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條安裝構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嵌條安裝構造。該嵌條安裝構造在汽車車門的窗框上設置有朝著駕駛室外側突出的車門凸緣,在車門凸緣上設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至少從駕駛室外側對車門凸緣進行遮蔽,在密封部件上安裝有面向駕駛室外側的嵌條,其中,在密封部件上,供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插入的嵌條安裝槽(38)形成為朝著駕駛室外側敞開口,用于對密封部件進行補強的芯材與密封部件形成為一體。在芯材(43)上形成有朝向嵌條安裝槽(38)內突出的扣合突出部(43d)。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在已插入嵌條安裝槽(38)內的狀態下與扣合突出部(43d)扣合。做到了能夠有效地阻止嵌條從密封部件中脫出。
【專利說明】
嵌條安裝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嵌條安裝構造,利用該嵌條安裝構造將嵌條安裝到設置在汽車車門的窗框上的密封部件上;屬于涉及嵌條(mall)安裝構造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將嵌條安裝到被設置成從駕駛室外側將窗框的上邊部覆蓋起來的密封部件上的安裝構造。
【背景技術】
[0002]作為設置在汽車側部的車門有:具有支承窗玻璃的周緣部的窗框的車門和沒有窗框的車門,即所謂的無窗扇車門。在是具有窗框的車門的情況下,窗框上設置有用于對車身開口部的周緣部與窗框的周緣部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0003]例如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就是這種具有窗框的車門構造,已為眾人所知。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窗框中的沿車身的車頂延伸的上邊部,形成有朝著駕駛室外側突出的車門凸緣(door flange),在該車門凸緣上設置有從駕駛室外側將該車門凸緣覆蓋起來的密封部件。設置有這樣從駕駛室外側對該上邊部的車門凸緣進行遮蔽的密封部件的構造被稱為遮蔽型。
[0004]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密封部件中,朝著駕駛室外側敞開口的槽從上邊部的前部連續形成到后部,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該插入槽中,該嵌條即被安裝在該密封部件上。
[0005]專利文獻I: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12-131304號公報【實用新型內容】
[0006]—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一
[0007]因為能夠使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遮蔽型密封部件的安裝構造是用密封部件對上邊部進行遮蔽這樣的設計,所以例如存在出于車輛設計上的要求而采用該遮蔽型密封部件的安裝構造的情況,該遮蔽型密封部件的安裝構造非常有用。
[0008]專利文獻I中也這樣公開了以下內容:在車門的窗框的上邊部將細長的嵌條從前部安裝到后部,以謀求提高美觀性。如何將該嵌條安裝到遮蔽型密封部件上則變成制造上的問題。
[0009]在專利文獻I中,是將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密封部件上的槽內而將嵌條安裝到密封部件上的。但是,該安裝腿部僅僅是以與槽的內表面接觸的狀態被支承著。眾所周知,因為密封部件是由柔軟的橡膠材料等形成的,所以即使像專利文獻I那樣將芯材埋入密封部件的內部,僅靠將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密封部件上的槽內,也有可能無法有效地阻止安裝腿部脫出。特別是,在故意將嵌條拔出那樣的外力作用于該嵌條上的情況下,嵌條就有可能脫出。
[0010]本實用新型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做到能夠有效地阻止嵌條從密封部件中脫出。
[0011]一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一
[0012]為達成上述目的,在本實用新型中,在遮蔽型密封部件上形成嵌條安裝槽,在與該密封部件形成為一體的芯材上形成有朝著嵌條安裝槽內突出的扣合突出部,讓嵌條上的安裝腿部在已插入嵌條安裝槽內的狀態下與芯材的扣合突出部扣合。
