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輛車輪懸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特別是機動車輛的車輪懸架,其具有橫向板簧(2),該橫向板簧(2)相對于車輛縱軸(3)橫向安置,并且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6)兩側的每一側借助于至少一個彈性構件(10、16)支承在車輛側支承裝置(11、17)上,該車輛側支承裝置(11、17)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7)上,其中,該彈性構件(10、16)和支承裝置(11、17)形成鉸接式接合。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6)兩側的每一側只提供一個鉸接式接合。
【專利說明】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輛車輪懸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具有相對于車輛縱軸線橫向安置的橫向板簧的車輛,特別是機動車輛的車輪懸架。
【背景技術】
[0002]橫向板簧因其代替了上部結構彈簧和穩定器,可以用于車輛車輪懸架中作為減輕重量的有效解決方案。然而,為了承擔上部結構彈簧和穩定器的功能,橫向板簧必須保證同時具有一定程度的滾動穩定性(抵抗車輪的相對垂直運動)和一定程度的升降穩定性(抵抗車輪在相同方向上的垂直移動)。通常地,其剛度水平不同。為了提供這些剛度水平,具有彈性的負載質量、例如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的副車架(auxiliary frame)的橫向板簧必須以相互之間的特定的側向間距固定在兩個不同定位件(內部鉸接定位件)上。橫向板簧的外端(外部鉸接定位件)連接到車輛的非彈性負載質量,例如車輪、輪架、制動器、車輪懸架的組件等。以這種方式,定義了四點彎曲系統(four-point bending system)。
[0003]由于必須同時滿足不同的要求,內部鉸接定位件的結構通常相當復雜。例如,由于內部連鉸接定位件的垂直彈性影響產生的滾動剛度和升降剛度,因此高水平的垂直剛度是理想的。特別地,較低水平的垂直剛度導致滾動剛度和升降剛度之間的較低關聯,然而,這是不理想的。滾動剛度和升降剛度之間的更大關聯確保了車輪懸架對車輛上部結構滾動運動提供高水平的抵抗力,同時,車輪懸架在垂直運動方向上具有足夠的彈力來達到良好的行車舒適度。
[0004]為了實現車輛在升降移動和滾動移動期間的橫向板簧的中部變形,內部鉸接定位件的低的側向剛度是更加理想的。該橫向板簧的變形要求內部鉸接定位件之間的側向間距可以變化。此外,內部鉸接定位件的低扭轉剛度也是理想的,一方面為了能夠實現上文中提到的關于橫向板簧在其中部的變形,另一方面防止內部鉸接定位件的軸承剛度對橫向板簧的整體的滾動剛度和升降剛度產生大的影響(寄生影響)。為了防止動力學車輛行為的劣化,進一步計劃將內部鉸接定位件構造為具有低摩擦和低遲滯(hysteresis)。關于內部鉸接定位件的構造的其他目的進一步地包括尤其是低成本和低重量,防護其免受污染,抵御高溫度、濕度和化學物質等的性能,并考慮空間的供給。
[0005]專利文獻US6, 029,987公開了一種具有相對于車輛橫向設置的橫向板簧的機動車輛前軸。橫向板簧借助于彈性彈簧軸承保持在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的橫梁上。上述軸承在車輛縱向中心平面的兩側配備橫向板簧上,并相對于橫向板簧的上側和下側來安置。每個彈簧軸承分別具槽狀凹部,該槽狀凹部以相同的方式與橫梁上和接合在橫向板簧下側周圍的彈性橋(resilient bridge)上的保持部分中的相應突出的構造相接合。該彈性橋借助于螺絲與橫梁連接。將彈性橋固定在橫梁上之后,彈簧軸承以不可移動的方式被夾緊并保持。
[0006]專利文獻US5,826,896描述了一種具有車輪導向橫向板簧的機動車輛車輪懸架,該車輪懸架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兩側支承在朝向車輛上部結構的軸承上并通過托架連接在此。每個軸承包含兩個用于從上面和下面夾緊橫向板簧的平面部分的半圓柱形的夾緊元件。在夾緊元件的表面部分和/或橫向板簧的表面,具有相互對應的齒廓(toothprofile),用于防止橫向板簧在軸頸上的滑動。由保持在軸承的軸承殼內的彈性容納構件圍繞著夾緊元件。
[0007]專利文獻US2004/0004336A1也公開了一種具有相對于車輛橫向安置并通過兩個橫向板簧軸承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以及與輪架鉸接的橫向板簧的機動車輛車輪懸架。該橫向板簧軸承具有圍繞橫向板簧的加厚塑料部分。該加厚部分由本身被殼體所保持的彈性材料覆蓋層所圍繞。該殼體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上。
[0008]專利文獻US6,189,904B1進一步公開了一種具有通過兩個橫向板簧軸承保持在橫梁上的橫向板簧的車輪懸架。每個橫向板簧軸承包含位于橫向板簧之上和之下的軸承元件以及固定在橫梁上并保持軸承元件牢固地與橫向板簧接觸的固定夾鉗。每個軸承元件包含與橫向板簧接觸的高模量部分和與橫梁或固定夾鉗接觸的低模量部分。軸承元件的高模量部分具有彎曲的凸形表面,以便使其能夠在不同情況下在橫向板簧的上側和下側上轉動。
