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乘員信息取得裝置以及車輛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21050閱讀:672來源:國知局
乘員信息取得裝置以及車輛控制系統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取得乘車乘員的信息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以及車輛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被搭載于汽車上的多個座椅的位置或朝向等的座椅配置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變更。

例如,在日本特開2006-96220號公報中,提出了一種設為與非輔助者對應的座椅配置的方案。具體而言,在發(fā)生自動座椅配置裝置的起動操作時,通過讀取裝置而從IC標記等中讀取攜帶物的信息。此外,除了包括兒童座椅的安裝等與座椅相關的裝備信息以外,還包含乘員是被輔助者還是不需要輔助者等信息,而對其身體的特征進行判斷。而且,基于該判斷結果而設定最佳的座椅配置。如果乘員為被輔助者,則以車門的打開為契機在落座前實施自動座椅配置,并且對此進行報告。如果乘員為不需要輔助者,則在落座后的預定時間內操作按鈕被按壓時實施自動座椅配置。

此外,近幾年,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也提出了各種的技術,還公開發(fā)表了一種能夠實現如下方式的座椅配置的技術,即,在自動駕駛時駕駛員所落座的座椅成為與車輛行進方向反向(朝后)、從而車輛后側的座椅的乘員與駕駛員成為面對面落座的狀態(tài)。

然而,在能夠面對面落座的自動駕駛車輛中,當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時,在將駕駛員所落座的座椅向車輛行進方向的朝向進行旋轉的情況下,至習慣于車輛的行駛狀況和風景為止時的精神上的感覺或體態(tài)上的感覺的切換將需要時間。因此,在切換到了手動駕駛時,落座在駕駛座上的乘員未必適合作為駕駛員。

此外,例如也存在如在自動駕駛中未處于清醒狀態(tài)等,從而根據駕駛員的狀態(tài)而不適合于駕駛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能夠使具備駕駛適應性的乘員進行駕駛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以及車輛控制系統。

第一方式為一種乘員信息取得裝置,具備:駕駛控制部,其對車輛的自動駕駛和手動駕駛進行切換;讀取部,其從乘坐于車輛上的乘員讀取與乘員的駕駛適應性相關信息;報知部,其在所述駕駛控制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根據所述讀取部的讀取結果而報知處于乘車中的乘員之中適合于駕駛的乘員。

根據第一方式,通過駕駛控制部而對車輛的自動駕駛和手動駕駛進行切換。

在讀取部中,從乘坐于車輛上的乘員讀取與乘員的駕駛適應性相關的各種信息。例如,讀取部利用各種傳感器或照相機等而從乘員讀取與乘員相關的信息。

而且,通過報知部,在駕駛控制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切換的情況下,根據讀取部的讀取結果而報知處于乘車中的乘員之中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如此,由于在向手動駕駛切換的情況下,報知部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因此第一方式中能夠使具備駕駛適應性的乘員進行駕駛。此外,在第一方式中,能夠通過使被報知的乘員進行駕駛從而安全地實施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的切換。

第二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上述第一方式中,讀取部讀取包括駕駛執(zhí)照的有無在內的個人信息、表示飲酒狀態(tài)的信息、表示生命體征狀態(tài)的信息、駕駛技能信息、駕駛經歷信息、表示駕駛公平性的信息、以及駕駛意向信息中的至少一個與乘員的駕駛適應性相關的信息。第二方式中,通過使用這些信息中的一個以上的信息,從而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

第三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上述方式中,報知部通過使用預先規(guī)定的評價值而對由讀取部讀取的信息進行評價,從而選定并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在第三方式中,如上文所述能夠通過使用評價值,從而容易地選定并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

第四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上述方式中,還具備檢測部,所述檢測部對能夠分別變更相對于車輛的位置以及朝向的多個座椅中的每個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檢測,報知部在駕駛控制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根據讀取部的讀取結果以及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而報知處于乘車中的乘員之中適合于駕駛的乘員。由此,在第四方式中,能夠報知適合于考慮到了自動駕駛時的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的駕駛的乘員。

