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一體化領域,特別是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
背景技術:
汽車的轉向系統可以按照駕駛員的意愿控制汽車的行駛方向。當前多數汽車轉向系統轉向輪的轉角在40度左右,并且只有兩個前輪是轉向輪,而很多時候需要汽車轉向角變大,甚至能實現汽車的橫向行駛,而現有汽車的轉向系統無法達到要求。汽車如果實現位置平移的話,需要較大的轉向空間。所以,現有汽車轉向系統不利于汽車的準確快速定位,不方便駕駛員操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實現橫向行駛、方便汽車快速定位的電動車輪。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包括蝸桿、轉向軸、定位螺母、滾動軸承、支撐軸、輪胎、輪輞、輪輻、驅動電動機、渦輪、轉向盤、扭矩傳感器、ECU、轉向電動機、車速傳感器、電動車輪,所述轉向軸的上端與渦輪通過鍵相連,渦輪與蝸桿相嚙合,轉向軸的下端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到支撐軸上,并且滾動軸承在支撐軸上依靠軸肩和定位螺母定位;所述電動車輪采用驅動電動機驅動,驅動電動機為直流無刷電機,驅動電動機位于車軸處,外轉子通過輪輻與輪輞相連。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0006]1、汽車采用電動車輪單獨驅動,車輪的最大轉角能達到90度,能實現汽車的橫向行駛,方便了汽車快速定位。2、電動車輪能實現汽車的橫向行駛,容易實現汽車位置的平移。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示意圖。圖2是背景技術中轉向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I一蝸桿;2—轉向軸;3—定位螺母;4一滾動軸承;5—支撐軸;6—輪胎;7—輪輞;8—輪福;9—驅動電動機;10—潤輪;11—轉向盤;12—扭矩傳感器;13 —E⑶;14一轉向電動機;15—車速傳感器;16—電動車輪。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包括蝸桿1、轉向軸2、定位螺母3、滾動軸承4、支撐軸5、輪胎6、輪輞7、輪輻8、驅動電動機9、渦輪10、轉向盤11、扭矩傳感器12、ECU13、轉向電動機14、車速傳感器15、電動車輪16,每個電動車輪16通過位于車軸的驅動電動機9單獨驅動,為實現汽車的橫向行駛創造了條件,其中驅動電動機9為直流無刷電動機。轉動轉向盤11,扭矩傳感器12將扭矩信號傳給ECU13,同時車速傳感器15將車速信號也傳遞給ECU13,ECU13根據傳遞來的信號控制轉向電動機14做出相應的電機轉角,轉向電動機14的電機轉角決定著電動車輪16轉角的方向和大小,轉向電動機14輸出的扭矩經過蝸桿I傳遞給與其相嚙合的渦輪10,經過蝸桿I和渦輪10嚙合傳遞的減速增扭作用,轉向扭矩傳遞給與渦輪10通過鍵相連的轉向軸2,這樣傳遞來的扭矩帶動轉向軸2旋轉相應的轉角,由于轉向軸2的下端通過滾動軸承4連接在支撐軸5上,則支撐軸5帶著電動車輪16旋轉相應的角度,完成轉向。當轉向盤11轉到最大角度時,ECU13調控轉向電動機14的電機轉角,讓電動車輪16達到90度的最大轉角,實現車輪的橫向行駛。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以及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包括蝸桿、轉向軸、定位螺母、滾動軸承、支撐軸、輪胎、輪輞、輪輻、驅動電動機、渦輪、轉向盤、扭矩傳感器、ECU、轉向電動機、車速傳感器、電動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軸的上端與渦輪通過鍵相連,渦輪與蝸桿相嚙合,轉向軸的下端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到支撐軸上,并且滾動軸承在支撐軸上依靠軸肩和定位螺母定位;所述電動車輪采用驅動電動機驅動,驅動電動機為直流無刷電機,驅動電動機位于車軸處,外轉子通過輪 輻與輪輞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可以實現橫向行駛的電動車輪,屬于機電一體化領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軸的上端與渦輪通過鍵相連,渦輪與蝸桿相嚙合,轉向軸的下端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到支撐軸上,并且滾動軸承在支撐軸上依靠軸肩和定位螺母定位;所述電動車輪采用驅動電動機驅動,驅動電動機為直流無刷電機,驅動電動機位于車軸處,外轉子通過輪輻與輪輞相連。轉動轉向盤,扭矩傳感器、車速傳感器傳信號給ECU,ECU控制轉向電動機做出相應的電機轉角,輸出的扭矩經過蝸桿渦輪的減速增扭作用,傳遞到轉向軸處,轉向軸旋轉,則支撐軸帶著電動車輪旋轉相應的角度。轉向盤轉角最大時,電動車輪達到90度的最大轉角,實現車輪橫向行駛,方便汽車快速定位。
文檔編號B62D5/04GK203111303SQ20132015148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秦娟 申請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