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應用在報廢汽車拆解工況中。
背景技術:
一般的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設備,在操作過程中,都需要操作人員將車輪搬上搬下,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較大,特別拆解大車輪胎時更是如此,另外工作效率也比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進料、分離和出料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的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所述機架從左至右設置有四個工位,分別為進料工位、保險箍出料工位、輪輞出料工位以及輪胎收料工位,其中保險箍出料工位以及輪輞出料工位的前方還設置有橫向的移料工位;進料工位的上方至橫向的移料工位的左段上方設置有吊裝工位,移料工位的右段上方還設置有向下的分離工位;
進料工位包括進料小車導軌、進料小車以及進料筐;進料小車導軌縱向設置在機架上;進料小車設置在進料小車導軌上;進料筐安放在進料小車上;
保險箍出料工位包括保險箍出料油缸、第五支座以及保險箍推頭,第五支座設置在機架上,保險箍出料油缸于第五支座上向前設置,保險箍推頭設置于保險箍出料油缸的伸縮端上;
輪輞出料工位包括輪輞推頭、輪輞出料油缸以及第三支座,第三支座設置在機架上,輪輞出料油缸于第三支座上向前設置,輪輞推頭設置于輪輞出料油缸的伸縮端上;
輪胎收料工位包括出料筐、出料小車以及出料小車導軌;出料小車導軌縱向設置在機架上;出料小車設置在出料小車導軌上;出料筐安放在出料小車上;
移料工位包括輪胎出料油缸、滑動底座、第一支座、車輪進位油缸、墊塊、導向塊以及輪胎推頭,導向塊橫向設置在機架上,滑動底座設置于導向塊之間,第一支座設置于導向塊左方的機架上,車輪進位油缸于第一支座上向右設置,車輪進位油缸的伸縮端連接滑動底座,滑動底座的左端向上設置有滑動底座支架,輪胎出料油缸于滑動底座支架上向右設置,輪胎推頭設置于輪胎出料油缸的伸縮端上,墊塊設置于滑動底座的上表面;
吊裝工位包括吊裝組件,吊裝組件用于將進料工位的進料筐內的料送至移料工位上;
分離工位包括主壓油缸、主壓頭以及導向板,主壓油缸于機架的頂部向下設置,主壓頭設置于主壓油缸的伸縮端上,導向板設置于主壓頭的外側,導向板與機架上的豎向的導向槽配合。
進料工位還包括第四支座以及車輪裝載油缸,第四支座設置于進料小車導軌后方的機架上,車輪裝載油缸于第四支座上向前設置,車輪裝載油缸的伸縮端連接進料小車。
輪胎收料工位還包括第二支座以及輪胎裝載油缸,第二支座設置于出料小車導軌后方的機架上,輪胎裝載油缸于第二支座上向前設置,輪胎裝載油缸的伸縮端連接出料小車。
墊塊的頂面上設置有內凹的弧形槽。
吊裝組件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橫移梁,橫移梁上設置有升降機械手。
上述的一種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還包括輪輞保險箍裝載箱和輪輞裝載箱,輪輞保險箍裝載箱和輪輞裝載箱分別設置于保險箍出料工位的正前方和輪輞出料工位對應的移料工位左段前方和右段前方。
上述的一種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還包括電液動力組合和操作控制臺,電液動力組合和操作控制臺設置于機架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具有結構合理,進料、分離和出料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其中:
機架1、進料小車導軌2、進料小車3、進料筐4、吊裝組件5、橫移梁5.1、升降機械手5.2、主壓油缸6、主壓頭7、導向板8、墊塊9、出料筐10、出料小車11、出料小車導軌12、輪胎出料油缸13、滑動底座14、第一支座15、車輪進位油缸16、電液動力組合17、操作控制臺18、第二支座19、輪胎裝載油缸20、輪輞推頭21、輪輞出料油缸22、第三支座23、第四支座24、車輪裝載油缸25、輪輞裝載箱26、輪輞保險箍裝載箱27、導向塊28、輪胎推頭29、保險箍出料油缸30、第五支座31、保險箍推頭32。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報廢汽車車輪輪輞和輪胎分離機,它包括機架1、進料小車導軌2、進料小車3、進料筐4、吊裝組件5、主壓油缸6、主壓頭7、導向板8、墊塊9、出料筐10、出料小車11、出料小車導軌12、輪胎出料油缸13、滑動底座14、第一支座15、車輪進位油缸16、電液動力組合17、操作控制臺18、第二支座19、輪胎裝載油缸20、輪輞推頭21、輪輞出料油缸22、第三支座23、第四支座24、車輪裝載油缸25、輪輞裝載箱26、輪輞保險箍裝載箱27、導向塊28、輪胎推頭29、保險箍出料油缸30、第五支座31以及保險箍推頭32。