[0013]第一方面的實用新型是一種嵌條安裝構造。在汽車車門的窗框上設置有朝著駕駛室外側突出的車門凸緣,在所述車門凸緣上設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至少從駕駛室外側對所述車門凸緣進行遮蔽,在所述密封部件上安裝有面向駕駛室外側的嵌條。其中:在所述密封部件上,供形成在所述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的嵌條安裝槽形成為朝著駕駛室外側敞開口,并且用于對所述密封部件進行補強的芯材與所述密封部件形成為一體。在所述芯材上,形成有從所述芯材朝著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突出的扣合突出部。所述嵌條上的所述安裝腿部在已插入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的狀態下與所述扣合突出部扣合。
[0014]根據該構成方式,在已將密封部件安裝到窗框的車門凸緣上的狀態下,車門凸緣被密封部件從駕駛室外側遮蔽起來。在該狀態下,因為密封部件件上的嵌條安裝槽朝著駕駛室外側敞開口,所以能夠很容易地從駕駛室外側將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嵌條安裝槽內。如果將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嵌條安裝槽內,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就會與安裝腿部扣合。此時,因為芯材是用于對密封部件進行補強的部件,所以芯材具有足夠的剛性。因此就會由扣合突出部有效地阻止安裝腿部脫出。
[0015]第二方面的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實用新型中,在所述嵌條上的所述安裝腿部上,形成有從所述安裝腿部的頂端側與所述扣合突出部嵌合的嵌合部。
[0016]根據該構成方式,如果將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嵌條安裝槽內,安裝腿部的嵌合部就會與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嵌合。這樣一來,已插入嵌條安裝槽內的安裝腿部更難以脫出。
[0017]第三方面的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實用新型中,所述芯材具有順著所述嵌條安裝槽的側面沿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為:從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朝著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突出,并且越往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槽深處一側,該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大。
[0018]根據該構成方式,因為芯材的板部沿著嵌條安裝槽的側面延伸,所以增加密封部件的嵌條安裝槽周圍的強度增加效果充分地提高。因為從該板部突出的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往嵌條安裝槽的槽深處一側越大,所以當將安裝腿部插入嵌條安裝槽時,扣合突出部會逐漸地與安裝腿部強烈地接觸。當插到扣合位置的插入作業不久結束以后,扣合突出部便會可靠地與安裝腿部扣合。
[0019]第四方面的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實用新型中,所述扣合突出部通過將所述芯材的一部分折彎而朝著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突出。
[0020]根據該構成方式,利用讓芯材的一部分折彎這樣簡單的方法即能夠在芯材上形成扣合突出部。而且,因為扣合突出部與芯材形成為一體,所以能夠充分地獲得扣合突出部的強度。
[0021]第五方面的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的實用新型中,所述芯材具有順著所述嵌條安裝槽的側面沿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在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中的位于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上的中間部位。
[0022]根據該構成方式,因為芯材的板部順著嵌條安裝槽的側面延伸,所以對密封部件中的嵌條安裝槽周圍的補強效果充分提高。而且,因為在該板部中的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的中間部位形成有扣合突出部,所以在讓嵌條的安裝腿部縮短而讓嵌條小型化的情況下,也能夠讓該安裝腿部與扣合突起扣合。