此外,第五方式為一種車輛控制系統,具備:第四方式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變更部,其分別對所述多個座椅的所述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控制部,其以如下方式對所述變更部進行控制,即,使由所述報知部選定的適合于駕駛的乘員所落座的座椅成為適合于駕駛的位置以及朝向。

根據第五方式,除了第四方式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以外,還具備變更部以及控制部。

在變更部中,多個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分別被變更。即,能夠通過變更部而使座椅配置被變更。

而且,在控制部中,以如下方式對變更部進行控制,即,由報知部選定的適合于駕駛的乘員所落座的座椅變成適合于駕駛的位置以及朝向。由此,第五方式中,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能夠將適合于駕駛的乘員設為能夠駕駛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安全地實施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的切換。

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根據上述方式,能夠提供一種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使具備駕駛適應性的乘員進行駕駛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以及車輛控制系統。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搭載了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的車輛的概要結構的側視圖。

圖2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的概要結構的框圖。

圖3A為表示未對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的通常的狀態(tài)的圖。

圖3B為表示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對各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的狀況的圖。

圖3C為表示面對面落座狀態(tài)的圖。

圖4A為表示面對面落座狀態(tài)的圖。

圖4B為表示在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對各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的狀況的圖。

圖4C為表示通常的狀態(tài)的圖。

圖5為表示對適合于駕駛的乘員進行評價的條件、檢測方法、以及評價值的一個示例的表。

圖6為用于對與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對應的評價值的一個示例進行說明的圖。

圖7為表示由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的自動駕駛控制部所執(zhí)行的對適合于駕駛的乘員進行選定并報知的處理的流程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

圖8為表示相對于乘員A~乘員D這四個人的各條件的與實際的乘員的駕駛適應性相關的信息示例的表。

圖9A為表示車輛前側的座椅為朝向車輛行進方向且車輛后側的座椅為朝向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方向的狀態(tài)的座椅配置示例的圖。

圖9B為表示將除了一個座椅以外的其他座椅設為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的朝向的座椅配置示例的圖。

圖9C為表示僅將一個座椅設為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的朝向的座椅配置示例的圖。

圖10A為表示在車寬方向上排列為一排的多個座椅的圖。

圖10B為表示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排列為一列的多個座椅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一個示例進行詳細說明。圖1為表示搭載了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的車輛的圖,圖2為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的概要結構的框圖。

如圖1所示,車輛上設置有能夠分別變更相對于車輛的位置以及朝向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座椅。通過對各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從而座椅配置能夠變更。在圖1中,圖示了車輛前側的座椅被變更為朝向后側的座椅配置的示例。

此外,為了從乘員讀取乘員的各種信息,從而在車輛上作為讀取部而設置有酒精傳感器16、照相機18、話筒20、心率傳感器22、顯示操作部24、以及數據庫(DB)26,其中,乘員的各種信息為對是否適合作為駕駛員進行判斷的條件。另外,DB26中也包括個人擁有的智能電話或智能手表等。

酒精傳感器16被設置在例如頭枕等的易于對乘員的呼氣進行檢測的位置上,并通過對酒精進行檢測,從而對落座于座椅上的乘員是否已飲酒進行檢測。

照相機18被設置在能夠拍攝到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員的表情等的車廂內的頂部等處,并對乘員進行拍攝。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通過拍攝而所取得的拍攝圖像而從乘員的臉色或表情等對生命體征狀態(tài)等進行判斷。此外,為了對處于乘車中的乘員進行指定,拍攝圖像也可以在臉部確認等中使用。

話筒20被設置于能夠對落座在座椅上的乘員所發(fā)出的語音進行檢測的位置處,并對乘員的語音進行檢測。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乘員向話筒20說出是否具有駕駛意向,從而對乘員的駕駛意向的有無進行檢測。另外,也可以利用話筒20并通過語音識別等而實施語音確認或各種信息的輸入等。