[0009]專利文獻US5,016,861公開了車輛橫向板簧的固定,該固定包括鋁塊形式的固定元件,該鋁塊借助于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的兩個固定板之間的銷以可旋轉移動的方式保持。在各個固定部分中,彈性材料層設置在橫向板簧的上側和下側。橫向板簧的固定部分借助于夾板在夾板和鋁塊之間牢固地夾緊,夾板可從橫向板簧下側用螺絲固定在鋁塊上,這樣,一層彈性材料設置在夾板與橫向板簧的下側之間,另一層彈性材料設置于橫向板簧的上側和鋁塊之間。
【發明內容】
[0010]在此背景下,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相對于車輛縱軸線橫向設置并且在行駛操作期間容許在上部結構側的鉸接定位件或軸承能夠沒有顯著水平的阻力地移動的橫向板簧的、用于車輛、特別是機動車輛的車輪懸架。進一步地,上述軸承旨在以可能的最簡單的方式來構造和裝配并使其具有輕的重量。
[0011]上述目的通過具有以下技術特征的車輪懸架來實現。以下還公開了本發明其他的、具體的有益實施方式。
[0012]一種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輛的車輪懸架,該橫向板簧相對于車輛縱軸線橫向安置,并且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兩側的每一側借助于至少一個彈性構件支承在車輛側支承裝置上,該車輛側支承裝置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上,彈性構件和支承裝置形成鉸接式接合,其中,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的兩側的每一側僅提供一個鉸接式接合。
[0013]進一步地,所述鉸接式接合具有與橫向板簧的主要彎曲軸線平行延伸的至少一條樞軸線。
[0014]進一步地,所述的支承裝置為至少一個半橢圓形或半圓柱形的銷,彈性構件以強制聯鎖或實體整合的方式緊靠該銷的縱向側面。
[0015]進一步地,支承裝置為完全容納在彈性構件上的相應凹部內的橢圓形或圓柱形的銷。[0016]進一步地,在彈性構件的凹部插入容納橢圓形或圓柱形銷的襯套。
[0017]進一步地,彈性構件以實體整合的方式與橫向板簧連接。
[0018]進一步地,彈性構件僅安置在朝向支承裝置的橫向板簧的上面。
[0019]進一步地,橫向板簧由復合玻璃纖維材料制成。
[0020]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單獨列出的技術特征可以以任何在技術上有利的方式相互結合,并給出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方式。另外,說明書特別是連通附圖附圖一起表征并具體說明了本發明。
[0021]根據本發明,車輛的車輪懸架包含相對于車輛縱軸線橫向安置并且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兩側借助于至少一個彈性構件、特別是橡膠構件支承在車輛側支承裝置上的橫向板簧,該車輛側支承裝置牢固地連接到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各個彈性構件和支承裝置形成鉸接式接合,根據本發明,車輛縱向中央平面兩側的每一側上僅提供一個鉸接式接合。在本發明的背景下,鉸接式接合旨在理解為指的是彈性構件與支承裝置之間的接合,該接合容許圍繞上述兩個元件之間的至少一條樞軸線樞轉運動。
[0022]主要通過本發明所能實現的優點包括在車輛上部結構或副車架上的大大簡化的橫向板簧軸承。借此在生產和裝配期間可以實現節約重量和成本的優勢。進一步地,由于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的兩側都僅提供一個鉸接式接合,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確保了在車輛行駛操作期間在鉸接定位件或軸承上的沒有顯著水平的阻力的橫向板簧移動。
[0023]總之,因此橫向板簧僅使用兩個鉸接式接合支承在車輛上部結構或副車架上。
[0024]對于車輛上部結構上的橫向板簧的特別是低阻軸承(low-resistance bearing),本發明的一種有利實施方式規定鉸接式接合具有與橫向板簧的主要彎曲軸線(mainbending axis)平行延伸的至少一條樞軸線。
[002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有利實施方式,支承裝置備為至少一個半橢圓形的銷,在一個特別有利的實施方式中為半圓柱形的銷,彈性構件以強制聯鎖(positive-locking)或實體整合(materialIy integral)的方式通過例如附著粘合或硫化作用緊靠銷的縱向側面。與彈性構件、例如橡膠構件的材質相比,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中的銷由例如鋼鐵、鋁或其他金屬或相應的硬質塑料材料這樣的剛性材料或者硬質材料形成。該實施方式提供了鉸接式接合的尤為簡單的結構這樣的重大優勢,其區別特別是在于使用盡可能最少數量的組件,從而提供了一種尤為輕質和節約成本的解決方案。由硬質材料形成的銷進一步確保了鉸接式接合理想的高水平垂直剛度,同時,鉸接式接合在橫向和旋轉方向上的回彈性能夠由彈性構件的特殊配置預先限定。以這種方式,如同已經在上述介紹部分大量解釋的,可以通過車輛上部結構上或副車架上的橫向板簧軸承以所期望的方式影響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的期望的動力行為。