[0023]第六方面的實用新型是這樣的,在第一方面的實用新型中,所述芯材上的所述扣合突出部由構成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覆蓋。
[0024]根據該構成方式,在芯材由例如具有腐蝕性的材料形成的情況下,通過用構成密封部件的材料覆蓋芯材,就能夠抑制芯材腐蝕。
[0025]一實用新型的效果一
[0026]根據第一方面的實用新型,在遮蔽型密封部件上形成嵌條安裝槽,在與該密封部件形成為一體的芯材上設置有朝著嵌條安裝槽內突出的扣合突出部,在已將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嵌條安裝槽內的狀態下讓嵌條上的安裝腿部與扣合突出部扣合,因此能夠有效地阻止嵌條從密封部件中脫出。
[0027]根據第二方面的實用新型,做到了在嵌條上的安裝腿部形成嵌合部,且讓該嵌合部與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嵌合,因此能夠使安裝腿部更難以脫出。
[0028]根據第三方面的實用新型,在芯材上形成有順著嵌條安裝槽的側面沿該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因此能夠充分地提高對密封部件中的嵌條安裝槽周圍進行補強的補強效果。在該板部形成扣合突出部,且使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往嵌條安裝槽的槽深處一側越大,故嵌條上的安裝腿部與扣合突出部可靠地扣合,不會導致將安裝腿部插到扣合位置的作業性變壞。
[0029]根據第四方面的實用新型,通過讓芯材的一部分折彎,能夠很簡單地形成扣合突出部。而且,因為扣合突出部與芯材形成為一體,所以能夠充分地獲得扣合突出部的強度,從而能夠使安裝腿部更難脫出。
[0030]根據第五方面的實用新型,在芯材上形成有順著嵌條安裝槽的側面沿該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且在該板部的中間部位形成有扣合突出部,故在縮短嵌條上的安裝腿部從而已將嵌條小型化了的情況下,也能夠讓該安裝腿部與扣合突起扣合。
[0031]根據第六方面的實用新型,由構成密封部件的材料覆蓋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因此能夠抑制芯材腐蝕。
【附圖說明】
[0032]圖1是應用了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條安裝構造的汽車前車門的側視圖。
[0033]圖2是應用了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條安裝構造的汽車后車門的側視圖。
[0034]圖3是設置在前車門上的密封部件的側視圖。
[0035]圖4是設置在后車門上的密封部件的側視圖。
[0036]圖5是處于已將密封部件和嵌條取下后之狀態下的前車門的側視圖。
[0037]圖6是沿著圖1中的V1-VI線剖開的剖視圖。
[0038]圖7是示出處于安裝嵌條以前的狀態下的相當于圖6的圖。
[0039]圖8是實施方式的變形例所涉及的相當于圖6的圖。
[0040]—符號說明一
[0041 ] 1-前車門(汽車車門);11-窗框;I Id-車門凸緣;30-密封部件;38-嵌條安裝槽;43-芯材;43a-第一板部;43d-扣合突出部;45-嵌條;47-安裝腿部;47a_嵌合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下面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以下說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僅僅是本質性的例示而已,并沒有限制本實用新型、其適用對象或者其用途的意圖。
[0043](車門的構造)
[0044]圖1是從駕駛室外側看到的、應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條安裝構造的汽車前車門I的側視圖;圖2是從駕駛室外側看到的、應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條安裝構造的汽車后車門2的側視圖。前車門I和后車門2設置在汽車(未圖示)的側部,前車門I將形成在汽車的前側部的開口部(未圖示)打開和關閉;后車門2將形成在汽車的后側部的開口部(未圖示)打開和關閉。
[0045]前車門I具有:構成該前車門I的大致下半部分的車門本體10和構成該前車門I的大致上半部分的窗框11。車門本體1的前端部經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轉動軸的鉸鏈安裝在車身的柱子上,但未圖示。車門本體10由鋼板等制成的內板(未圖示)和外板1a構成。在車門本體10的內部收納有進行升降動作的窗玻璃13、和用于讓窗玻璃13進行升降動作的升降裝置(未圖示)等。
