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45431閱讀:902來源:國知局
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及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公共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國家對公共交通的大力支持,在公共交通中公交車輛多種多樣,公交線路也十分繁多。而隨著社會整體安全形勢的日趨嚴峻,地面公交系統特別是公交場站面臨的恐怖暴力、搗亂破壞、個人極端行為等風險越來越高,如何對進出公交場站的公交車輛進行有效的管理,已成為近一階段公交集團公司對場站技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前,在公交場站中的停車場一般是以停車場管理系統為主,停車場管理系統有車牌識別、非接觸式刷卡出入,或者完全用人工操作實現。然而,當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僅能夠識別車輛信息,并沒有對駕駛員的信息進行識別,造成公交場站車輛存在安全隱患。另外,當前的公交場站中存在司機混開車輛(即非本車輛司機來駕駛本車輛),以及司機在不符合調度時間的情況下提前開出車輛等問題,造成當前的公交場站車輛管理較為混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及方法,以解決當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僅能夠識別車輛信息,并沒有對駕駛員的信息進行識別,以及當前的公交場站車輛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包括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車輛識別終端、后臺管理終端、道閘控制器、防砸控制器、地感線圈裝置、道閘裝置;

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設置于待識別車輛上;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能與車輛識別終端通信連接;

所述車載識別終端設置于公交場站出入口,并與所述后臺管理終端連接;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與所述道閘控制器連接;所述道閘控制器和所述地感線圈裝置分別和所述防砸控制器連接;所述地感線圈裝置布置于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處;

所述道閘控制器和防砸控制器與設置于公交場站出入口的道閘裝置連接,以控制所述道閘裝置;

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用于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

所述車輛識別終端,用于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用于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所述道閘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

所述地感線圈裝置,用于感測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是否有待識別車輛通過;

所述防砸控制器,用于在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在地感線圈裝置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

所述道閘控制器,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開啟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在接收到所述關閉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

此外,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連接有時鐘電路與存儲器;

所述存儲器用于在所述智能卡讀卡器讀取到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并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后,從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獲取并存儲所述司機身份信息;

所述時鐘電路用于在所述存儲器存儲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時開始計時,并在計時時長等于一預設時長閾值時向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發送第一時鐘信號;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時間信號后,清除所述存儲器上存儲的司機身份信息。

此外,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分別連接有電源指示燈、通訊指示燈以及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用于在電源電路為中央處理控制電路正常供電時,控制所述電源指示燈亮;在所述射頻識別天線電路與中央處理控制電路正常連接時,控制所述通訊指示燈亮;

所述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以一預先設置的排列順序依次排列;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用于在時鐘電路開始計時時,控制全部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亮,并在每隔一預設時間長度以所述預先設置的排列順序依次控制各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滅,直至中央處理控制電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時間信號時,控制所述預先設置的排列順序中的最后一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滅。

進一步的,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連接有蜂鳴器;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用于在智能卡讀卡器讀取到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時,控制所述蜂鳴器發出聲音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連接有數據接口;所述數據接口用于連接外部調試終端;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還用于接收外部調試終端的數據。

此外,所述后臺管理終端,具體用于:調用預先設置的身份匹配關系信息,以確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是否相匹配。

此外,所述后臺管理終端,具體用于:

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在待識別車輛進站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在待識別車輛出站,且司機身份信息合法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此外,所述后臺管理終端,具體用于:

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根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確定所述司機身份是否與待識別車輛對應;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對應時,判斷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是否符合調度時間;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不對應時,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符合調度時間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不符合調度時間時,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方法,應用于上述的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

所述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所述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

所述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是否有待識別車輛通過;

在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所述防砸控制器向所述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

所述道閘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開啟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

在地感線圈裝置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所述防砸控制器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

所述道閘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關閉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

具體的,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調用預先設置的身份匹配關系信息,以確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是否相匹配。

