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輪輞加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輪輞加固型車輪。
背景技術:
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用車SUV逐漸的進入了大家使用的范圍。乘用車車輪也在跟著不斷的變化和提高,由于車輪其本身的作用,一定要提高的是車輪本身的承載能力的要求,為了提高輪輞的承載能力,只能增加輪輞板材的厚度或者換材料,但當輪輞板材厚度增加時,又增加了車整體的重量,在生產方便也十分的不方便,換材料的成本相對來說就高很多,很難得到大規模的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新型輪輞加固型車輪。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輪輞加固型車輪,包括輪輞以及設置在輪輞一側的輪輻,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輞兩側的邊緣上分別設置有結構和大小都相同的環形加固鋼絲,所述環形加固鋼絲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上和輪輞邊緣固接觸的一端的形狀要與輪輞邊緣和加固板接觸的部位的形狀保持一致。
作為優選,所述環形加固鋼絲用過焊接的方式與輪輞邊緣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加固板的個數為5~12個。
作為優選,所述加固板的個數為10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在輪輞的邊緣設置了環形加固鋼絲,并在環形加固鋼絲上均勻設置了加固板,即可以有效的增加輪緣強度,減少車輪使用過程中輪緣變形,延長車輪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新型輪輞加固型車輪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A的剖視圖;
圖3為圖2中B的放大圖;
圖4為實施例1中加固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以上各圖中,1、輪輞;2、輪輻;3、加固部;31、加固板;32、環形加固鋼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輪輞加固型車輪,包括輪輞1和輪輻2,發明人為了增加輪輞的強度,故在輪輞的兩側邊緣均設置了環形加固鋼絲32,兩個環形加固鋼絲32在結構和大小上都上相同的,具體位置如圖2所示,發明人為了使其加固的效果更好,故在環形加固鋼絲上均勻設置了多個加固板31,其加固板與環形加固鋼絲32的固定方式如圖4所示,加固板31是設置在輪輞1邊緣的,故加固板31與輪輞1邊緣接觸的地方,加固板31和輪輞1邊緣之間一定是相互吻合的,具體形狀如圖2、圖4所示。
發明人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效果,故做了以下的設計,
其環形加固鋼絲32和加固板31是連接在一起的,稱作加固部3,該加固部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輪輞邊緣的;
發明人經過大量的試驗得出,在加固板31的個數為5~12個時,加固效果以及整體重量都是比較好的,當加固板的個數為10個時,效果是最好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于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