[0046]窗框11發揮支承窗玻璃13的周緣部的窗扇(sash)的作用。如圖7所示,對鋼板等進行沖壓成形加工而形成的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組合起來而構成該實施方式中的窗框
11。窗框11還可以利用棍乳成形(roll forming)法制成。
[0047]如圖1所示,窗框11由前側框縱邊部11a、后側框縱邊部Ilb以及框上邊部Ilc構成。前側框縱邊部Ila從車門本體10上緣的前部朝著上方延伸;后側框縱邊部Ilb從車門本體10上緣的后部朝著上方延伸,后側框縱邊部I Ib比前側框縱邊部I Ia延伸得更靠近上方;框上邊部Ilc順著車身的車頂側緣部(未圖示)沿前后方向從前側框縱邊部Ila的上端延伸到后側框縱邊部11b的上端。
[0048]在窗框11的前側框縱邊部IIa的前方,供安裝車門后視鏡(未圖示)的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4被設置成朝著車門本體10的上方延伸。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4的上緣部緊接著窗框11的框上邊部11c的前端部而形成,且傾斜著延伸,越往前側越靠下。
[0049]如圖7所示,在窗框11的框上邊部Ilc設置有朝著駕駛室外側突出的車門凸緣lid。車門凸緣Ild是讓構成窗框11的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緣部朝著駕駛室外側延伸且在上下方向將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緣部彼此重疊起來而構成的部分。在車門凸緣Ild中,第一面板Pl的緣部位于第二面板P2的緣部之上,而且,第一面板Pl的緣部離駕駛室內側的距離比第二面板P2的緣部離駕駛室內側的距離稍近一些,但并不限于該形狀。如圖5所示,車門凸緣Ild的前部連續延伸到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4的前部。
[0050]如圖7所示,在框上邊部Ilc的下部設置有朝著下方突出的密封部件嵌合板部He。密封部件嵌合板部Ile是讓構成窗框11的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緣部朝著下側延伸且在駕駛室內外方向上將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緣部彼此重疊起來而構成的部分。
[0051]如圖5所示,側視時,框上邊部Ilc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間部位折彎。框上邊部Ilc中的以折彎部為基準的前側部分邊朝著前方下降地傾斜邊延伸;框上邊部Uc中的以折彎部為基準的后側部分以小于前側部分的傾斜角緩慢地朝著該折彎部邊傾斜邊延伸。需要說明的是,框上邊部Ilc的形狀并不限于圖示的形狀,框上邊部Ilc呈整體朝著上方彎曲的形狀也是可以的。而且,還能夠與車身的車頂形狀相對應,任意地設定折彎部的位置、框上邊部Ilc的傾斜角度。
[0052]如圖1所示,在車門凸緣Ild上設置有密封部件30。嵌條45面向駕駛室外側地安裝在密封部件30上。
[0053]圖2所示的后車門2的基本構造與前車門I相同。也就是說,后車門2具有車門本體20和支承窗玻璃23的周緣部的窗框21。窗框21由前側縱邊部21a、后側縱邊部21b以及框上邊部21c構成。而且,設置有圖4所示那樣的密封部件50。圖2中所示的符號65表示嵌條。
[0054](密封部件的構成方式)
[0055]密封部件30是通過從駕駛室外側將車門凸緣Ild遮蔽起來的、所謂的遮蔽型密封部件,并且還將車門凸緣Ild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遮蓋起來,密封部件30既對窗框11的周緣部和車身開口部的周緣部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又對窗框11的周緣部和窗玻璃13的周緣部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密封部件30由例如由EPDM(乙烯丙烯橡膠)、ΤΡ0(烯烴類彈性體)等那樣的具有彈性且具有止水性的彈性材料形成。
[0056]如圖3所示,密封部件30具有順著窗框11的框上邊部Ilc延伸的密封上邊部31、順著窗框11的前側框縱邊部Ila延伸的前側密封縱邊部32以及順著窗框11的后側框縱邊部I Ib延伸的后側密封縱邊部33,它們被一體化。
[0057]前側密封縱邊部32的下部和后側密封縱邊部33的下部延伸到車門本體10的內部且位于該車門本體1的下部附近,并由設置在車門本體1內部的支承部件(未圖示)進行支承。前側密封縱邊部32和后側密封縱邊部33分別沿著升降時的窗玻璃13的前緣部和后緣部的移動方向延伸,該前緣部和后緣部分別與前側密封縱邊部32和后側密封縱邊部33滑動接觸。
[0058]如圖3所示,延伸到比前側密封縱邊部32更靠前方的位置處的前部密封部34與密封上邊部31的前部相連。如圖1所示,前部密封部34形成為順著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4的上緣部延伸。如圖3所示,延伸到比后側密封縱邊部33更靠后方的位置處的后部密封部35與密封上邊部31的后部相連。
