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涂料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
背景技術:
彈性漆是指一種手感為軟綿滑爽的漆,涂裝該漆后,物體手感舒適度增加,因而廣受歡迎。現有技術中彈性漆為雙組份涂料包括聯合使用的彈性聚酯和異氰酸酯類固化劑, 主要用于涂裝PU材料。可用于手機、筆記本、相機等產品的涂裝。傳統彈性手感漆僅有啞光型和加色型。如公開號為CN1022^782的公開文件中提到的啞光型PU彈性漆,漆膜手感豐厚、光澤柔和。公開號為CN101921538的公開文件中提到的加色型彈性手感漆,可通過添加顏料使手感漆賦予多彩顏色。隨著消費者對彈性漆外觀效果要求越來越高,單純的 光型或加色型彈性漆所賦予產品外觀效果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個性需求。因此,亟待研究開發出一種具有金屬質感效果的彈性手感漆,將金屬效果與 光或色彩效果有機結合起來,并使該產品具有優異的耐MEKJi RCA、耐化妝品和耐高溫高濕等性能。僅將彈性漆涂裝于金屬鍍膜漆的表面時附著力大幅下降,無法滿足使用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以解決缺乏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由紫外光固化底漆、 鍍膜、中漆和彈性面漆組成,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劑,第一主漆包括30 50份的羥基丙烯酸樹脂、50 70份的稀釋劑和0. 05 0. 5份的流平劑。進一步地,第一主漆與固化劑的重量份數比為100 2 5。進一步地,彈性面漆包括第二主漆和固化劑,第二主漆包括20 40份的羥基飽和聚酯樹脂、1 5份的消光粉、1 4份的彈性粉、0. 2 0. 6份的催干劑、1 2份的流平劑和50 80份的稀釋劑。進一步地,第二主漆與固化劑的重量份數比為100 10 20。進一步地,紫外光固化底漆包括10 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樹脂、 15 25份的二官能環氧丙烯酸樹脂、5 10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0 15份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 6份的附著力促進樹脂、2 5份的光引發劑、35 60份的稀釋劑和 0.01 0.5份的流平劑。進一步地,紫外光固化底漆的涂裝膜厚為18 20微米。進一步地,中漆中第一主漆、固化劑和第一稀釋劑按重量比為100 0 幻20
混合ο進一步地,彈性面漆中第二主漆、固化劑和第二稀釋劑按重量比例100 (10 20) 25 混合。
進一步地,彈性面漆的涂裝厚度為33 36微米。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漆包括紫外光固化底漆、金屬鍍層、中漆和彈性面漆。紫外光固化底漆的流平性好,使得所得底漆面光滑,以保證金屬鍍層的平整性;金屬鍍層可賦予產品金屬質感;中漆為附著力促進層,以保證彈性漆層能穩固的附著于金屬層上。使用中還可在中漆層中添加顏色,使得該漆即具有艷麗而持久的顏色;彈性面漆則賦予器件舒適的手感。涂裝后該彈性漆可賦予器件金屬質感和 光或顏色的效果,使其滿足人們的需要。本發明提供的漆面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化妝品性和耐高溫高濕等性能。同時本發明提供的彈性漆設置了中漆層增強了涂料的附著力,使用中不易脫落。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由紫外光固化底漆、鍍膜、中漆和彈性面漆組成,其中的中漆能降彈性面漆附著于鍍膜的表面,使得涂裝該彈性漆的器件既具有金屬質感又具有舒適的手感。本發明提供的彈性漆中的紫外光固化底漆可以為常用的紫外光固化底漆,涂裝后能在器件表面形成平整表面以滿足后續真空鍍膜的需要。優選的,所用紫外光固化底漆包括10 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樹脂、15 25份的二官能環氧丙烯酸樹脂、5 10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0 15份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 6份的附著力促進樹脂、2 5份的光引發劑、25 60份的稀釋劑和0. 01 0. 5份的流平劑。所用流平劑能提高油漆的涂布性能和使用性能,并提供漆膜細膩滑爽的手感效果。將按此配方制得的涂料作為紫外光固化底漆使用能保證所制得漆面平整性附著力最優。本發明所提供漆的適用范圍取決于紫外光固化漆所適用的基材。