[0026]本發明的另一個有利實施方式規定支承裝置為橢圓形銷,在一個特別有利的實施例中為圓柱形的銷,該銷以強制聯鎖或實體整合的方式通過例如附著粘合或硫化作用完全容納在彈性構件上的相應凹部中。正如上文所描述的,在此情況下該銷也是由與彈性構件、例如橡膠構件相比硬質的材料、例如鋁或鋼鐵這樣的金屬及相應的硬質塑料材料形成。相對于之前敘述的優點,該實施方式提供了額外的優點,即在行駛操作期間鉸接式接合更易于跟隨橫向板簧的移動,也就是說,具有更小的阻力。由于彈性構件可以繞著被容納的銷實質自由地旋轉,在行駛操作期間,彈性構件在橫向板簧移動時受到更小的變形。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的遲滯現象由此被普遍地減少。
[0027]為了進一步地減少彈性構件與銷之間的摩擦,本發明的一個有利的實施方式規定在彈性構件的凹部插入襯套,特別是金屬或塑料襯套,在該襯套內容納橢圓形或圓柱形銷。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的遲滯現象由此再度減少。
[0028]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有利實施方式,彈性構件以實體整合的方式通過例如附著粘合或硫化作用與橫向板簧連接。以這種方式,在行駛操作期間發生移動的情況下有效地防止彈性構件和橫向板簧能夠分離。進一步地,其無需使用例如軸承殼、固定夾鉗以及諸如此類的保持裝置來連接彈性構件與橫向板簧,據此,使用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可以實現進一步的重量上和成本上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詳述和技術效果在下文中參照附圖中舉例說明的不同實施方式進行更加詳細地闡述,其中:
[0030]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輪懸架的第一實施例的仰視透圖,
[0031]圖2為圖1所示的車輪懸架的仰視圖,
[0032]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輪懸架的第二實施例的后視示意圖,
[0033]圖4為圖3所示的橫向板簧的內部鉸接定位件的放大透視圖,
[0034]圖5為穿過圖3所示的橫向板簧的內部鉸接定位件的剖視圖,
[0035]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橫向板簧的車輪懸架的第三實施例的后視示意圖,
[0036]圖7為圖6所示的橫向板簧的內部鉸接定位件的放大的透視圖,以及
[0037]圖8為穿過圖6所示的橫向板簧的內部鉸接定位件的剖視圖。
[0038]附圖標記
[0039]I車輪懸架
[0040]2橫向板簧
[0041]3車輛縱軸線
[0042]4內部鉸接定位件,軸承
[0043]5外部鉸接定位件,軸承
[0044]6車輛縱向中央平面
[0045]7副車架
[0046]8 輪架
[0047]9車輪懸架
[0048]10彈性構件
[0049]11車輛側支承裝置
[0050]12 2的上面
[0051]13 2的下面
[0052]14樞軸線
[0053]15車輪懸架
[0054]16彈性構件
[0055]17車輛側支承裝置[0056]18 襯套【具體實施方式】
[0057]在不同的附圖中,對相同的組件規定相同的附體標記,以便于其在總體上也僅僅描述一次。
[0058]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用于車輛的、特別是機動車輛的車軸的橫向板簧2的車輪懸架I的第一實施例的仰視透視圖。圖2為相同橫向板簧的仰視圖。橫向板簧2相對于車輛縱軸線3橫向安置,該橫向板簧2優選為由復合玻璃纖維材料制成的橫向板簧(復合橫向板簧)。如圖1和圖2所示,橫向板簧2具有兩個內部的、側向隔開的鉸接定位件4或內軸承4,以及在橫向板簧2的自由端的兩個外部鉸接定位件5或外軸承5。該內部和外部的鉸接定位件4和5安置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6的兩側的每一側。內部鉸接定位件4將橫向板簧2支承在圖1和圖2未示出的車輛上部結構或者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的副車架7上。每個橫向板簧2的外部鉸接定位件5與輪架8連接。
[0059]圖1和圖2未示出并且將在以下作更加詳細的闡述的是,橫向板簧2在不同情況下在內部鉸接定位件4處借助于至少一個彈性構件、例如橡膠構件支承于車輛側支承裝置上,該車輛側支承裝置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7上。