具體的,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在待識別車輛進站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在待識別車輛出站,且司機身份信息合法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此外,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根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確定所述司機身份是否與待識別車輛對應;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對應時,判斷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是否符合調度時間;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不對應時,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符合調度時間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不符合調度時間時,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及方法,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可以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從而通過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由后臺管理終端確定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從而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地感線圈裝置在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地感線圈裝置在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可見,本發明中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和車輛識別終端可以實現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即車輛身份信息)的匹配認證,并且通過后臺管理終端對公交場站車輛的進出站實現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當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僅能夠識別車輛信息,并沒有對駕駛員的信息進行識別,以及當前的公交場站車輛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車載電子標簽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車載電子標簽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一;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10,包括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車輛識別終端12、后臺管理終端13、道閘控制器14、防砸控制器15、地感線圈裝置18、道閘裝置16。

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設置于待識別車輛17上;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能與車輛識別終端12通信連接。

該車載識別終端12設置于公交場站出入口,并與后臺管理終端13連接(例如可以采用TCP鏈接或者RS485通訊鏈接等)。

該后臺管理終端13與所述道閘控制器14連接,所述道閘控制器14和所述地感線圈裝置18分別與防砸控制器15連接。該地感線圈裝置18布置于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處。該后臺管理終端13可以為后臺計算機終端。

該道閘控制器14和防砸控制器15與設置于公交場站出入口的道閘裝置16連接,以控制所述道閘裝置16。此處,道閘控制器14可控制所述道閘裝置16開啟;防砸控制器15可控制所述道閘裝置16關閉。另外,該道閘控制器14可將道閘裝置16的開啟和關閉數據進行采集,并上傳至后臺管理終端13。該防砸控制器15支持道閘裝置16的閉合時間的延遲,一般為0至30秒。

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用于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12。

該車輛識別終端12,用于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13。

所述后臺管理終端13,用于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14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所述道閘控制器14,用于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16進行開閘動作。

所述地感線圈裝置18,用于感測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是否有待識別車輛通過。

所述防砸控制器15,用于在地感線圈裝置18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14持續發送開啟信號;在地感線圈裝置18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14發送關閉信號。

所述道閘控制器14,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開啟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16持續開閘;在接收到所述關閉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16進行關閘動作。

之后,后臺管理終端13可以記錄經過道閘裝置16的待識別車輛的信息(如車牌號、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司機身份信息、進出公交場時刻等)進行存儲,以便后續對待識別車輛的歷史信息的查詢。

此外,如圖2所示,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包括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智能卡讀卡器102、電源電路103以及射頻識別天線電路104;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分別與所述智能卡讀卡器102、電源電路103以及所述射頻識別天線電路104連接;所述射頻識別天線電路104與車輛識別終端12通過射頻識別通訊連接。

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可以采用通過16X-5P接頭并聯于車載監控器的供電電路,也可以采用通過16X-5P接頭并聯于車載報站機的供電電路上,但不僅局限于此。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可以安裝于車輛的司機臺面的中心位置,從而可以對準車輛外部的車輛識別終端12,但不僅局限于此。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底部可以通過可調支架固定連接在車輛的司機臺面上,以使得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的射頻天線模塊平面與車輛識別終端12在5米外的距離范圍內處于同一立面。

此處,該智能卡讀卡器102用于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200,并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該司機智能卡可以為集成電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簡稱IC卡),但不僅局限于此。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用于通過所述射頻識別天線電路104將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內部存儲的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12,以使得所述車輛識別終端12調用預先設置的身份匹配關系信息,以確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是否相匹配。

一般情況下,現有技術的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與車輛識別終端12之間是通過藍牙通信的,識別范圍較短,且容易被遮擋。而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射頻識別技術,避免了識別范圍較短,且容易被遮擋而傳輸效果不佳的問題。

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該車載電子標簽設備11中的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連接有時鐘電路105與存儲器106。