該紫外光固化漆可以涂覆于如PC、ABS、PC和ABS復合材料、PA、PC和GF復合材料、PA和GF復合材料等表面而且附著能力優良。光引發劑為紫外光固化底漆常用引發劑如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α-羥基環己基苯甲酮或其混合物等。鍍膜可以為真空鍍膜,也可以是其他能與紫外光固化底漆固結的并能使漆面具有金屬質感的鍍膜,如水鍍、真空鍍膜等。優選為真空鍍膜。鍍膜時可以采用常規鍍膜工藝進行。鍍膜后漆面光滑且具有金屬質感。通常鍍膜后的漆面較光滑,如果直接在其上涂裝彈性面漆,則會由于兩種漆面相容性較差而造成附著力較差的問題。甚至使得所制得漆面無法使用就脫落。為了避免此種情況,本發明特別增設了中漆,該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劑,其中,第一主漆包括30 50份的羥基丙烯酸樹脂、50 70份的稀釋劑和0. 05 0. 5份的流平劑。羥基丙烯酸樹脂中含有丙烯酸基團,根據相似相容原理,因而中漆涂覆后能更輕易的與鍍層表面形成相容層,固化后該相容層內物質發生反應,因而中漆層能牢固的固接于鍍膜上。而且采用前述中漆還能得到較平整的漆面,增加后續彈性面漆的平整度。中漆中所用固化劑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體。優選的第一主漆與固化劑的重量份數比為100 2 5。按此比例添加既不會造成固化劑的浪費和過多的固化劑對漆面的不良影響, 又能使第一主漆反應完全,漆面完備平整。同時為了增加最終所得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面的應用范圍,還可在中漆中加入適量的顏料。此處的適量是指按照常規的著色計量添加, 例如當所用顏料為黑色顏料時,其加入量為0. 5 5%。具體的顏料種類可以為常用的各種顏料如汽巴公司的艷佳麗紅2BY、艷佳麗綠6G、艷佳鮮黃2GLTE、艷佳鮮蘭X-3485等。本發明提供的金屬質感的彈性漆中的彈性面漆,可以為現有技術中的彈性面漆, 如CN1022^782提到的彈性漆配方。優選的,該彈性面漆包括第二主漆和固化劑,第二主漆包括20 40份的羥基飽和聚酯樹脂、1 5份的消光粉、1 4份的彈性粉、0. 2 0. 6份的催干劑、1 2份的流平劑和50 80份的稀釋劑。按此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二主漆具有優異的存儲穩定性。混入其中的消光粉、彈性粉等材料為納米級微粒。如果所加助劑的量過大則前述助劑加入后,助劑粉末表面的電荷會使得多個顆粒間相互聚集成團,進而使得助劑在羥基飽和聚酯樹脂中分層析出。而如果所加助劑過少則又不能取得彈性漆的效果。因而按此比例配制的彈性面漆的第二主漆。彈性面漆所用固化劑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體。第二主漆與固化劑的重量份數比為100 10 20。按此比例添加固化劑所起作用與第一主漆與固化劑混合時所起作用相同。中漆中的羥基丙烯酸樹脂具有大量的羥基基團結構,能與面漆羥基飽和聚酯樹脂中的羰基形成氫鍵。當面漆涂覆到中漆表面時,氫鍵大量形成,給予固化能量后,氫鍵的均勻形成于中漆與面漆的相接界面上。因而具有彈性面漆能被中漆層牢固的固接于鍍層上。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中各漆所用到的稀釋劑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異丁基酮、異丙醇、丁酮組成的組中的任一種或任意多種。本發明的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的涂裝方法,首先在基材表面涂裝按前述配方配制的紫外固化底漆,制得厚度為18 20微米的紫外光固化底漆漆膜,并在50°C紅外燈照射下流平,采用800-1000mJ/cm2能量固化,得到底漆層。制備厚度為18 20微米的底漆既能覆蓋基材表面又能滿足鍍膜對底漆厚度的需要。而且能保證最終所得漆面的厚度合理, 不至由于漆面厚度過厚而脫落。之后在底漆層上通過真空鍍膜獲得鍍膜。此處真空鍍膜時為常規工藝。之后向中漆中加入第一稀釋劑,中漆中第一主漆、固化劑和第一稀釋劑按重量比為100 2 5 20混合均勻后噴涂于鍍膜表面。第一主漆按前述配方制得。此處所用第一稀釋劑與第一主漆中所用稀釋劑的組成相同。如此能增加第一稀釋劑與第一主漆的相容性,使得混合容易。混合后的中漆噴涂至所得鍍膜上,得到中漆層。噴涂時保證所得中漆層厚度為12 15微米,之后在70°C下烘烤20分鐘進行固化成膜,得到固化中漆層。中漆層的顏色能否遮蓋鍍層的顏色,取決于中漆層的厚度,故將中漆層的厚度設定為12 15 微米,在此厚度下,中漆層的加色能力最優。而且中漆層的厚度還決定了漆面的流平性和表面的光滑平整性,采用此厚度的中漆層,所得漆面的流平性和表面光滑平整性最優。