[0060]在此情況下,彈性構件和車輛側支承裝置形成鉸接式接合。根據本發明,該鉸接式接合實現了接合的兩個元件的圍繞至少一個樞軸線樞轉運動。優選地,該鉸接式接合具有至少一個與橫向板簧2的主要彎曲軸線平行延伸的樞軸線。如圖1和圖2所示的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I的實施方式中,該橫向板簧2的主要彎曲軸線進一步與車輛縱軸線3平行地延伸。根據本發明,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6兩側的每一側設置恰好一個上述鉸接式接合。也就是說,內部鉸接定位件4在彈性構件和車輛側支承裝置之間僅提供一個鉸接式接合。
[0061]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具有相對于車輛縱軸線3橫向安置的橫向板簧2的車輪懸架9的第二實施例的后視不意圖,特別地,橫向板簧2由復合玻璃纖維(復合橫向板簧)制成。如前所述,橫向板簧2借助于兩個內部鉸接定位件4支承在車輛上部結構上或者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的副車架7上。此外,圖3示出了在車輛行駛操作期間橫向板簧2能夠呈現出的兩種運動狀態下的橫向板簧2。
[0062]圖4為圖3所示的橫向板簧2的內部鉸接定位件4的放大的透視圖,圖5為穿過如圖3所示的橫向板簧2的相同內部鉸接定位件4的剖視圖。圖3中的橫向板簧2的內部鉸接定位件4實質上包括彈性構件10、例如橡膠構件和車輛側支承裝置11。車輛側支承裝置11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的副車架7上。在圖3所示的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9的實施方式中,彈性構件10優選為以實體整合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彈性構件10與橫向板簧2的附著粘合或硫化作用與橫向板簧2連接。如圖5所示,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彈性構件10優選為僅僅安置在朝向支承裝置11的橫向板簧2的上面12。在橫向板簧2的下面13不設置彈性構件10。
[0063]在圖4和圖5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的所示實施方式中,車輛側支承裝置11為半圓柱形的銷,彈性構件10以強制聯鎖式或實體整合的方式緊靠該銷的縱向側面。以這種方式,彈性構件10和半橢圓形或半圓柱形的銷11形成鉸接式接合,這使兩個接合的元件10和11能夠相對于彼此樞轉運動。鉸接式接合的樞軸線14與橫向板簧2的主要彎曲軸線平行延伸,在圖3所示的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9的實施方式中,橫向板簧2的主要彎曲軸線也與車輛縱軸線3平行延伸。鉸接式接合的該實施方式提供了尤為簡單的結構以及因此的尤為輕質和節約成本的解決方案這樣的顯著優勢,該結構區別特別是在于使用了盡可能最少數量的組件。
[0064]與彈性構件10的材料相比,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7上的半橢圓形或半圓柱形的銷11是由剛性材料或者硬質材料、例如鋼鐵、鋁及其他金屬或相應的硬質塑料材料形成。
[0065]由硬質材料形成的銷11確保了鉸接式接合理想的高水平垂直剛度,同時,鉸接式接合在側向和旋轉方向上的彈性能夠由彈性構件10的具體配置預先限定。進一步地,考慮到橫向板簧2在行駛操作期間發生的運動,也可以借助于彈性構件10的相應配置容易地優化樞軸線14相對于橫向板簧2的上面12的間隔。以這種方式,可以以期望的方式通過橫向板簧2的內部鉸接定位件4影響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9的期望的動力行為。
[0066]特別地,如圖5所示,半橢圓形或半圓柱形的銷11可以直接地裝配到車輛上部結構或副車架7,也就是說,例如可以與其整體地構造。
[0067]圖6中從后部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15的第三實施例,該車輪懸架15具有相對于車輛縱軸線3橫向設置的橫向板簧2,特別是由復合玻璃纖維材料制成的橫向板簧2 (復合橫向板簧)。此外,橫向板簧2借助于兩個內部鉸接定位件4支承在車輛上部結構上或者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的副車架7上。
[0068]圖7為圖6所示的橫向板簧2的內部鉸接定位件4的放大透視圖,圖8為穿過與圖6所示橫向板簧2的相同內部鉸接定位件4的剖視圖。圖6所示的橫向板簧2的內部鉸接定位件4實質上包括彈性構件16、例如橡膠部件,和車輛側支承裝置17。車輛側支承裝置17牢固的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上或與車輛上部結構連接的副車架7上。在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15的圖6所示實施方式中,彈性構件16優選為以實體整合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彈性構件16在橫向板簧2上的附著粘合或硫化作用來連接到橫向板簧2。特別地,如圖8所示,彈性構件16可以僅僅安置在朝向支承裝置17的橫向板簧2的上面12。