[0059]密封部件30由通過擠壓成形而形成的擠壓成形部和通過模制成形而形成的模制成形部組合而成。如圖3所示,在密封部件30的密封上邊部31和前側密封縱邊部32的交界部分中用交界線L3(用點劃線示出)圍起來的那一部分是模制成形部;在密封部件30的密封上邊部31和后側密封縱邊部33的交界部分中用交界線L4(用點劃線示出)圍起來的那一部分是模制成形部。上述部分以外的部分是擠壓成形部。
[0060]密封部件30的密封上邊部31的斷面形狀如圖6所示,從密封上邊部31的前端部到密封上邊部31的后端部斷面形狀大致相同,前部密封部34和后部密封部35的斷面形狀與密封上邊部31的斷面形狀不同。
[0061 ]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密封上邊部31具有車門凸緣嵌入部36和板狀部41。其中,車門凸緣嵌入部36構成密封上邊部31的上側且與車門凸緣Ild嵌合;板狀部41從車門凸緣嵌入部36朝著下方延伸。車門凸緣嵌入部36包括上板部36a、縱板部36b以及下板部36c,斷面大致呈“U”字形且朝著駕駛室內側敞開口。其中,該上板部36a順著車門凸緣Ild的上表面沿駕駛室內外方向延伸;該縱板部36b從上板部36a的駕駛室外側的端部朝著下方延伸;下板部36c從縱板部36b的下端部順著車門凸緣Ild的下表面朝著駕駛室內側延伸。通過將車門凸緣I Id插入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朝著駕駛室內側開放的開放部中,車門凸緣嵌入部36便與車門凸緣Ild嵌合而被固定好。在固定狀態下,車門凸緣Ild的上表面、外端部以及下表面分別被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縱板部36b以及下板部36遮蔽起來。
[0062]在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沿著密封上邊部31的長邊方向延伸的兩個突條部36d、36d,該兩個突條部36d、36d在駕駛室內外方向上彼此留有間隔。突條部36d、36d具有撓性,突條部36d、36d在車門凸緣嵌入部36已與車門凸緣Ild嵌合的狀態下與車門凸緣I Id接觸而彎曲。
[0063]密封件36e插入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縱板部36b的內表面中。該密封件36e偏位于上側且被定位于與第一面板Pl的端部相對的位置處。第二面板P2的端部嵌入密封件36e和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下板部36c的內表面之間。
[0064]在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中的位于駕駛室內側的端部,形成有以朝著駕駛室外側折回來的方式延伸的外板部37。外板部37從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的上表面朝著上方延伸而形成,供后述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插入的嵌條安裝槽38在外板部37的內表面和上板部36a的上表面之間朝著駕駛室外側敞開口。
[0065]在嵌條安裝槽38的兩個側面38a、38b中的位于上側的側面38a上且嵌條安裝槽38的深度方向(駕駛室內外方向)的中間部位,形成有凹部38c。
[0066]在外板部37的駕駛室內側的端部設置有朝著上方突出的內側唇形部37a,該內側唇形部37a以越往上側越靠近駕駛室外側的方式彎曲而成。而且,在外板部37的駕駛室外側設置有朝著上方突出的外側唇形部37b,該外側唇形部37b朝著上側延伸且延伸成比內側唇形部37a更靠上方。內側唇形部37a和外側唇形部37b是在前車門I關閉的狀態下與車身開口部的周緣部接觸而發揮密封作用的部分。
[0067]在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外表面的下部形成有供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后述)插入的爪插入凹部36f。在爪插入凹部36f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鉤掛部36g,該鉤掛部36g朝著該爪插入凹部36f的內側突出,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會鉤掛在該鉤掛部36g上。
[0068]在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下部設置有朝著下方突出的玻璃接觸部39。玻璃接觸部39朝著下方延伸后,再朝著駕駛室內側折彎,斷面大致呈“V”字形。通過玻璃接觸部39的頂端側與窗玻璃13的周緣部接觸來獲得密封性。在玻璃接觸部39的基端部形成有朝著駕駛室內側延伸出來的伸出板部39a,該伸出板部39a也與窗玻璃13的周緣部接觸。
