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前板簧支架,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
背景技術:
重型卡車因為承載量大,對車架的結構強度要求較高。由于車架前部需要 布置發動機和變速器,車架的第一橫梁往往不能布置的太靠車架前部,導致車 架前部強度較弱,很多重卡廠家都采取在變速器下部增加下橫梁的措施來加強 車架,下橫梁有的直接與車架連接,有的通過支架與車架連接。下橫梁及其支 架的布置要受到發動機定位的影響,還要考慮與變速器的間隙、離地間隙、前 板簧后支架的位置影響等問題。由于空間很緊張,幾個方面相互制約,下橫梁 及其支架的布置往往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 支架,采用鑄造工藝把前板簧后支架和下橫梁支架融合為一體,將下橫梁直接與前 板簧后支架進行連接,既加強了車架又加強了前板簧后支架,結構緊湊,工藝簡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所述的前 簧后支架和下橫梁支架融合為一體,即將下橫梁直接與前板簧后支架進行連接。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上部用4或5個孔與車架縱梁連接并且這些孔呈梯形布置, 在孔之間設置了加強筋。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中部設有2 3個垂直的孔與縱梁下翼面連接。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下部前端設有與板簧吊耳連接的大孔。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下部后端有4或5個梯形布置的孔用來連接下橫梁,并且 與下橫梁的連接面和車架縱向垂直面之間有夾角a ,其中a為2° ~6° ,同時 在外側設置了 2 3道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將前板簧后支架和下橫梁支架融合為一體,結構緊湊,強度更高,工藝簡單, 減少了零件種類,降低了汽車自重。
2. 該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與車架縱梁連接的5個(或4個)孔呈梯形布置, 且相互之間設置了加強筋,結構合理,連接面大,整體強度高,連接牢固可靠。3.該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中部有2 3個垂直的孔與縱梁下翼面連接,進一 步增加了該支架與車架縱梁連接的可靠性,增強了整個支架的抗扭抗拉能力。
4.該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下部前端有與板簧吊耳連接的大孔(8),使該支架 起到了前板簧后支架的作用。
5.該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下部后端通過4個(或5個)梯形布置的孔來連 接下橫梁,并且與下橫梁的連接面和車架縱向垂直面之間有夾角a ' (2° 6 ° ),并且在外側設置了 2 3道加強筋。這種結構設計,使下橫梁有了可靠的固定點, 不容易被撕裂、扭斷。
6.安全可靠、方便實用,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適宜推廣應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的結構左視圖。
其中1、孔;2、加強筋;3、縱梁連接面;4、下翼面連接孔;5、下橫梁連接面;6、 孔;7、加強筋;8、大孔。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
圖1、圖2所示, 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所述的前簧后支架和下橫梁支架 融合為一體,即將下橫梁直接與前板簧后支架進行連接。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上部用5個孔1與車架縱梁連接并且這些孔呈梯形布置, 在孔1之間設置了加強筋2。結構合理,強度高,使縱梁連接面3與車架的連接 牢固可靠。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中部設有2 3個垂直的下翼面連接孔4與縱梁下翼面連接。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下部前端設有與板簧吊耳連接的大孔8。 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下部后端有4或5個梯形布置的孔6用來連接下橫梁,并
且與下橫梁連接面5和車架縱向垂直面之間有夾角a ,其中a為2° ~6° ,同
時在外側設置了 2 3道加強筋7。
制造時,該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可以根據整車承載要求采用鑄鐵或鑄鋼材料
進行澆鑄、加工。
使用時,可以通過螺栓或其他緊固件將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固定在車架縱梁上,然后 利用螺栓或其他緊固件把下橫梁固定在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上,最后通過彈簧銷將板簧 吊耳與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連接起來即可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簧后支架和下橫梁支架融合為一體,即將下橫梁直接與前板簧后支架進行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上 部用4或5個孔與車架縱梁連接并且這些孔呈梯形布置,在孔之間設置了加強 筋。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簧后 支架中部設有2 3個垂直的孔與縱梁下翼面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下部前端設有與板簧吊耳連接的大孔。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簧后支架下部后端有4或5個梯形布置的孔用來連接下橫梁,并且與下橫梁的連接面和 車架縱向垂直面之間有夾角a ,其中a為2" 6° ,同時在外側設置了 2 3道 加強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前板簧后支架,采用鑄造工藝把前板簧后支架和下橫梁支架融合為一體,將下橫梁直接與前板簧后支架進行連接。包括上部梯形布置用以與車架縱梁連接的4或5個孔,并且在孔之間設置了加強筋;中部有2~3個垂直的孔與縱梁下翼面連接;下部前端的大孔是板簧吊耳的連接孔;下部后端有4或5個梯形布置的孔用來連接下橫梁,并且與下橫梁的連接面和車架縱向垂直面之間有夾角α(2°~6°),同時在外側設置了2~3道加強筋。該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工藝簡單,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方便實用,適宜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60G11/10GK201227947SQ200820021330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4日
發明者張世杰, 趙志剛, 蕊 高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技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