之后在固化中漆層表面上噴涂彈性面漆,向彈性面漆中加入第二稀釋劑,彈性面漆中第二主漆、固化劑和第二稀釋劑按重量比例100 (10 20) 25混勻后噴涂于固化中漆層上,形成厚度為33 36微米的彈性面漆層,之后在80°C下烘烤30分鐘進行固化成膜后得到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膜。噴涂彈性面漆時,所加第二稀釋劑與彈性面漆中第二主漆中所用稀釋劑組分相同。這樣能增加第二稀釋劑對彈性面漆的溶解性,使其彈性面漆能更易混合均勻。由于彈性面漆中起彈性作用的物質為羥基飽和聚酯樹脂。羥基飽和聚酯樹脂的主鏈較長,因而柔軟性較好,噴涂時該層較其他兩層均為厚,能為羥基飽和聚酯樹脂提供更達的伸張空間,使得所得器件漆面的彈性較強。實施例以下實施例中,用于底漆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樹脂為購自臺灣長興化學的6112-100、6152-100,該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韌性;二官能環氧丙烯酸樹脂購自臺灣長興化學的6215-100、623-100,該化合物具有良好柔韌性;二官能丙烯酸酯單體的型號為 EM222 ;三官能丙烯酸酯單體型號為EM232,以上單體均購自臺灣長興化學。光引發劑中α-羥基環己基苯甲酮,型號為Irgacure 184購自瑞士 Ciki公司,2, 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型號為Darocur TPO購自瑞士 Ciki公司。附著力促進樹脂為丙烯酸樹脂,型號6531Β40購自臺灣長興化學。用于中漆的羥基丙烯酸樹脂購自大昌公司的0以60、DC288R-2 ;固化劑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體,型號DC5045-1,購自大昌公司。用于彈性手感面漆的羥基飽和聚酯樹脂購自拜耳,型號為Bayer 1652或為購自日本大成的型號TX3100。消光粉購自德固賽,型號為0K412、0K607 ;彈性粉購自大日精化, 型號為5070D ;催干劑購自美國氣體型,型號為Τ12 ;固化劑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體,購自拜耳,型號為Ν3390。流平劑為聚酯改性含丙烯酸官能團聚二甲基硅氧烷,型號為333,購自德國 BYK公司。稀釋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異丁基酮、異丙醇、丁酮為市售,分析純。各實施例的底漆、中漆和面漆的制備方法如下1.所用紫外光固化底漆制備方法(a)將按重量份數稱量的紫外光固化漆組成中含丙烯酸基團的樹脂在40 50°C 下預熱1 2小時,用按紫外光固化漆組成中稀釋劑的重量份數稱取的2/3體積的稀釋劑, 充分溶解紫外光固化漆組成中含丙烯酸基團的樹脂;(b)將按紫外光固化漆組成中重量份數稱量的丙烯酸類單體、光引發劑、附著力促進樹脂加入,在40 50°C下攪拌20 30分鐘,攪拌速度500 600轉/分鐘;(c)將按比例稱量的助劑和(a)步驟中剩余的1/3體積的稀釋劑加入,900 1200 轉/分鐘下攪拌10 20分鐘,用400目濾布過濾得到成品。2.所用中漆的主漆制備方法將按重量份數稱量的中漆組成中的羥基丙烯酸樹脂在40 50°C下預熱1 2小時,用按中漆組成中的稀釋劑份數充分溶解羥基丙烯酸樹脂;再按比例加入稱量的助劑, 900 1200轉/分鐘下攪拌10 20分鐘,用400目濾布過濾得到第一主漆。3.所用彈性手感面漆的主漆制備方法(a)將按重量份數稱量的面漆組成中的羥基飽和聚酯樹脂在40 50°C下預熱 1 2小時,用按面漆組成中稀釋劑的重量份數稱取的4/5體積的稀釋劑,在轉速500-700 轉/分鐘的條件下進行分散5-10分鐘,以充分溶解樹脂;(b)在300 400轉/分鐘的攪拌速度下,往(a)步驟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消光粉和彈性粉;加料完畢后,將轉速調節為900 1200轉/分鐘,處理20 30分鐘;(c)將剩余溶劑和催干劑、助劑混合加入(b)步驟得到的混合物中,900 1200轉/分鐘下攪拌10 20分鐘,用200目濾布過濾得到面漆主漆。以下實施例中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的涂裝固化方法(a)將實施例制得的紫外光固化底漆噴涂于PC基材上,涂裝膜厚為18-20微米,50°C紅外燈照射下流平7分鐘,800-1000mJ/cm2能量固化;(b)然后真空鍍膜;(c)將中漆的主漆、固化劑和稀釋劑按重量比例100 0 5) 20進行配比并攪拌均勻(稀釋劑為主漆中所用混合稀釋劑),噴涂于真空鍍膜上,涂裝膜厚12 15微米,70°C烘烤20分鐘進行固化成膜;(d)將面漆的主漆、固化劑和稀釋劑按重量比例100 (10 20) 25比例進行配比并攪拌均勻(稀釋劑為主漆中所用混合稀釋劑),噴涂于固化的中漆膜層,涂裝膜厚33 36微米,80°C烘烤30分鐘進行固化成膜,從而制備出具有金屬質感效果的彈性手感漆樣品。