心率傳感器22被設置在座椅等上,并對乘員的心率數進行檢測。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由心率傳感器22對心率數進行檢測,從而對乘員的生命體征狀態(tài)進行判斷。

顯示操作部24被設置在例如車廂內的中央控制臺部分等處,并被設置在落座于座椅上的各乘員能夠對顯示進行目視確認且能夠操作的位置處。顯示操作部24具備用于輸入各種信息的按鍵或開關等,并且作為報知部而具備對各種信息進行顯示的監(jiān)視器等的顯示部。作為顯示操作部24,也可以應用將顯示部與操作部設為一體的觸摸面板等。

DB26將通過乘員對顯示操作部24進行操作而被輸入的信息等作為數據庫而進行存儲。例如,在DB26中存儲有駕駛執(zhí)照的有無或個人特性、嗜好、駕駛公平性、駕駛技能等各種的個人信息。此外,被存儲在DB26中的駕駛公正性或駕駛技能等的信息總是被反饋并寫入DB26中。另外,如圖1所示,DB26的信息也可以取得被存儲在外部的云端40等的服務器的DB42中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從云端40的DB42取得信息并存儲到DB26中。

此外,如圖2所示,酒精傳感器16、照相機18、話筒20、心率傳感器22、顯示操作部24、以及DB26分別與車內網絡連接。

在車內網絡38上,還連接有作為駕駛控制部以及控制部的自動駕駛控制部12、周邊狀況檢測裝置14、作為變更部的座椅位置變更部28、通信控制部30。另外,自動駕駛控制部12以及顯示操作部24對應于報知部。

自動駕駛控制部12由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等的微型計算機構成。此外,在自動駕駛控制部12上連接有制動燈32、輔助機器(例如,方向指示燈或前照燈、刮水器裝置等)34以及致動器36等。自動駕駛控制部12通過在RAM中展開預先被存儲在ROM中的程序并由CPU執(zhí)行,并對制動燈32、輔助機器34以及致動器36等的動作進行控制,從而對自動駕駛進行控制。另外,自動駕駛控制部12也可以由多個電子控制單元構成。

具體而言,自動駕駛控制部12對判斷車輛的周邊狀況以及車輛的狀況來實施車輛的控制的自動駕駛、與由乘員實施的手動駕駛之間的切換進行控制。在自動駕駛時,為了使車輛獨立地行駛,自動駕駛控制部12根據從各種傳感器或周邊拍攝照相機等的周邊狀況檢測裝置14獲得的信息,而對自車輛以及其周邊狀況進行判斷。而且,根據判斷結果而實施對致動器36進行控制的自動駕駛控制處理,所述致動器36對加速量、制動量以及轉向角等進行驅動。在自動駕駛控制處理中,以生成沿著根據車輛的周邊狀況和地圖信息而被預先設定的目標路線的行駛計劃并根據所生成的行駛計劃而使車輛獨立地行駛的方式,對駕駛進行控制。

此外,自動駕駛控制部12能夠對表示車輛的行駛操作狀態(tài)的信息進行存儲,并輸出表示所存儲的車輛的行駛操作狀態(tài)的信息。表述車輛的行駛操作狀態(tài)的信息為,表示由乘員對車輛進行手動駕駛的手動駕駛狀態(tài)的信息,或者表示通過自動駕駛控制部12而使車輛自動地行駛的自動駕駛狀態(tài)的信息。

此外,自動駕駛控制部12輸出與車輛的駕駛輔助相關的預定信息。在預定信息的一個示例中,具有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的開始的信息、或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的結束的信息等。

例如,自動駕駛控制部12能夠在乘員的手動駕駛中,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況或周圍的狀況而自動地開始自動駕駛控制處理從而由乘員所進行的車輛的駕駛進行輔助。在該情況下,自動駕駛控制部12輸出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開始的信息。此外,在根據乘員的指示而從乘員的手動駕駛向由自動駕駛控制處理實施的自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控制部12輸出作為表示實施駕駛的主權的轉移的信息、即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開始的信息的預定信息。

