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組件以及使用該踏板組件的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踏板組件及使用該踏板組件的機器,其中踏板組件包括:踏板,固定在踏板底面上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一滑道及一對第二滑道,并且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平行;第一支架,該第一支架被固定安裝在上述基座上,并且該第一支架的上端設置有一對第一銷柱,各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一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第二支架,該第二支架的上端設置有一對第二銷柱,各第二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二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該第二支架的下端以鉸接方式被固定;借助于所述第一銷柱與所述第一滑道的滑動配合以及所述第二銷柱與所述第二滑道的滑動配合,所述踏板組件能夠在其踏板處于水平位置的伸出狀態和該踏板處于偏離水平位置的收起狀態之間切換。
【專利說明】踏板組件以及使用該踏板組件的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基座上的可伸縮的踏板組件,該基座例如可以是機器如工程車輛的一部分,并且還涉及一種使用該踏板組件的機器。
【背景技術】
[0002]對于工程車輛,例如推土機、挖掘機、起重機、掘進機等來說,為了方便操作人員登上車輛或者在車輛內部上下活動,通常設置有固定式的踏板裝置。這樣的踏板裝置從車輛的壁面突出,占用了操作人員的操作空間,或者增大了車輛的外部尺寸而影響車輛的通過能力。盡管現有技術中存在可伸縮的踏板裝置,但是在現有設計中,踏板僅在其靠近安裝面的一端受到支撐,操作人員踩踏時的較大壓力會使得踏板的受到支撐的一端受力矩過大而變形,從而導致該踏板裝置無法工作;或者安裝踏板的壁面因承受集中的應力而被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伸縮的踏板組件,該踏板組件能夠克服上述問
題之一。
[0004]本實用新型的踏板組件包括:踏板,固定在踏板底面上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一滑道,固定在踏板底面上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平行;第一支架,固定在一對基座上,并且其上端設置有一對第一銷柱,各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一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第二支架,該第二支架的上端設置有一對第二銷柱,各第二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二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該第二支架的下端以鉸接方式被固定;借助于所述第一銷柱與所述第一滑道的滑動配合以及所述第二銷柱與所述第二滑道的滑動配合,所述踏板組件能夠在其踏板處于水平位置的伸出狀態和該踏板處于偏離水平位置的收起狀態之間切換。
[0005]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架通過安裝座與所述基座固定連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在所述安裝座的下方并與該安裝座間隔開。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可以與所述基座相鉸接,也可以與所述第一支架的位于安裝座下方的下端相鉸接。
[0006]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滑道具有當該踏板處于水平位置時的面向操作者的第一端和遠離操作者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滑道具有當該踏板處于水平位置時面向操作者的第一端和遠離操作者的第二端;并且當所述踏板處于水平位置時,所述一對第一銷軸位于所述一對第一滑道的第二端,并且所述一對第二銷軸位于所述一對第二滑道的第一端。
[0007]還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與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一對第一銷軸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0008]有利的是,當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到所述一對第二銷軸的連線的距離為a,從該鉸接點到所述一對第一銷軸的連線的距離為b時,將a設計成大于b。此時更有利的是,如從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的距離為C,滿足a2 = b2+c2,即三者構成直角三角形。
[0009]本實用新型的踏板組件可以處于完全收起狀態,在該完全收起狀態,該踏板組件的所述一對第一銷軸和所述一對第二銷軸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此時有利的是,所述第一銷軸處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二銷軸處于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
[0010]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機器,所述機器包括前述的踏板組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其中: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踏板組件處于伸出狀態的立體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踏板組件從伸出狀態進入收起狀態時的立體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踏板組件處于完全收起狀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下文描述的和附圖示出的示例性實施例旨在教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若干不同環境中和對于若干不同應用實施和使用本實用新型。因此,示例性實施例并不意在、并且不應該被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的限制性描述。相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0016]如圖1所示,該踏板組件具有踏板11,其用于供操作人員踩踏。在該踏板的底面上固定有四條滑道,其中包括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一滑道21以及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二滑道31,并且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也相互平行。這些滑道如此布置,即兩個第一滑道21被夾在兩個第二滑道31之間。
[0017]當踏板組件處于伸出狀態時,踏板位于水平位置。對于面對踏板的操作者來說,踏板具有面對該操作者的外側邊緣和內側邊緣,第一滑道21具有面向操作者的第一端23和遠離操作者的第二端22,第二滑道31具有面向操作者的第一端32和遠離操作者的第二端33。在本實用新型中,兩個第一滑道21和兩個第二滑道31在長度方向上彼此錯開。從整體上來開,兩個第一滑道21更靠近踏板的內側邊緣,而兩個第二滑道31更靠近踏板的外側邊緣布置,使得第一滑道21的第二端22靠近踏板的內側邊緣,而第二滑道31的第一端32靠近踏板的外側邊緣。