[0069]在圖7和圖8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15的所示實施方式中的車輛側支承裝置17為完全容納在彈性構件16的相應凹部內的橢圓形或圓柱形的銷。以這種方式,彈性構件16和橢圓形或圓柱形的銷17形成鉸接式接合,其使兩個接合的元件16和17能夠相對于彼此樞轉運動。該鉸接式接合的樞軸線14與橫向板簧2的主要彎曲軸線平行延伸,在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15的實施方式中,該主要彎曲軸線還與車輛縱軸線3平行延伸。
[0070]與彈性構件16的材料相比,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上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7上的橢圓形或圓柱形的銷17是由剛性材料或者硬質材料、例如鋼鐵、鋁及其他金屬或相應的硬質塑料材料形成。由硬質材料形成的銷17確保了鉸接式接合理想的高水平垂直剛度,同時鉸接式接合在側向上的彈性能夠由彈性構件16的具體配置預先限定。進一步地,考慮到橫向板簧2在行駛操作期間發生的運動,通過彈性構件16的相應配置可以容易地優化樞軸線14相對于橫向板簧2上面12的間距。以這種方式,可以借助于橫向板簧2上的內部鉸接定位件4以期望的方式影響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15的期望的動力行為。
[0071]就上述的車輪懸架9而言,該車輪懸架15提供了額外的優點,即在行駛操作期間鉸接式接合更易于跟隨橫向板簧2的移動,也就是說,具有更小的阻力。由于彈性構件16可以繞著被容納的銷17實質自由地旋轉,在車輛行駛操作期間,彈性構件16在橫向板簧2移動時受到更小的變形。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的遲滯現象由此普遍地減少。
[0072]如圖8所示,為了進一步地減少彈性構件16與銷17之間產生的摩擦,在圖6所示的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15的實施方式中,在彈性構件16的凹部另外地插入襯套18,特別是金屬或塑料襯套。在該襯套18內容納橢圓形或圓柱形銷17。根據本發明的車輪懸架的遲滯現象由此再度減少。
[0073]以上所述的根據本發明的用于車輛、特別是機動車輛的車輪懸架并不限于此處公開的實施方式,相反,還包含了具有相同效果的其他實施方式。
[0074]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具有相對于車輛縱軸線橫向設置的橫向板簧的車輪懸架用于車輛、特別是機動車輛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橫向板簧(2)的車輛的車輪懸架,該橫向板簧(2)相對于車輛縱軸線(3)橫向安置,并且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6)兩側的每一側借助于至少一個彈性構件(10、16)支承在車輛側支承裝置(11、17)上,該車輛側支承裝置(11、17)牢固地連接在車輛上部結構或與車輛上部結構相連接的副車架(7)上,彈性構件(10、16)和支承裝置(11、17)形成鉸接式接合, 其特征在于,在車輛縱向中央平面(6 )的兩側的每一側僅提供一個鉸接式接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式接合具有與橫向板簧(2)的主要彎曲軸線平行延伸的至少一條樞軸線(1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裝置(11)為至少一個半橢圓形或半圓柱形的銷,彈性構件(10)以強制聯鎖或實體整合的方式緊靠該銷的縱向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支承裝置(17)為完全容納在彈性構件(16)上的相應凹部內的橢圓形或圓柱形的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在彈性構件(16)的凹部插入容納橢圓形或圓柱形銷(17)的襯套(18)。
6.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彈性構件(10、16)以實體整合的方式與橫向板簧(2)連接。
7.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彈性構件(10、16)僅安置在朝向支承裝置(11、17)的橫向板簧(2)的上面(12)。
8.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輪懸架,其特征在于,橫向板簧(2)由復合玻璃纖維材料制成。
【文檔編號】B60G11/08GK103770590SQ20131049202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阿爾貝托·吉雷利·康索拉羅, 馬克·西蒙, 保羅·贊德伯爾根, 托馬斯·格哈德斯, 沃爾特·申普爾 申請人:福特有限公司, 麥格納斯太爾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