此外,自動駕駛控制部12能夠在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的執(zhí)行過程中實施如下的處理,即,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況或周圍的狀況而自動地結束(解除)自動駕駛控制處理并催促由乘員進行的車輛的手動駕駛。在該情況下,為了催促乘員進行車輛的手動駕駛,從而自動駕駛控制部12輸出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的結束的信息。此外,在根據乘員的指示而從由自動駕駛控制處理而實施的自動駕駛向乘員的手動駕駛切換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控制部12輸出作為表示實施駕駛的主權的轉移的信息、即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結束的信息的預定信息。

另外,自動駕駛控制部12可以具備在車輛與該車輛的外部之間對周邊狀況等的信息進行收發(fā)的通信器。在通信器的一個示例中,列舉出通過由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的窄域通信實現的無線通信器等的道路與車輛間通信而接收道路的狀況的通信器。此外,在表示作為周邊狀況的通過道路與車輛間通信而接收的道路的狀況的信息中,列舉出行駛車道的曲率、路面斜度等的車道或道路的形狀以及狀態(tài)、車輛相對于車道的位置關系,并且列舉出表示行駛中的其他的車輛的位置關系以及周邊的交通量等的信息。此外,作為用于取得周邊狀況的設備的一個示例,自動駕駛控制部12可以包括導航系統。

周邊狀況檢測裝置14具有多個種類的傳感器或周邊拍攝照相機等,并為了實施由自動駕駛控制部12所實現的自動駕駛,從而對車輛的周邊狀況進行檢測。周邊狀況檢測裝置14將例如周邊拍攝照相機的拍攝信息或雷達的障礙物信息、LIDER(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激光成像探測與測距)的障礙物信息等作為車輛的周邊狀況而進行檢測。周邊狀況包括例如相對于車輛的行駛車道的白線的位置、車道中心的位置、道路寬度、道路形狀、車輛的周邊的障礙物的狀況等。另外,作為道路形狀,例如,具有行駛車道的曲率、對傳感器的預測推斷有效的路面的傾斜變化、起伏等。此外,作為車輛的周邊的障礙物的狀況,例如,具有對固定障礙物和移動障礙物進行區(qū)別的信息、障礙物相對于車輛的位置、障礙物相對于車輛的移動方向、障礙物相對于車輛的相對速度等。

座椅位置變更部28包括用于對被設置在車輛上的能夠分別變更相對于車輛的位置以及朝向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座椅各自的朝向或位置進行變更的致動器等。即,設定為能夠通過座椅位置變更部28而對座椅配置進行變更。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車寬方向上排列有兩排座椅且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排列有兩列座椅,并且座椅位置變更部28對各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例如,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從通常的狀態(tài)(圖3A的所有座椅朝向車輛行進方向的狀態(tài))起,將位于預先確定的駕駛位置的車寬方向相反側的車輛前后位置處的各個座椅的朝向進行旋轉,并且使各座椅沿著導軌L而以順時針方向進行移動(圖3B)。由此,能夠設為車輛前側的座椅被設為與車輛行進方向為相反朝向的狀態(tài)(圖3C)、并且車輛后側的座椅朝向車輛行進方向的狀態(tài)的面對面落座狀態(tài)的座椅配置。在圖3A~圖3C的示例中示出了如下示例,即,設置有使各座椅進行移動的導軌L,并能夠沿著導軌L而對座椅相對于車輛的位置本身進行變更。另一方面,在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從圖4A所示的面對面落座狀態(tài)的座椅配置起,將位于車輛前側的各個座椅的朝向進行旋轉,并且使各座椅沿著導軌L以逆時針方向進行移動(圖4B)。由此,如圖4C所示,能夠返回至通常的狀態(tài)的座椅配置。另外,在對各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進行變更時,座椅位置變更部28以使各座椅不發(fā)生干涉的方式對各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進行變更。此外,在圖3A~圖4C中,利用陰影線來表示駕駛員所落座的座椅。