[0069]在該實施方式中,構成密封上邊部31的下側部分的板狀部41與構成密封上邊部31的上側部分的車門凸緣嵌入部36—體成形,但并不限于此,車門凸緣嵌入部36和板狀部41還可以是彼此分開的部件。
[0070]板狀部41形成為從駕駛室外側將框上邊部Ilc中的以車門凸緣Ild為基準的下側部分覆蓋起來。在板狀部41的駕駛室外側的表面上且上下方向上的中間部位形成有上側唇形部41a;在板狀部41的駕駛室外側的表面上且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形成有下側唇形部41b。通過上側唇形部41a和下側唇形部41b與窗玻璃13的周緣部接觸來獲得密封性。
[0071 ]在板狀部41的下部形成有朝著下方突出的突起部42。在突起部42形成有槽口朝著上方敞開的嵌合槽42a,框上邊部I Ic上的密封部件嵌合板部I Ie與該嵌合槽42a嵌合。
[0072]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在前部密封部34和后部密封部35未設置板狀部41。因此,前部密封部34和后部密封部35的寬度比密封上邊部31的寬度窄。
[0073]如圖4所示,后車門2的密封部件50與前車門I的密封部件30構造相同,具有密封上邊部51、前側密封縱邊部52以及后側密封縱邊部53。
[0074](芯材的構成方式)
[0075]如圖7所示,在按以上所述構成的密封部件30上,用于對密封部件30進行補強的芯材43在它被埋入該密封部件30內的狀態下與該密封部件30形成為一體。芯材43和密封部件30相接合。芯材43的斷面形狀與密封部件30上的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斷面形狀相同,大致呈朝著駕駛室內側開放的“U”字形。也就是說,芯材43由第一板部43a、第二板部43b以及連結板部43c構成,它們一體成形。其中,該第一板部43a順著嵌條安裝槽38的上側的側面38a沿該嵌條安裝槽38的深度方向延伸;該第二板部43b順著嵌條安裝槽38的下側的側面38b沿該嵌條安裝槽38的深度方向延伸;該連結板部43c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將第一板部43a和第二板部43b的駕駛室外側的端部彼此連接起來。芯材43的材料只要是能夠對密封部件30進行補強的材料即可,并無特別的限定,例如能夠使用鋁合金、鋼材、不銹鋼、硬質樹脂(例如滑石和玻璃纖維混合而成的樹脂)等。
[0076]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埋入密封部件30上的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中,第二板部43b埋入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下板部36c中,連結板部43c埋入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縱板部36b中。這樣一來,密封部件30的大致整個車門凸緣嵌入部36就被芯材43補強,車門凸緣嵌入部36就與車門凸緣11 d牢固地嵌合。
[0077]在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形成有從該第一板部43a朝著嵌條安裝槽38內突出的扣合突出部43d。扣合突出部43d是通過將第一板部43a的駕駛室內側的端部朝著上方折彎后而形成的,與芯材43—體成形。還可以使芯材43為金屬板材。在該情況下,對板材進行切割后再將切割部分翻上去,即能夠獲得扣合突出部43d。
[0078]在該實施方式中,扣合突出部43d的突出方向上的端部以從嵌條安裝槽38的上側的側面38a到達嵌條安裝槽38內的方式突出。在芯材43由容易生銹的金屬制成的情況下,優選由形成密封部件30的材料形成的覆蓋部49將扣合突出部43d覆蓋起來。在芯材43由不容易生銹的材質形成的情況下,能夠省去覆蓋部49而讓扣合突出部43d露出。
[0079]扣合突出部43d形成為:越往嵌條安裝槽38的槽深處一側,該扣合突出部43d從第一板部43a突出的突出量越大。這樣一來,扣合突出部43d的外表面就會相對于第一板部43a傾斜。需要說明的是,扣合突出部43d的形狀并不限于此。例如其斷面既可以為半圓形,又可以為矩形。
[0080]還可以在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第二板部43b以及連結板部43c上形成多個狹縫,該多個狹縫在芯材43的長邊方向上彼此留有間隔,而讓芯材43具有撓性,但未圖示。
[0081 ](嵌條的構成方式)
[0082]嵌條45以面向駕駛室外側的方式安裝在密封部件30上,且該嵌條45例如由招合金等形成,以便例如讓前車門I透出金屬格調。需要說明的是,嵌條45還可以由樹脂制成。在該情況下,則通過對面向駕駛室外側的部分進行鍍膜或者在面向駕駛室外側的部分安裝金屬板材來使其透出金屬氣息。
