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防銹劑材料,特別涉及一種防銹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涂層與應用,屬于防護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防腐是在金屬基材表面選用特種防腐材料對基材進行防護,使其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腐蝕,如污水、油類、大氣氧化、酸、堿、鹽等化學腐蝕。
據有關部門統計每年因腐蝕造成金屬損失高達數億元之巨,而且金屬材料的腐蝕還會影響其本身的使用性能以及后序的加工進程。
目前市場上最常用的防腐材料是防銹劑,防銹劑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但是其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防銹劑粘附力差、容易蹭掉,使得防腐時間減短,耐久性差。因此,尋找一種粘附力好、防腐性能優異的防銹劑是解決金屬腐蝕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銹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防銹劑的應用。
為實現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銹劑,其包含:緩蝕劑、成膜劑、分散劑、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以及溶劑;所述緩蝕劑、成膜劑、分散劑與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的質量比為1:0.005~0.5:0.002~0.4:0.001~0.3,所述溶劑與緩蝕劑的質量比為100:0.01~50。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制備前述的防銹劑的方法,其包括:
將增效劑、改性劑、溶劑以1:0.01~2:40~100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并于20~80℃下進行表面改性反應1~8h,獲得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
將緩蝕劑和溶劑以0.01~50:100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形成均一穩定的分散液;
將成膜劑、分散劑和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按照質量比為0.005~0.5:0.002~0.4:0.001~0.3均勻分散于所述分散液中1~30min,獲得所述防銹劑。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由前述防銹劑形成的防護涂層。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前述防銹劑或防護涂層于基材表面防護領域中的用途。
例如,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材防護劑,其包含前述的防銹劑。
又例如,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材表面防護方法,其包括:將前述防銹劑施加于基材表面,形成防護涂層。
優選的,至少以刷涂、噴涂或浸漬中的任一種方式將所述防銹劑施加于基材表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包括:
1)本發明提供的防銹劑中加入了改性劑,對增效劑進行表面改性處理,使得其表面接枝了-oh、-nh3等活性官能團,這些改性材料的加入增強了防銹劑與基材的結合力,增加了防銹時間,從而增強了防銹效果;
2)本發明提供的防銹劑中的分散劑不僅具有分散的作用,同時兼具降低防銹劑表面張力的作用,使防銹劑更有效的滲透到金屬基材的微孔內,與基材更好的結合,從而大幅提高金屬基材抗腐蝕的能力,使防銹時間大幅延長;
3)本發明提供的防銹劑中成膜劑的加入使得防銹劑在金屬基材表面涂覆后形成致密的薄膜,可有效阻隔水分、空氣等的進入,從而提升防銹組分的作用時間;
4)本發明提供的防銹劑不僅施工刷涂方便、作用速度快、性質穩定,基本適用于各種鐵基、鋁基和銅基材料表面,并且刷涂或者浸漬后的基材具備優異的防腐性、耐久性、高附著力,還可反復刷涂或浸漬;其制備方法不僅工藝成熟、生產成本低廉,而且生產過程綠色無毒害,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案發明人經長期研究和大量實踐,得以提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將對該技術方案、其實施過程及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的一種防銹劑,其包含:緩蝕劑、成膜劑、分散劑、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以及溶劑;所述緩蝕劑、成膜劑、分散劑、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的質量比為1:0.005~0.5:0.002~0.4:0.001~0.3,所述溶劑與緩蝕劑的質量比為100:0.01~50。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緩蝕劑、成膜劑、分散劑、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的質量比為1:0.005~0.3:0.002~0.4:0.03~0.2,尤其優選為1:0.01~0.3:0.02~0.4:0.05~0.15,當采用這樣的比例時,所制備的防銹劑溶液具有更為耐久的防腐效果。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溶劑與緩蝕劑的質量比為100:0.01~50,尤其優選為100:0.05~30,當采用這樣的比例時,所制備的防銹劑溶液具有好的綜合性能。
優選的,所述活性基團包括-oh、-nh3等活性官能團。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緩蝕劑包括十二烯基丁二酸、天冬氨酸、低堿值石油磺酸鈣、中堿值石油磺酸鈣、高堿值石油磺酸鈣、石油磺酸鈉、膦酸、膦羧酸、琉基苯并噻唑和苯并三唑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優選的,所述防銹劑中緩蝕劑的含量為0.01~30wt%。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分散劑包括三乙醇胺、吐溫-80、吐溫-60、司班-80、油酸、單硬脂酸甘油酯、月桂酰胺丙基氧化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分散劑不僅具有分散的作用,同時兼具降低防銹劑表面張力的作用,使防銹劑更有效的滲透到金屬基材的微孔內,與基材更好的結合,從而大幅提高金屬基材抗腐蝕的能力,使防銹時間大幅延長。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成膜劑包括凡士林、羊毛脂、羊毛脂鎂皂、乙烯基乙二醇丁基醚、聚乙烯醇、eva、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硅樹脂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優選的,所述凡士林包括黃凡士林、白凡士林等。