所述機架1從左至右設置有四個工位,分別為進料工位、保險箍出料工位、輪輞出料工位以及輪胎收料工位,其中保險箍出料工位以及輪輞出料工位的前方還設置有橫向的移料工位;進料工位的上方至橫向的移料工位的左段上方設置有吊裝工位,移料工位的右段上方還設置有向下的分離工位;
進料工位包括進料小車導軌2、進料小車3、進料筐4、第四支座24以及車輪裝載油缸25,進料小車導軌2縱向設置在機架1上;進料小車3設置在進料小車導軌2上;進料筐4安放在進料小車3上,第四支座24設置于進料小車導軌2后方的機架1上,車輪裝載油缸25于第四支座24上向前設置,車輪裝載油缸25的伸縮端連接進料小車3;
保險箍出料工位包括保險箍出料油缸30、第五支座31以及保險箍推頭32,第五支座31設置在機架1上,保險箍出料油缸30于第五支座31上向前設置,保險箍推頭32設置于保險箍出料油缸30的伸縮端上;
輪輞出料工位包括輪輞推頭21、輪輞出料油缸22以及第三支座23,第三支座23設置在機架1上,輪輞出料油缸22于第三支座23上向前設置,輪輞推頭21設置于輪輞出料油缸22的伸縮端上;
輪胎收料工位包括出料筐10、出料小車11、出料小車導軌12、第二支座19以及輪胎裝載油缸20,出料小車導軌12縱向設置在機架1上;出料小車11設置在出料小車導軌12上;出料筐10安放在出料小車11上,第二支座19設置于出料小車導軌12后方的機架1上,輪胎裝載油缸20于第二支座19上向前設置,輪胎裝載油缸20的伸縮端連接出料小車11;
移料工位包括輪胎出料油缸13、滑動底座14、第一支座15、車輪進位油缸16、墊塊9、導向塊28以及輪胎推頭29,導向塊28橫向設置在機架1上,滑動底座14設置于導向塊28之間,第一支座15設置于導向塊28左方的機架1上,車輪進位油缸16于第一支座15上向右設置,車輪進位油缸16的伸縮端連接滑動底座14,滑動底座14的左端向上設置有滑動底座支架,輪胎出料油缸13于滑動底座支架上向右設置,輪胎推頭29設置于輪胎出料油缸13的伸縮端上,墊塊9設置于滑動底座14的上表面,墊塊9的頂面上設置有內凹的弧形槽;
吊裝工位包括吊裝組件5,吊裝組件5包括設置于機架1上的橫移梁5.1,橫移梁5.1上設置有升降機械手5.2。吊裝組件5用于將進料工位的進料筐4內的料送至移料工位的墊塊9上。
分離工位包括主壓油缸6、主壓頭7以及導向板8,主壓油缸6于機架1的頂部向下設置,主壓頭7設置于主壓油缸6的伸縮端上,導向板8設置于主壓頭7的外側,導向板8與機架1上的豎向的導向槽配合。
輪輞保險箍裝載箱27和輪輞裝載箱26分別設置于移料工位左段前方和右段前方,也就是位于保險箍出料工位的正前方和輪輞出料工位的正前方。
電液動力組合17和操作控制臺18設置于機架1上。
輪輞保險箍裝載箱27
工作原理:
通入電源后,電液預熱,采用叉車將裝有車輪的進料筐叉裝到進料小車內,啟動操作控制臺上的操作按鈕,進入自動控制程序,吊裝組件首先工作,用機械手將進料筐中的車輪抓起、舉升、運輸至設定位置,放下,將車輪放在墊塊上;吊裝組件的升降機械手上升逆行程返回,到位停止;車輪裝載油缸工作,推動進料小車前進一段設定距離后停止,使進料筐中的第二個車輪對準吊裝組件機械手下降抓取的位置;在此同時,車輪進位油缸工作,油缸活塞桿推動滑動底座,并帶動墊塊上的車輪向前移動,到位后停止;主壓油缸工作,活塞桿帶動主壓頭向下工作,主壓頭將車輪中的輪輞擠壓變形,使其能從車胎中脫出,到位停止,并回程工作,活塞桿帶動主壓頭向上回程,到位停止;輪輞出料油缸工作,活塞桿帶動輪輞推頭將輪輞從輪胎內推出,并從機架的輪輞出口孔中掉入輪輞裝載箱內,到位停止,油缸回程工作,活塞桿帶動輪輞推頭逆行程返回,到位停止;輪胎出料油缸工作,活塞桿帶動輪胎推頭將無輪輞的輪胎向前推出,使輪胎進入出料筐內,到位油缸回程工作,活塞桿帶動輪胎推頭回程工作,到位停止;車輪進位油缸回程工作,活塞桿帶動滑動底座連同墊塊一起回程工作,到位停止;保險箍出料油缸工作,活塞桿帶動保險箍推頭將遺留在墊塊上的保險箍推入輪輞保險箍裝載箱中,到位回程工作,回程結束停止;這時吊裝組件的升降機械手又將重復與原先一樣的過程,將車輪從進料筐中取出,安放到墊塊上,其它執行機構也按照上述的工作程序連續工作,直到進料筐中的車輪加工完畢,出料筐中輪胎裝滿,進料小車回程到位停止,出料小車回程到位停止。這樣通過上述連續的拆解工作將整筐車輪拆解為輪胎、輪輞和保險箍,并且分別進入料筐和料箱,實現了自動化拆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