通信控制部30通過移動電話通信網等網絡而與云端40等的外部的服務器等進行通信。由此,能夠實現與外部的服務器等的各種信息的收發(fā)。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先確定的駕駛位置是指,表示四個座椅的位置中設置有方向盤等的操作系統的車內的預先確定的位置,并對應于通常的車輛的駕駛位置。在右方向盤車輛在左側通行分區(qū)的道路上進行行駛的情況下,則對應于車輛前側的道路中央側的位置處。

另外,雖然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10能夠以上所述的方式進行自動駕駛,并通過座椅位置變更部28而使座椅的位置以及朝向被進行變更,但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轉移時,并不能認為前一次的駕駛員就適合于駕駛。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從乘員讀取乘員的各種信息,并報知接下來適合于作為駕駛員的乘員。例如,從乘員讀取包括駕駛執(zhí)照的有無在內的個人信息、飲酒狀態(tài)、生命體征狀態(tài)、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行駛路線的駕駛技能、駕駛的公平性、以及駕駛意向中的至少一個與乘員的駕駛適應性相關的信息,且對適合于駕駛的乘員進行選定并報知。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駕駛執(zhí)照的有無、飲酒狀態(tài)、生命體征狀態(tài)、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行駛路線的駕駛技能、駕駛的公平性、以及駕駛意向作為判斷條件并利用預先確定的評價值而進行評價,并從處于乘車中的乘員之中選定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另外,上述的判斷條件未必包含上述全部的內容,也可以進行適當組合。例如,可以利用除了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以外的判斷條件而進行評價,也可以應用其他的組合。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關于駕駛執(zhí)照的有無,預先登錄DB26,并通過對乘員進行指定從而從DB26讀取所對應的乘員的駕駛執(zhí)照的有無的信息。而且,在沒有駕駛執(zhí)照的情況下,則從駕駛員的候選中去除。此時,乘員的指定例如可以通過臉部確認技術等而從照相機18的拍攝圖像中對乘員進行指定,也可以通過由乘員對顯示操作部24進行操作,從而通過輸入落座于各座椅上的乘員的個人信息等而進行指定。

此外,關于飲酒狀態(tài),通過取得酒精傳感器16的檢測結果,并對酒精的有無進行檢測,從而從乘員處讀取表示飲酒狀態(tài)的信息。而且,在飲酒狀態(tài)的情況下,與沒有駕駛執(zhí)照的情況相同,從駕駛員的候選中去除。

此外,關于生命體征狀態(tài),通過取得心率傳感器22的檢測結果,從而對生命體征狀態(tài)進行檢測,進而從乘員處讀取表示生命體征狀態(tài)的信息。例如,通過對是否處于預先確定的平常狀態(tài)的心率數的范圍進行判斷等,從而對乘員的生命體征狀態(tài)進行檢測。或者,也可以從照相機18的拍攝結果而實施眼睛是否處于睜開的檢測、或對眨眼次數、感情等進行檢測,從而對乘員的生命體征狀態(tài)進行檢測。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生命體征狀態(tài)良好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5分,而在不良好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0分。例如,在心率數為預先確定的范圍內的心率數的情況下,或者除此之外在睜開眼睛的狀態(tài)、眨眼次數為預先確定的次數的范圍內、且為預先確定的表情的情況下,將生命體征狀態(tài)設定為良好。

此外,關于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既可以使照相機18作為檢測部而發(fā)揮功能,并通過取得照相機18的拍攝圖像而對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進行檢測,也可以取得由座椅位置變更部28實現的座椅的控制狀態(tài)而對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進行檢測。而且,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朝向車輛行進方向且位于車寬方向的駕駛位置側的車輛后側(朝向前D側后)的位置處的座椅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5分。此外,在朝向車輛行進方向且位于與駕駛位置在車寬方向為相反側的車輛后側(朝向前P側后)的位置處的座椅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3分。此外,在朝向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方向的其他的座椅(朝后)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1分。這是因為,由于通過使座椅的朝向變化,從而至習慣于車輛的行駛狀況或風景為止的精神上的感覺的切換以及體態(tài)上的感覺的切換需要時間,因此以車輛行進方向的朝向適合于作為駕駛員的方式而附加權重。此外,關于即使處于車輛行進方向的朝向但距駕駛位置的距離也較長的座椅,則將權重稍微減小。另外,“D”表示駕駛位置(駕駛員座椅)的意思,“P”表示與駕駛位置相反的位置(副駕駛座椅)的意思。

