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循環自動施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屬于陶瓷噴涂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陶瓷衛生潔具生產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其工作環境堅苦、勞動強度大、特別是該行業的工人中很少有80后年輕操作工,企業職工的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招工難成了陶瓷衛生潔具生產企業的一大難題。有鑒于此,研發高科技的生產設備,改善工作環境,提高生產率,已成了陶瓷機械設備生產企業的首要任務。現有的陶瓷噴涂設備存在以下問題I)、陶瓷衛生潔具生產企業使用噴釉柜為單臺獨立操作設備,由噴釉倉、固定旋轉工作臺、釉倉及抽風系統組成,工人在設備正面操作,坯體人工裝卸。噴釉過程中未被坯體 接受的部分一部分灑落在旋轉工作臺和柜內的底板上,依靠人工鏟除;另一部分經過吸風嘴、導風罩到儲存間,同樣依靠人工鏟除后用專用推車回到配制、球磨、除鐵、攪拌、再利用。該裝置工序復雜,勞動強度大,排放嚴重,且工作效率低。2)、噴釉柜的用電功率為60kw,需要工人約40個,占地面積500m2,回收率約70%。占地面積、生產成本較大;同時回收率較低。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循環自動施釉系統,為循環式作業線,該施釉系統上設有多個集成式涂料噴涂回收倉同時作業,依次增加涂層、工序簡單、勞動強度低。同時,該系統環境污染小、工作效率高,大幅度節約了企業的人工成本和能耗。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包括控制裝置,輸送裝置,裝料機械手,噴釉裝置,釉料回收裝置,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分別與輸送裝置、裝料機械手、噴釉裝置和釉料回收裝置連接,驅動裝置連接控制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十字軸關節鏈條、環形軌道,所述十字軸關節鏈條上設有旋轉式工作臺,十字軸關節鏈條通過驅動裝置沿環形軌道運動;所述噴釉裝置位于輸送裝置外側,釉料回收裝置位于輸送裝置內側,所述釉料回收裝置下部設有儲釉罐,噴釉裝置與釉料回收裝置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釉料回收裝置設有針孔管道。所述噴釉裝置設有噴涂間、吸塵間和儲存間。所述噴涂間設有導流板和曲線板。所述儲存間位于吸塵間下部,儲存間與吸塵間通過管道增壓系統連接,吸塵間通過管道增壓系統連接回釉池。所述吸塵間頂部設有風機,風機通過風管連接吸塵間。所述噴涂間設有錐形托盤,錐形托盤一端位于儲存間內。所述施釉系統設有洗車倉,洗車倉對所述工作臺進行清洗。[0015]本實用新型一種循環自動施釉系統,相對背景技術中描述的噴釉柜,用電功率13. 5kw,工人10個左右,占地面積300m2,回收率高達98%。有效回收利用了釉料,同時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系統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系統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循環自動施釉系統,由以下部分組成控制裝置I :PID控制柜,驅動裝置2,洗車倉3,裝料機械手4,旋轉式工作臺5,回漿閥6,輸送裝置7 :即輸送線,噴涂間8,風機9,供漿閥10,回釉池11,儲釉罐12,管道增壓器13,混合閥14,吸塵間15,卸料機械手16,儲存間17,錐形托盤18,導流板20,針孔管道21,曲線板22。坯體19位于旋轉式工作臺5上。所述驅動裝置2分別與輸送裝置7、裝料機械手4、噴釉裝置和釉料回收裝置11連接,驅動裝置2連接控制裝置I。輸送裝置7包括十字軸關節鏈條、環形軌道,所述十字軸關節鏈條上設有旋轉式工作臺5,十字軸關節鏈條通過驅動裝置2沿環形軌道運動;所述噴釉裝置位于輸送裝置7外側,釉料回收裝置11位于輸送裝置7內側,所述釉料回收裝置11下部設有儲釉罐12,噴釉裝置與釉料回收裝置11通過管道連接。所述釉料回收裝置11設有針孔管道。所述噴釉裝置設有噴涂間8、吸塵間15和儲存間17。所述噴涂間8設有導流板20和曲線板22。所述儲存間17位于吸塵間15下部,儲存間17與吸塵間15通過管道增壓系統連接,吸塵間15通過管道增壓系統連接回釉池11。所述吸塵間15頂部設有風機9,風機9通過風管連接吸塵間15。所述噴涂間8設有錐形托盤18,錐形托盤18 —端位于儲存間17內。所述施釉系統設有洗車倉3,洗車倉3對所述工作臺5進行清洗。控制裝置I :在PC上安裝MCT-10設置軟件,通過PC的RS485通訊端口對PID控制處理系統進行編程設置運用程序,使PID控制器在過程前有效接收CL反饋源,達到反向控制、防積分飽和、啟動速度值、比例增益、積分時間、過程前饋因數、使用參考值帶寬的功能,運行速度從0到電動機的設計速度無極調速,保證長時間低速運行對電動機不受影響,操作工人根據工件大小、涂層厚簿隨時調節理想的運行速度。