成膜劑的加入使得防銹劑在金屬基材表面涂覆后形成致密的薄膜,可有效阻隔水分、空氣等的進入,從而提升防銹組分的作用時間。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增效劑為納米微粒,所述納米微粒的粒徑為1~200nm。
優選的,所述納米微粒包括納米重晶石粉末、納米方解石粉末、納米滑石粉末、納米石英粉末、納米石墨烯粉末、納米大理石粉末、納米云母粉末和高嶺土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溶劑包括醇、脂肪烴、溶劑油和基礎油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及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優選的,所述醇包括乙醇、異丙醇和正丁醇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優選的,所述脂肪烴包括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環己酮和環己烷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優選的,所述溶劑油包括6#溶劑油、70#溶劑油、90#溶劑油、120#溶劑油、125#溶劑油、170#溶劑油、180#溶劑油、190#溶劑油、d30、d40、d60和d80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優選的,所述基礎油包括150sn、150n、250n、350n和500n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的一種制備前述的防銹劑的方法,其包括:
將增效劑、改性劑、溶劑以1:0.01~2:40~100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并于20~80℃下進行表面改性反應1~8h,獲得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
將緩蝕劑和溶劑以0.01~50:100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形成均一穩定的分散液;
將成膜劑、分散劑和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按照質量比為0.005~0.5:0.002~0.4:0.001~0.3均勻分散于所述分散液中1~30min,獲得所述防銹劑。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增效劑、改性劑、溶劑以1:0.01~2:40~100的質量比加入到反應釜中于20~80℃下反應1~8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0~30h,隨后碾磨篩分,獲得表面經改性處理后的增效劑。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改性劑包括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縮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但不限于此。
本發明提供的防銹劑中加入了改性劑,對增效劑進行表面改性處理,使得其表面接枝了-oh、-nh3等活性官能團,這些改性材料的加入增強了防銹劑與基材的結合力,增加了防銹時間,從而增強了防銹效果。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緩蝕劑與溶劑以0.01~50:100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并以200~2000rpm的速度攪拌1~60min,獲得均一穩定的分散液。
在一些實施方案之中,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向所獲分散液中加入表面帶有活性基團的增效劑、分散劑以及成膜劑,再經高速攪拌處理1~3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為所述防銹劑。
具體的,在一些較為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制備方法進一步包括:
(1)將緩蝕劑與溶劑乙醇以0.01~50:100的重量比混合形成混合物,并用磁力攪拌以200~2000rpm的范圍內攪拌1~60min,形成均一穩定的分散液。
(2)將增效劑、改性劑、乙醇以1:0.01~2:40~100的質量比加入到反應釜中于20~80℃下反應1~8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與室溫下干燥10~30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改性處理后的增效劑。
(3)向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與緩蝕劑重量比為0.005~0.5:0.002~0.4:0.001~0.3的成膜劑、分散劑、增效劑以及經表面改性處理后的增效劑,再經高速攪拌處理1~3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為所述防銹劑溶液。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由前述防銹劑干燥形成的防護涂層結構。
優選的,所述防護涂層的防腐時間為300~1000h。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前述防銹劑或防護涂層于基材表面防護領域中的用途。
例如,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材防護劑,其包含前述的防銹劑。
又例如,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材表面防護方法,其包括:將前述防銹劑施加于基材表面,形成防護涂層。
優選的,至少以刷涂、噴涂和浸漬中的任一種方式將所述防銹劑附著在于基材表面,常溫干燥后形成防銹劑涂層,即防護涂層。
綜上所述,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防銹劑不僅施工刷涂方便、作用速度快、性質穩定,基本適用于各種鐵基、鋁基和銅基材料表面,并且刷涂、噴涂或者浸漬后的基材具備優異的防腐性、耐久性、高附著力,還可反復刷涂、噴涂或浸漬;其制備方法不僅工藝成熟、生產成本低廉,而且生產過程綠色無毒害,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以下結合若干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但是,應當理解,在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的上述各技術特征和在下文(如實施例)中具體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都可以互相組合,從而構成新的或優選的技術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下面實施例中所述的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
實施例1