以下實施例中所制得完整漆面RCA耐磨測試方法為常規RCA耐磨測試方法,采用Norman RCA耐磨測試儀,樣品重量或漆膜負重為175g條件下進行。以下實施例中漆面鉛筆硬度測試按GB/T 6739-2006標準測試,負重IOOOg ;附著力測試按GB 9286-1998標準測試。以下各實施例中所制得完整漆面耐丁酮(MEK)磨測試方法為采用Norman RCA耐磨測試儀,按常規方法進行測試,樣品負重為175g條件下進行。以下各實施例中所制得完整漆面耐化妝品測試方法為采用Native Tan RegularTanning 0ilSPF4 化妝品(購自 Sun-Fun Products Inc.)涂抹漆膜表面,在 65°C 和 90% 濕度的恒溫恒濕條件下放置48小時,觀察漆面外觀。以下各實施例樣品的高溫高濕測試方法為在85°C和85%濕度的恒溫恒濕條件下測試96小時。實施例1實施例1中的底漆、中漆和面漆各成分重量份數列于表1至表3中。表1實施例1中的底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數
底漆組分重量份數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樹脂10二官能環氧丙烯酸樹脂25二官能丙烯酸酯單體5三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5附著力促進樹脂1光引發劑α-羥基環己基苯甲酮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由紫外光固化底漆、鍍膜、中漆和彈性面漆組成,所述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劑,所述第一主漆包括30 50份的羥基丙烯酸樹脂、50 70份的稀釋劑和0. 05 0. 5份的流平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漆與固化劑的重量份數比為 100 2 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面漆包括第二主漆和固化劑,所述第二主漆包括20 40份的羥基飽和聚酯樹脂、1 5份的消光粉、1 4份的彈性粉、0. 2 0. 6份的催干劑、1 2份的流平劑和50 80份的稀釋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漆與固化劑的重量份數比為 100 10 2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底漆包括10 20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樹脂、15 25份的二官能環氧丙烯酸樹脂、5 10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0 15份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單體、1 6份的附著力促進樹脂、2 5份的光引發劑、35 60份的稀釋劑和0. 01 0. 5份的流平劑。
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底漆的涂裝膜厚為18 20微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漆中第一主漆、固化劑和第一稀釋劑按重量比為100 0 5) 20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面漆中第二主漆、固化劑和第二稀釋劑按重量比例100 (10 20) 25混合。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性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面漆的涂裝厚度為33 36微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金屬質感的彈性漆,由紫外光固化底漆、鍍膜、中漆和彈性面漆組成,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劑,第一主漆包括30~50份的羥基丙烯酸樹脂、50~70份的稀釋劑和0.05~0.5份的流平劑。本發明提供的彈性漆漆面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化妝品性和耐高溫高濕等性能。同時本發明提供的彈性漆設置了中漆層增強了涂料的附著力,使用中不易脫落。
文檔編號C09D7/12GK102558996SQ2012100042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繆培凱 申請人: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