[0018]踏板組件還包括兩個支架,即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51,其中第一支架41在其上端具有一對第一銷柱44,每個第一銷柱均與一個第一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第二支架51在其上端53具有一對第二銷柱54,每個第二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二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可以采用現有的多種方式實現這種可滑動的配合,例如圖1所示具有長孔的滑道和穿過長孔的銷軸,也可以采用具有凹槽的滑道和伸入凹槽的銷軸,等等。
[0019]第一支架41用于固定在一對基座上,該基座典型地是工程機械的某個壁面或框架。該第一支架41可以通過焊接、鉚接、螺栓連接等多種方式固定到基座上。如圖1所示,該第一支架具有安裝座45,通過該安裝座被螺栓固定到基座上。該第一支架41典型地以豎直姿態被固定到基座上,但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容易根據使用環境選擇以非豎直姿態固定該第一支架。
[0020]第二支架51用于在踏板11處于伸出狀態下也向操作者伸出從而支撐該踏板的前邊緣,并且在踏板收回的狀態下向遠離操作者的方向收回。因此,該第二支架51的下端必須被鉸接,由此允許該第二支架可以轉動而伸出或收回。第二支架51的下端可以被鉸接在任何合適的對象上,例如,第二支架的下端52鉸接在基座上,也可以與第一支架41的下端相鉸接,此時優選的是,第二支架51的下端52的鉸接點與第一支架的一對第一銷軸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此外,該下端52可以通過一個鉸接點,或者其轉動軸線共線的兩個或更多個鉸接點,與基座或第一支架41的下端鉸接。
[0021]第二支架51的下端的鉸接點優選與第一支架41的安裝座相間隔開,并且優選位于所述安裝座的下方,如圖1所示。
[0022]在圖1所示的伸出狀態下,踏板處于水平位置,一對第一銷軸均位于第一滑道的第二端,即支撐踏板的內側邊緣,而一對第二銷軸位于一對第二滑道的第一端,即支撐踏板的外側邊緣,這樣使得踏板受到穩定的支撐,避免了應力集中在某一端而造成變形。在該伸出狀態下,如果第一支架41處于豎直平面內,優選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踏板從側面看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具體來說,可以對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滑道的尺寸進行如下的設置,設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到所述一對第二銷軸的連線的距離為a,從該鉸接點到所述一對第一銷軸的連線的距離為b,并且從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的距離為c,則應滿足a2 = b2+c2的關系。
[0023]在不用踏板11時,操作人員可推起踏板11,使踏板11沿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下行,踏板以外側邊緣高于內測邊緣的姿勢偏離水平位置。如圖2所示。
[0024]由于該踏板組件通常被安裝成其第一支架41為豎直姿勢,因此優選該踏板11被收回至豎直姿勢,即如圖3所示的完全收回狀態。
[0025]為了使該踏板組件能夠被收回到圖3所示完全收回狀態,需要使第二支架51和第一支架41位于同一個豎直平面內,借此基座布置,節省空間。在本實用新型中,相應于兩個第二滑道31夾持第一滑道21的設置,第二支架51以從外側夾持第一支架41的方式安裝。并且此時,第一支架41的上端支撐第一滑道21的第一端23,第二支架51的上端53支撐第二滑道的第一端32。
[0026]上文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踏板組件進行了說明。應當指出,上面的說明僅是示例性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和變型,這些修改和變型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安裝在基座上的可伸縮的踏板組件(10),其特征在于,該踏板組件包括: 踏板(11), 固定在踏板(11)底面上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一滑道(21), 固定在踏板(11)底面上相互平行的一對第二滑道(31), 并且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平行; 第一支架(41),該第一支架被固定安裝在上述基座上,并且該第一支架的上端設置有一對第一銷柱(44),各第一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一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 第二支架(51),該第二支架的上端(53)設置有一對第二銷柱(54),各第二銷柱分別與一個第二滑道可滑動地配合連接,該第二支架的下端(52)以鉸接方式被固定; 借助于所述第一銷柱與所述第一滑道的滑動配合以及所述第二銷柱與所述第二滑道的滑動配合,所述踏板組件能夠在其踏板處于水平位置的伸出狀態和該踏板處于偏離水平位置的收起狀態之間切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通過安裝座與所述基座固定連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在所述安裝座的下方并與該安裝座間隔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基座或者所述第一支架(41)的位于所述安裝座下方的下端相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道具有當該踏板處于水平位置時的面向操作者的第一端和遠離操作者的A-Ap ~.上山弟.~-? ; 所述第二滑道具有當該踏板處于水平位置時面向操作者第一端和遠離操作者的第二端; 并且當所述踏板處于水平位置時,所述一對第一銷軸位于所述一對第一滑道的第二端,并且所述一對第二銷軸位于所述一對第二滑道的第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與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一對第一銷軸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的鉸接點到所述一對第二銷軸的連線的距離為a,從該鉸接點到所述一對第一銷軸的連線的距離為b,則a>b。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的距離為C,則a2 = b2+c2。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起狀態包括完全收起狀態,在該完全收起狀態,該踏板組件的所述一對第一銷軸和所述一對第二銷軸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踏板組件,其特征在于, 當所述踏板組件處于完全收起狀態時,所述第一銷軸處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二銷軸處于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一端。
10.一種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踏板組
件。
【文檔編號】B60R3/02GK203793230SQ201420221710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趙楠, 李愛芳, 姜立慶, 熊建峰, 張運偉, 葉森 申請人: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