此外,關于行駛路線的駕駛技能,預先登錄DB26并對乘員進行指定,從而從DB26讀取表示所對應的乘員的駕駛技能的信息。而且,在擅長駕駛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2分,在普通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1分,在不擅長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0分。

此外,關于駕駛公平性,通過預先在DB26中存儲駕駛經歷信息,并對乘員進行指定,從而將所對應的乘員的駕駛經歷信息作為表示駕駛公平性的信息而從DB26讀取。而且,在沒有駕駛經歷且還未駕駛(未駕駛)過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2分,在具有駕駛經歷且已駕駛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0分。在此,例如,也可以依據使父親較多地進行駕駛等來設定權重。

此外,關于駕駛意向,通過利用由顯示操作部24實現的操作輸入或由話筒20實現的語音識別等而對駕駛的意向進行檢測,從而從乘員讀取表示駕駛意向的信息。而且,在具有意向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5分,在沒有意向的情況下,作為權重而附加0分。

而且,自動駕駛控制部12通過在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時,對上述的評價值的總和進行計算,從而對適合于駕駛的乘員進行評價。在上述的示例中,例示了評價值越大則越適合于駕駛的示例。

另外,在評價值的總和成為相同分數的情況下,可以將例如生命體征狀態(tài)或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等預先設定的條件的評價值較高的一方優(yōu)先。此外,關于權重的分數僅作為一個示例而表示,因此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分數。此外,雖然在上文中,例示出了評價值的分數越大則越適合于駕駛的示例,但相反地,也可以以評價值越小則越適合于駕駛的方式對評價值進行設定。

接下來,在下文中,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對通過以上所述的方式構成的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10的自動駕駛控制部12而實施的具體的處理進行說明。圖7為表示由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員信息取得裝置10的自動駕駛控制部12所實施的對適合于駕駛的乘員進行選定并報知的處理的流程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另外,圖7的處理在例如自動駕駛控制部12輸出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結束的信息時、即自動駕駛控制部12實施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控制時開始。

在步驟100中,通過自動駕駛控制部12而實施乘車乘員的指定并向步驟102轉移。自動駕駛控制部12例如應用臉部確認技術等并使用照相機18的拍攝圖像來對處于乘車中的乘員進行指定。或者,也可以通過落座在各座椅上的乘員在乘車時等利用顯示操作部24而進行輸入,從而對乘車中的乘員進行指定。

在步驟102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對各乘員的評價值進行重置并向步驟104轉移。另外,評價值為用于對適合于駕駛的乘員進行評價的值,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上述的權重的分數的總計值。

在步驟104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決定關注乘員并向步驟106轉移。即,自動駕駛控制部12從乘車乘員中決定進行評價的一個乘員。

在步驟106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在從DB26取得駕駛執(zhí)照的信息的同時取得酒精傳感器16的檢測結果并向步驟108轉移。

在步驟108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針對關注乘員而對是否滿足駕駛的必要條件進行判斷。該判斷為,自動駕駛控制部12基于在步驟106中所取得的信息而對是否具有駕駛執(zhí)照且處于非飲酒狀態(tài)進行判斷。在該判斷被否定的情況下向步驟110轉移,而在被肯定的情況下向步驟112轉移。

在步驟110,將關注乘員的評價值設為-1,并從評價對象中去除且向步驟124轉移。

另一方面,在步驟112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取得關注乘員的心率傳感器22的檢測結果并向步驟114轉移。

在步驟114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通過照相機18而取得對關注乘員進行拍攝的拍攝結果并向步驟116轉移。