(1)稱取20g石油磺酸鈉、100g的正庚烷于250ml的燒杯中,用15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形成分散液;
(2)將10g凡士林在40℃下熱熔成液體,后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
(3)將8g納米重晶石粉末、4g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0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80℃下反應8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30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重晶石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6g三乙醇胺、8g步驟(3)制得的納米重晶石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噴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635h。
實施例2
(1)稱取17g十二烯基丁二酸、4g膦酸、47gd80溶劑油及30g正丁醇于250ml的燒杯中,用15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分別稱取2g甲基纖維素和3g甲基丙烯酸酯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繼續以1500rpm攪速攪拌10min;
(3)將4g納米方解石粉末、1g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8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60℃下反應5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4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方解石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吐溫-80、4g步驟(3)制得的納米方解石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噴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620h。
實施例3
(1)稱取18g中堿值石油磺酸鈣、5g琉基苯并噻唑和75g120#溶劑油于250ml的燒杯中,用12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8min;
(2)將5g羊毛脂鎂皂在45℃下熱熔成液體,后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
(3)將6g納米滑石粉末、1.5g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4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40℃下反應2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2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滑石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司班-80、6g步驟(3)制得的納米滑石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5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噴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480h。
實施例4
(1)稱取25g高堿值石油磺酸鈣、45g6#溶劑油和35g正己烷于250ml的燒杯中,用13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稱取1.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5g甲基硅樹脂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繼續攪拌分散5min;
(3)將6g納米石英粉末、1.5g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0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70℃下反應7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8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石英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三乙醇胺、6g步驟(3)制得的納米石英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噴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676h。
實施例5
(1)稱取15g高堿值石油磺酸鈣、7g十二烯基丁二酸、74g正己烷于250ml的燒杯中,用13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稱取3g乙烯基乙二醇丁基醚與5g甲基硅樹脂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并持續攪拌10min;
(3)將5g石墨烯粉末、1g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2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40℃下反應2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2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石墨烯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6g吐溫-60、5g步驟(3)制得的納米石墨烯粉末,隨后用25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700h。
對照例1
(1)將4g石墨烯粉末、2g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18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40℃下反應2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2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石墨烯粉末;
(2)分別稱取78g正己烷、5g羊毛脂、10g十二烯基丁二酸、10g高堿值石油磺酸鈣和4g石墨烯粉末于250ml的燒杯中,用16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40min,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3)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干燥30min,形成涂層;
