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制造行業中操縱機構的控制裝置,尤其是自動擋 汽車的換擋總成。
技術背景
目前,自動擋汽車的換擋總成,換擋桿在初始位置時進行換擋的時候,中 間沒有一個阻攔的裝置,這樣的缺點就是汽車在停放的時候,換擋桿也能在擋 位間來回移動,造成了使用上的不安全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擋位清晰,初始擋 位時有一阻擋裝置的汽車換擋總成。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包括換擋器支架和安裝在換擋器支架上的換擋桿, 在換擋器支架內設置一電磁鐵裝置;所述的換擋桿上安裝有換擋舌形簧片;所 述的電磁鐵裝置上設有舌形卡簧和凸起物。
所述的換擋舌形簧片的頂端設有一凹槽,并可與凸起物相吻合; 所述的電磁鐵在頂端的前部設置成斜面,方便換擋桿的歸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緊湊,擋位清晰,通過電磁鐵與換擋桿的配 合使用,在汽車在初始位置換擋時增加一阻擋裝置,增加了安全性,在回擋
換擋桿可以順利回位。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電磁鐵結構示意圖3是電磁鐵局部放大圖; 圖4是換擋桿結構示意圖; 圖5是換擋狀態示意圖中1一換擋總成,2—換擋器支架,3 —換擋桿,4一電磁鐵,5 —舌形簧片, 6 —舌形卡簧,7—凸起物,8—底部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做進一步介紹。
如圖所示,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1包括換擋器支架2和安裝在換擋器支架2 上的換擋桿3,在換擋器支架2內設置一電磁鐵4裝置,換擋桿3通過換擋器支 架3的底部軸承8連接在一起,電磁鐵4裝置安裝在換擋器支架2內,其帶有 舌形卡簧6和凸起物7的一面與換擋桿3的舌形簧片5 —面相對應,在舌形簧 片5頂端部位設置有凹槽,在橫向換擋時與凸起物7相吻合。
換擋桿在初始位置時橫向換擋,舌形簧片和電磁鐵的舌形卡簧接觸,凸起 物卡在凹槽內,使得換擋桿不能順利調擋,如圖所示,電磁鐵通電后,電磁閥 向下運動,換擋桿便可以順利通過電磁鐵的上部,在擋位間自由換擋,換擋桿
回位到初始位置時,換擋桿的舌形簧片沿著電磁閥頂端的斜面壓迫滑動,從而 從舌形卡簧上落入到初始擋位。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 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 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 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 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包括換擋器支架和安裝在換擋器支架上的換擋桿,在換擋器支架內設置一電磁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擋桿上安裝有換擋舌形簧片;所述的電磁鐵裝置上設有舌形卡簧和凸起物。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擋舌 形簧片的頂端設有一凹槽,并可與凸起物相吻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鐵 在頂端的前部設置成斜面,方便換擋桿歸位。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擋汽車換擋總成涉及汽車制造行業中操縱機構的控制裝置,包括換擋器支架和安裝在換擋器支架上的換擋桿,在換擋器支架內設置一電磁鐵裝置;所述的換擋桿上安裝有換擋舌形簧片;所述的電磁鐵裝置上設有舌形卡簧和凸起物;所述的換擋舌形簧片的頂端設有一凹槽,并可與凸起物相吻合;所述的電磁鐵在頂端的前部設置成斜面,方便換擋桿的歸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緊湊,擋位清晰,電磁鐵與換擋桿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汽車在初始位置換擋時增加一阻擋裝置,從而增加了安全性,而回擋時換擋桿可以順利回位。
文檔編號B60K20/04GK201189824SQ20072019956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0日
發明者陳海淵 申請人:上海干巷汽車鏡(集團)有限公司;德韌干巷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