在步驟116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從DB26取得關注乘員的駕駛技能信息并向步驟118轉移。

在步驟118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從DB26取得關注乘員的駕駛公平性的信息并向步驟120轉移。

在步驟120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通過顯示操作部24的操作輸入或由話筒20實施的語音識別等而取得駕駛意向信息并向步驟122轉移。

在步驟122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對關注乘員的評價值進行計算并向步驟124轉移。在本實施方式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基于所取得的各信息并分別加上上述的圖5所示的權重,從而計算出評價值。

在步驟124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對是否還存在未進行評價的其他的乘員進行判斷。在該判斷被肯定的情況下返回步驟104并重復上述的處理,在判斷被否定的情況下向步驟126轉移。

在步驟126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將評價結果顯示在顯示操作部24上并向步驟128轉移。例如,自動駕駛控制部12通過作為適合于駕駛的順序而按照評價值從高到低的順序將乘車乘員顯示在顯示操作部24上,從而報知適合于下次的手動駕駛的乘員。此外,由于在評價值為-1的情況下,不滿足駕駛的必要條件,因此從顯示中去除,或者通過顯示等而報知不滿足條件的情況。如此,在向手動駕駛進行切換的情況下,通過選定并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從而能夠使具備駕駛適應性的乘員進行駕駛。此外,能夠通過由被報知的乘員進行駕駛從而安全地實施從自動駕駛向手動駕駛的切換。

在步驟128中,自動駕駛控制部12在從自動駕駛切換為手動駕駛之前,以使報知的乘員向駕駛位置進行移動的方式而對座椅位置變更部28進行控制并完成一系列的處理。例如,自動駕駛控制部12在輸出表示自動駕駛控制處理結束的信息的情況下,以對座椅位置變更部28進行控制而使最適合于駕駛的乘員所落座的座椅成為適合于駕駛的位置以及朝向的方式對座椅位置變更部28進行控制。由此,能夠將適合于駕駛的乘員移動到駕駛位置。在此,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將被報知的適合于駕駛的乘員不設為駕駛員的指示未通過顯示操作部24等的操作而被實施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控制部12對座椅位置變更部28進行控制。另一方面,在被實施了上述操作的情況下,以將適合于駕駛的第二乘員向駕駛位置移動的方式進行控制。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在實施了將其他的乘員作為駕駛員的操作的情況下,以使所對應的乘員向駕駛位置進行移動的方式進行控制。

在此,例如以圖8所示的乘員A~乘員D這四個乘員乘車的情況作為一個示例而對上述的處理中的適合于駕駛的乘員的選定進行具體說明。圖8為表示對應于乘員A~乘員D這四個人的各自條件的與實際的乘員的駕駛適應性相關的信息例的表。另外,圖8的座椅的朝向、位置中的朝前D側后表示在朝向車輛行進方向且車寬方向駕駛位置側的車輛后側的位置。此外,朝前P側后表示在朝向車輛行進方向且駕駛位置的車寬方向相反側的車輛后側的位置。此外,朝后D側前表示在與車輛行進方向為相反朝向且車寬方向駕駛位置側的車輛前側的位置。此外,朝后P側前表示在與車輛行進方向為相反朝向且駕駛位置的車寬方向相反側的車輛前側的位置。

在圖8的示例中,由于乘員A具有駕駛執(zhí)照、飲酒狀態(tài)沒有問題、生命體征狀態(tài)良好、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為朝前D側后、行駛路線的駕駛技能為普通、駕駛公平性為未駕駛、且具有駕駛意向,因此通過上述處理而計算出評價值的總和為18分。

此外,由于乘員B具有駕駛執(zhí)照、飲酒狀態(tài)沒有問題、生命體征狀態(tài)良好、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為前朝向P側后、行駛路線的駕駛技能為擅長、駕駛公平性為未駕駛、且具有駕駛意向,因此通過上述處理而計算出評價值的總和為17分。