(4)經測試,本對照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198h。
實施例6
(1)稱取30g高堿值石油磺酸鈣、78g125#溶劑油于250ml的燒杯中,用13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將5g羊毛脂鎂皂與5g白凡士林在45℃下熱熔成液體,后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
(3)將6g納米云母粉末、2g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40℃下反應2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2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云母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吐溫-80、6g步驟(3)制得的納米云母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512h。
對照例2
(1)稱取20g低堿值石油磺酸鈣、68g170#溶劑油、10g150sn基礎油于250ml的燒杯中,用13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0min;
(2)將5g納米大理石粉末、1g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0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40℃下反應2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2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大理石粉末;
(3)向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三乙醇胺、5g步驟(2)制得的納米大理石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4)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3)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5)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89h。
對照例3
(1)稱取30g中堿值石油磺酸鈣、78g125#溶劑油于250ml的燒杯中,用13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將5g羊毛脂鎂皂與5g白凡士林在45℃下熱熔成液體,后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
(3)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吐溫-80、6g納米云母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4)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3)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5)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200h。
對照例4
(1)稱取25g高堿值石油磺酸鈣、45g6#溶劑油和35g正己烷于250ml的燒杯中,用13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稱取1.5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3.5g甲基硅樹脂加入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繼續攪拌分散5min;
(3)將6g納米石英粉末、90g乙醇加入到反應釜中于70℃下反應7h,待反應產物冷卻后,減壓過濾產物并于室溫下干燥18h,隨后碾磨篩分,最終獲得表面經過處理后的納米石英粉末;
(4)向步驟(2)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三乙醇胺、6g步驟(3)制得的納米石英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5)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4)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6)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152h。
對照例5
(1)稱取17g十二烯基丁二酸、4g膦酸、50gd80溶劑油及30g正丁醇于250ml的燒杯中,用15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15min;
(2)向步驟(1)制得的分散液中加入4g吐溫-80、4g納米方解石粉末隨后用2000rpm的磁力攪拌機攪拌20min得到穩定的分散液,即獲得所述防銹劑溶液;
(3)取清洗干凈的工件,采用刷涂或者浸漬的方法使得步驟(2)所獲防銹劑溶液附著在工件表面,常溫干燥30min,形成涂層。
(4)經測試,本實施例獲得的工件表面涂層耐中性鹽霧50h。
通過實施例1-6,可以發現,藉由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所獲防銹劑不僅施工刷涂方便、作用速度快、性質穩定,基本適用于各種鐵基、鋁基和銅基材料表面,并且刷涂或者浸漬后的基材具備優異的防腐性、耐久性、高附著力,還可反復刷涂或浸漬;其制備方法不僅工藝成熟、生產成本低廉,而且生產過程綠色無毒害,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此外,本案發明人還參照實施例1-實施例6的方式,以本說明書中列出的其它原料和條件等進行了試驗,例如,采用天冬氨酸、膦羧酸、苯并三唑代替實施例1-6中的十二烯基丁二酸、低堿值石油磺酸鈣、中堿值石油磺酸鈣、高堿值石油磺酸鈣、石油磺酸鈉、膦酸、琉基苯并噻唑,采用吐溫-60、油酸、單硬脂酸甘油酯、月桂酰胺丙基氧化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代替實施例1-6中的三乙醇胺、吐溫-80、司班-80,采用羊毛脂、聚乙烯醇、eva代替實施例1-6中的凡士林、羊毛脂鎂皂、乙烯基乙二醇丁基醚、甲基纖維素、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硅樹脂,采用高嶺土代替實施例1-6中的納米重晶石粉末、納米方解石粉末、納米滑石粉末、納米石英粉末、石墨烯、納米大理石粉末、納米云母粉末,采用3-縮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代替實施例1-6中的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等,并同樣制得了施工刷涂方便、作用速度快、性質穩定,并且刷涂或者浸漬后的基材具備優異的防腐性、耐久性、高附著力的防銹劑。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