驅動裝置2 :包括指針擺式機構撥動H形多軸雙向滾動關節鏈條,沿籠式平面環形軌道,驅動多個連接在H形多軸雙向滾動關節鏈條上的旋轉式工作臺5。經裝坯、依次噴涂、質檢、卸坯、清洗移動的旋轉式工作臺5,完成整機輸送作業。在適宜使用環境的地方安裝一臺裝料機械手4,用于裝青坯,該機械執行手輕巧靈活,操作方便,上下左右,活動自如,工作半徑R3000,高度L2800,裝卸工件到位準確,工件提升與工件著陸設有緩沖裝置,保證工件的完好率。集成式噴釉回收倉,由噴涂間8、吸塵間15和儲存間17組成。釉料回收率高達98%以上,噴涂間8在輸送線外側,獨立、寬敞、明亮。吸塵間15在輸送線內側,設有多處導流板20,配合針孔管道21噴灑式水簾回收裝置和曲線板22,噴灑均勻,介質與空氣流線分明,在同一循環施釉線上至少有一個最多可達六個同時對坯體19進行噴釉。儲存間17設置在吸塵間15下部,采用管道增壓系統供給針孔管道21噴灑水簾,原漿回收,回收的釉料通過管道增壓器13輸送到回釉池11,配制后循環使用。
風管對吸塵間15產生負壓,噴涂間8噴涂過程中未被坯體19接受的部分一部分灑落在錐形托盤18上滑落到儲存間17,另一部分經過導流板20時被針孔管道21噴灑水簾截獲,下落到儲存間17,空氣經針孔管道21噴灑水簾、曲線板22過濾后通過風機9排放。洗車倉3內設有獨立的I. 2MPA管道增壓系統,卸載后的旋轉式工作臺5通過洗車倉經3經0° 315°縱向V型噴灑清洗,使沉積在旋轉式工作臺5上的釉料回收到洗車倉
3內下部的回收倉,回收的釉料通過管道增壓器13輸送到回釉池11,配制后循環使用。在適宜使用環境的地方安裝一臺卸料機械手16,用于卸載已噴釉合格的白坯置于運坯貨架車上。所述籠式平面環形軌道,由L形可調整支架,支撐相同截面的四根正方形布局、平面環形布局的籠式平面環形軌道。集成式噴釉回收倉,在同一循環施釉線上至少有一個最多可達六個同時噴釉。本實用新型循環自動施釉系統,輸送線展開長52. 136米左右,由雙十字軸關節鏈條,鏈條上安裝有旋轉式工作臺5,組成循環自動施釉系統的輸送線,完成整機輸送作業。洗車是在生產線尾部裝一個洗車倉3,洗車倉3內設有獨立的I. 2Mpa管道增壓系統,對卸載后的旋轉式工作臺5進行噴灑清洗。在噴釉間8外和卸工件工位之間留有20米左右的位置,用于檢驗、刷釉、修釉、貼商標等作業。
權利要求1.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包括控制裝置(1),輸送裝置(7),裝料機械手(4),噴釉裝置,釉料回收裝置(11),驅動裝置(2); 所述驅動裝置(2)分別與輸送裝置(7)、裝料機械手(4)、噴釉裝置和釉料回收裝置(11)連接,驅動裝置(2 )連接控制裝置(I); 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7)包括十字軸關節鏈條、環形軌道,所述十字軸關節鏈條上設有旋轉式工作臺(5),十字軸關節鏈條通過驅動裝置(2)沿環形軌道運動; 所述噴釉裝置位于輸送裝置(7 )外側,釉料回收裝置(11)位于輸送裝置(7 )內側,所述釉料回收裝置(11)下部設有儲釉罐(12),噴釉裝置與釉料回收裝置(11)通過管道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回收裝置(11)設有針孔管道(21)。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釉裝置設有噴涂間(8)、吸塵間(15)和儲存間(1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涂間(8)設有導流板(20)和曲線板(22)。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存間(17)位于吸塵間(15)下部,儲存間(17)與吸塵間(15)通過管道增壓系統連接,吸塵間(15)通過管道增壓系統連接回釉池(1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間(15)頂部設有風機(9 ),風機(9 )通過風管連接吸塵間(15 )。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涂間(8)設有錐形托盤(18),錐形托盤(18) —端位于儲存間(17)內。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施釉系統設有洗車倉(3 ),洗車倉(3 )對所述工作臺(5 )進行清洗。
專利摘要循環自動施釉系統,包括控制裝置,輸送裝置,裝料機械手,噴釉裝置,釉料回收裝置,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分別與輸送裝置、裝料機械手、噴釉裝置和釉料回收裝置連接,驅動裝置連接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一種循環自動施釉系統,為循環式作業線,該施釉系統上設有多個集成式涂料噴涂回收倉同時作業,依次增加涂層、工序簡單、勞動強度低。同時,該系統環境污染小、工作效率高,大幅度節約了企業的人工成本和能耗。
文檔編號B05B15/12GK202539011SQ2012201995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向隆喜, 張德剛, 徐井華, 潘洪斌, 龔金雄 申請人:湖北光之源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