所述存儲器106可以在所述智能卡讀卡器102讀取到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并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后,從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獲取并存儲所述司機身份信息。

所述時鐘電路105用于在所述存儲器106存儲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時開始計時,并在計時時長等于一預設時長閾值時向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發送第一時鐘信號;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可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時間信號后,清除所述存儲器106上存儲的司機身份信息。

通過時鐘電路105與存儲器106可以實現司機身份信息的臨時存儲(例如只可以存儲3分鐘),避免違法人員(如偷盜車輛的人)提前刷司機智能卡等情況的發生。

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分別連接有電源指示燈107、通訊指示燈108以及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109。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可以在電源電路103為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正常供電時,控制所述電源指示燈107亮;在所述射頻識別天線電路104與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正常連接時,控制所述通訊指示燈108亮。

所述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109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109以一預先設置的排列順序依次排列。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可以在時鐘電路105開始計時時,控制全部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109亮,并在每隔一預設時間長度以所述預先設置的排列順序依次控制各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109滅,直至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接收到所述第一時間信號時,控制所述預先設置的排列順序中的最后一時鐘電路計時指示燈109滅。

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連接有蜂鳴器110。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可以在智能卡讀卡器102讀取到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時,控制所述蜂鳴器110發出聲音信號。

此外,如圖3所示,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連接有數據接口111。所述數據接口111用于連接外部調試終端300。

所述中央處理控制電路101還可以接收外部調試終端300的數據。所述外部調試終端300可以為給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升級或調試的手持設備,但不僅局限于此。

另外,如圖1所示,此外,所述后臺管理終端13,具體可以調用預先設置的身份匹配關系信息,以確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是否相匹配。

此外,所述后臺管理終端13,具體可以:

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在待識別車輛進站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在待識別車輛出站,且司機身份信息合法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這樣,在車輛進站時,若待識別車輛為本公交場站的車輛,則可以直接允許其進入本公交場站;而非本公交場站的車輛,則需要確認司機身份后才可允許其進入公交場站。該出入站規則可以為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相匹配(即司機本人開其對應的車輛,而不是混開車輛,或者不是盜竊人員開車)。

此外,所述后臺管理終端13,具體可以:

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根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確定所述司機身份是否與待識別車輛對應;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對于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該待識別車輛進出站時,可以識別車輛上是否裝有車載電子識別標簽設備,若識別到該車載電子識別標簽設備,但是后臺管理終端13中沒有該設備的數據(因為是非本場站的車輛),因此,需要對司機身份信息進行認證,例如判斷其是否為合法人員,并形成歷史數據,以供后續追溯。

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對應時,判斷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是否符合調度時間;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不對應時,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符合調度時間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不符合調度時間時,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通過上述方式,可以令本公交場站的車輛在出站時,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符合調度時間、且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匹配后,才能出站。同時,令非本公交場站的車輛在出站時,在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匹配后,才能出站。

可見,通過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支持車輛卡和員工卡雙卡識別,便于調度車輛出站驗證司機身份;實現與運營調度系統的交互驗證;阻止無調度指令車輛、非調度車輛司機或無司機刷卡出站;阻止有調度指令車輛過于提前出站;減少司機和調度工作強度,提高駕車安全性;提高場站安保人員工作效率,安保人員可將精力集中到場站安防執勤工作中。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可以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從而通過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由后臺管理終端確定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從而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地感線圈裝置在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地感線圈裝置在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可見,本發明中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和車輛識別終端可以實現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即車輛身份信息)的匹配認證,并且通過后臺管理終端對公交場站車輛的進出站實現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當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僅能夠識別車輛信息,并沒有對駕駛員的信息進行識別,以及當前的公交場站車輛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這樣,本發明主要目的可以實現針對公交場站車輛安全方面的管理,實現“出站時只能讓指定的司機開著指定的車輛,在指定的時間段將公交車開出公交場站,進站時只允許指定車輛進入。”通過該系統來判斷本場站車輛進站自動開閘,出站判斷車輛信息、司機身份信息和調度消息是否合法,依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開閘,從而實現對公交場站出入口的管理和記錄,提高安保和運營調度的工作效率,從信息化的角度減少盜開車輛的情況發生。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方法,應用于上述圖1所示的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201、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