此外,由于乘員C具有駕駛執(zhí)照、飲酒狀態(tài)沒有問題、生命體征狀態(tài)為疲勞、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為后朝向D側前、行駛路線的駕駛技能為擅長、駕駛公平性為駕駛結束、且沒有駕駛意向,因此通過上述處理而計算出評價值的總和為3分。

而且,由于乘員D沒有駕駛執(zhí)照,因此由于評價值的總和為-1分而從駕駛員的候選中去除。

在圖8的示例中表示了如下示例,即,雖然乘員A和乘員B成為相同的評價值的總和,但由于座椅的朝向以及位置而言乘員A更適合于駕駛,因此乘員A成為第一候選,乘員B成為第二候選,乘員C成為第三候選而被選定。而且,能夠通過將選定結果顯示在顯示操作部24上從而在向自動駕駛進行切換時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

另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以選定并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并在手動駕駛時將所對應的乘員向駕駛位置進行移動的方式進行了控制,但也可以省略步驟128,而設為僅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的結構。此外,在該情況下,也可以省略座椅位置變更部28而由乘員自身進行移動并對落座位置或座椅的朝向進行變更。

此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作為適合于駕駛的乘員的報知方法而對在顯示操作部24上進行顯示的示例進行了說明,但報知方法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過語音而向乘員報知。或者,也可以在各座椅上設置報知用的燈等并通過點亮燈等而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

此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以具有四個座椅的車輛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并不局限于四個,例如,也可以應用具有兩個座椅的車輛,還可以應用具有五個以上的座椅的車輛。

此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作為能夠進行變更的座椅配置的示例,而對能夠變更為通常的狀態(tài)(各座椅朝向車輛行進方向的狀態(tài))以及面對面落座狀態(tài)的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座椅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圖9A所示,也可以設為能夠變更為將車輛前側的座椅設為朝向車輛行進方向并將車輛后側的座椅朝向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方向的狀態(tài)的座椅配置。或者,如圖9B所示,也可以設為能夠變更為將除了一個座椅以外的其余座椅均設為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的朝向的座椅配置。或者,如圖9C所示,也可以設為能夠變更為僅將一個座椅設為與車輛行進方向相反的朝向的座椅配置。或者,也可設為能夠變更為其他的座椅配置。

此外,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以在車寬方向上排列兩排并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排列兩列的四個座椅作為一個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多個座椅的排列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應用在車寬方向上排列兩排而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排列三列的多個座椅、或在車寬方向上排列三排而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排列兩列的多個座椅、車輛前側為在車寬方向上排列兩列而車輛后側在車寬方向上排列三列的多個座椅。或者,也可以應用如圖10A所示在車寬方向上排列一排的多個座椅、或如圖10B所示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排列一列的多個座椅。在這些情況下,也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相同地,只要選定并報知適合于駕駛的乘員即可。此外,也可以使所報知的乘員向駕駛位置移動。

此外,通過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自動駕駛控制部12而實施的圖7的處理可以作為通過計算機執(zhí)行程序而被實施的軟件處理,也可以作為通過硬件來實施的處理。或者,也可以作為將軟件以及硬件的雙方進行組合的處理。此外,作為通過軟件而實施的處理的情況下的程序可以存儲在各種存儲介質中并進行流通。此外,雖然將圖7的處理作為由車輛內的自動駕駛控制部12實施的處理進行了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作為由車外的外部的服務器等而實施的處理。

并且,本發(fā)明并不是被限定于上述的發(fā)明,除了上述以外,當然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形并實施。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玛曲县| 遂川县| 濮阳县| 麻栗坡县| 拉孜县| 建始县| 张家港市| 弋阳县| 集贤县| 大新县| 南昌市| 宝兴县| 嘉定区| 遵义县| 樟树市| 平江县| 罗城| 威海市| 前郭尔| 平远县| 新乐市| 项城市| 安康市| 榆树市| 鹿邑县| 嘉禾县| 六盘水市| 忻州市| 乳山市| 河南省| 洪雅县| 高雄市| 依安县| 弋阳县| 安阳县| 山东省| 漠河县| 苏尼特左旗| 依安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