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捷式輪胎總成。
背景技術:
輪胎是在各種車輛或機械上裝配的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制品。通常安裝在金屬輪輞上,能支承車身,緩沖外界沖擊,實現與路面的接觸并保證車輛的行駛性能。輪胎常在復雜和苛刻的條件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同時,還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于輪胎生產,可見輪胎耗用橡膠的能力。輪胎是汽車上最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支持車輛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車的負荷,并傳遞其他方向的力和力矩;傳送牽引和制動的扭力,保證車輪和路面之間有良好的附著性,以提高汽車的動力性、制動性和通過性;與汽車懸架共同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并衰減由此而產生的振動;防止汽車零部件受到劇烈震動和早期損壞,適應車輛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駛時的噪音,保證行駛的安全性、操縱穩定性、舒適性和節能經濟性。現有技術中,需要將輪胎螺母擰松半圈后,舉升汽車,再繼續拆下輪胎螺母,直至把車輪拆下。安裝車輪之前,要先將車輪和制動鼓(或制動盤)的安裝表面上的腐蝕物用鋼絲刷等刮除干凈,以保證兩安裝表面之間有良好的接觸。否則將引起輪胎螺母松動,在汽車行駛中嚴重時還會造成車輪脫落。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種便捷式輪胎總成被設計出來,通過設置兩瓣弧形板,對輪胎進行保護;通過設置螺栓緊固結構、支撐架和耳板,實現可拆卸性的結構,方便的輪胎的拆卸與維修,即一種便捷式輪胎總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便捷式輪胎總成。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便捷式輪胎總成,包括支撐架、耳板、弧形板,所述支撐架內通過螺栓緊固結構固定設置有兩個耳板,所述耳板上端設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設置有內胎,所述內胎外壁設置有外胎。
進一步地,所述耳板、弧形板為一體化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由四分之一弧形板構成,通過設置兩瓣弧形板,對輪胎進行保護。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為上凹叉形結構,通過設置螺栓緊固結構、支撐架和耳板,實現可拆卸性的結構,方便的輪胎的拆卸與維修。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兩瓣弧形板,對輪胎進行保護;通過設置螺栓緊固結構、支撐架和耳板,實現可拆卸性的結構,方便的輪胎的拆卸與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架,2、耳板,3、弧形板,4、外胎,5、內胎,6、螺栓緊固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便捷式輪胎總成,包括支撐架1、耳板2、弧形板3,所述支撐架1內通過螺栓緊固結構6固定設置有兩個耳板2,所述耳板2上端設置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上設置有內胎5,所述內胎5外壁設置有外胎4;所述耳板2、弧形板3為一體化成型;所述弧形板3由四分之一弧形板構成;所述支撐架1為上凹叉形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