接端用于抵接所述檢測管的端面,各所述凹槽均設于所述蓋體的外周面,每一所述凹槽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延伸至所述插接端并開設有與對應的所述凸塊插接配合的導入口,所述第三段延伸至所述抵接端,當所述凸塊處于所述第一段時,所述試紙條未處于所述容納腔內,當所述凸塊處于所述第三段時,所述試紙條部分伸入所述容納腔內。
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段沿所述檢測蓋的周向延伸設置,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均與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保持垂直。
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連接處凸設有至少一個阻擋部,各所述阻擋部與所述凹槽的內壁均光滑過渡設置。
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試劑蓋包括主體部與所述試劑盒開口端面抵接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面積大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面積,所述限位部沿所述主體部的周向延伸設有抓取端,所述抓取端的邊緣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限位部其他邊緣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
11、本實用新型中試劑檢測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2、試劑管內的試劑用于與待檢測樣本發生反應,檢測盒內的試紙條用于接觸發生反應后的試劑顯示反應結果。通過設置活動連接的檢測蓋,可實現試紙條主動接觸反應后的試劑,可以確保試劑均勻地分布在試紙上,從而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檢測的準確性。當試劑檢測組件處于檢測狀態時,檢測蓋使得試劑管和檢測管的連通空間內始終保持密封,當處于分裝狀態時,試劑蓋能有效密封試劑管,如此有效隔絕外部環境的干擾,降低檢測誤差,提高了試劑檢測組件的檢測可靠性。
1.一種試劑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試劑盒和檢測盒;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蓋的外周面開設有至少兩個凹槽,所述檢測管的內壁凸設有至少兩個凸塊,各所述凸塊與各所述凹槽一一對應插接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試劑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蓋包括蓋體、插接端以及抵接端,所述插接端與所述檢測管插接配合,所述抵接端的直徑大于所述插接端的直徑,所述抵接端用于抵接所述檢測管的端面,各所述凹槽均設于所述蓋體的外周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試劑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沿所述檢測蓋的周向延伸設置,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均與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保持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試劑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連接處凸設有至少一個阻擋部,各所述阻擋部與所述凹槽的內壁均光滑過渡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試劑蓋包括主體部和與所述試劑盒開口端面抵接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面積大于所述容納腔的開口面積,所述限位部沿所述主體部的周向延伸設有抓取端,所述抓取端的邊緣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限位部其他邊緣面與所述主體部的外表面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