步驟202、所述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

步驟203、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步驟204、所述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

步驟205、所述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是否有待識別車輛通過。

步驟206、在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所述防砸控制器向所述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

步驟207、所述道閘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開啟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

步驟208、在地感線圈裝置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所述防砸控制器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

步驟209、所述道閘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關閉信號時,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方法,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可以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從而通過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由后臺管理終端確定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從而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地感線圈裝置在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地感線圈裝置在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可見,本發明中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和車輛識別終端可以實現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即車輛身份信息)的匹配認證,并且通過后臺管理終端對公交場站車輛的進出站實現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當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僅能夠識別車輛信息,并沒有對駕駛員的信息進行識別,以及當前的公交場站車輛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了解本發明,下面列舉一個更為詳細的實施例,如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301、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

步驟302、所述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

步驟303、所述后臺管理終端調用預先設置的身份匹配關系信息,以確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是否相匹配。在步驟303之后執行步驟304或者步驟307。

步驟304、所述后臺管理終端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執行步驟305、在待識別車輛進站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或者在待識別車輛出站,且司機身份信息合法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之后執行步驟314。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執行步驟306、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之后執行步驟314。

步驟307、所述后臺管理終端根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確定所述待識別車輛是否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執行步驟308、根據所述司機身份信息確定所述司機身份是否與待識別車輛對應。

在所述待識別車輛不屬于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所在的公交場站時,執行步驟309、判斷所述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并在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之后執行步驟314。

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對應時,執行步驟310、判斷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是否符合調度時間。

在所述司機身份與待識別車輛不對應時,執行步驟311、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符合調度時間時,執行步驟312、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之后執行步驟314。

在待識別車輛的出站時刻不符合調度時間時,執行步驟313、不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

步驟314、所述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

步驟315、所述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公交場站出入口的地面是否有待識別車輛通過。

步驟316、在地感線圈裝置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所述防砸控制器向所述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使得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

步驟317、在地感線圈裝置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所述防砸控制器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使得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公交場站車輛識別與控制系統及方法,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可以讀取記錄有司機身份信息的司機智能卡,并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傳輸到所述車輛識別終端;從而通過車輛識別終端識別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并傳輸到所述后臺管理終端;由后臺管理終端確定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并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是否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在確定所述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與司機身份信息滿足預先設置的出入站規則時,向所述道閘控制器發送開閘控制指令;從而道閘控制器接收所述開閘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開閘動作;地感線圈裝置在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持續發送開啟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持續開閘;地感線圈裝置在未感測到待識別車輛時,防砸控制器向道閘控制器發送關閉信號,道閘控制器控制所述道閘裝置進行關閘動作。可見,本發明中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設備和車輛識別終端可以實現司機身份信息與車載電子標簽設備身份標識(即車輛身份信息)的匹配認證,并且通過后臺管理終端對公交場站車輛的進出站實現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當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僅能夠識別車輛信息,并沒有對駕駛員的信息進行識別,以及當前的公交場站車輛管理較為混亂的問題。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本發明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邛崃市| 五原县| 敦化市| 金塔县| 抚松县| 临朐县| 莱芜市| 库尔勒市| 宝清县| 石城县| 德令哈市| 綦江县| 黄浦区| 绥宁县| 连山| 鄂托克旗| 苍梧县| 新绛县| 江阴市| 鞍山市| 江都市| 黄浦区| 鄯善县| 金华市| 大厂| 泽普县| 卓尼县| 平果县| 柳河县| 陇西县| 福清市| 潮安县| 武汉市| 松潘县| 都昌县| 黄大仙区| 浦北县| 乳源| 宝清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