[0083]如圖1所示,嵌條45是從密封部件30的前部密封部34的前端部延伸到后部密封部35的后端部的長度較長的部件。圖6和圖7中也示出,嵌條45具有本體板部46、安裝腿部47以及安裝爪48。其中,該本體板部46順著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外表面延伸;該安裝腿部47從本體板部46的駕駛室內側的面的靠上側部位朝著駕駛室內側突出;該安裝爪48從本體板部46的駕駛室內側的面的靠下側部位朝著駕駛室內側突出。在本體板部46的上緣部形成有朝著駕駛室內側折彎的折彎部46a,密封部件30的上緣部30a與該折彎部46a的內表面相接觸。
[0084]安裝腿部47是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嵌條安裝槽38內的部分,該安裝腿部47形成為:在已插入該嵌條安裝槽38內的狀態下延伸到到達嵌條安裝槽38的底部附近。已插入嵌條安裝槽38內的安裝腿部47從該安裝腿部47的突出方向與該扣合突出部43d接觸而扣合。此時,還能夠讓扣合突出部43d進入安裝腿部47內而使扣合突出部43d與安裝腿部47相扣入口 ο
[0085]在安裝腿部47的突出方向上的頂端部(插入方向的頂端部)形成有嵌合部47a,該嵌合部47a從該安裝腿部47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頂端部一側與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嵌合。嵌合部47a由從安裝腿部47的下表面朝著下方突出的突起部構成,讓該嵌合部47a從安裝腿部47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端部鉤掛在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上而實現嵌合。
[0086]在安裝腿部47的上表面上且插入方向的中間部位,形成有中間突起部47b。該中間突起部47b朝著與嵌合部47a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該中間突起部47b在已插入形成在嵌條安裝槽38的側面38a上的凹部38c內的狀態下與嵌條安裝槽38嵌合。
[0087]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插入形成在密封部件30的外表面上的爪插入凹部36f內。安裝爪48在已插入爪插入凹部36f的狀態下鉤掛在鉤掛部36g上。
[0088]圖2所示的后車門2的嵌條65,其構造和安裝方法也都和前車門I的嵌條45相同。后車門2的嵌條65和前車門I的嵌條45被布置成側視時相連續。
[0089 ](密封部件和嵌條的安裝方法)
[0090]接下來,說明密封部件30和嵌條45的安裝方法。首先,說明密封部件30的安裝方法。在將密封部件30安裝到窗框11上之際,將密封部件30布置在窗框11的駕駛室外側,讓密封部件30上的車門凸緣嵌入部36的開口部與窗框11的車門凸緣11d的外端部相對。之后,將車門凸緣Ild的外端部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車門凸緣嵌入部36內。同樣地將密封部件30的前部密封部34安裝到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4,并且將后部密封部35安裝到后側框縱邊部Ilb的上端部。需要說明的是,只要事先將前側密封縱邊部32的下側和后側密封縱邊部33的下側插入車門本體1的內部即可。
[0091]通過讓框上邊部Ilc的密封部件嵌合板部lie與設置在密封部件30的下部的嵌合槽42a嵌合,將密封部件30的板狀部41固定在窗框11上。
[0092]按以上所述將密封部件30安裝到窗框11上以后,再往密封部件30上安裝嵌條45。也就是說,讓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的頂端與密封部件30上的嵌條安裝槽38的開口部相對,并且讓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的頂端與密封部件30上的爪插入凹部36f的開口部相對。之后,讓嵌條45和密封部件30彼此靠近而將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嵌條安裝槽38內,并且將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爪插入凹部36f中。因為當將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爪插入凹部36f時,該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就會鉤掛在鉤掛部36g上,所以該嵌條45上的安裝爪48難以脫離。
[0093]在將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嵌條安裝槽38之際,因為扣合突出部43d突出到嵌條安裝槽38內,所以安裝腿部47的頂端會與扣合突出部43d滑動接觸。此時,因為扣合突出部43d形成為:越往嵌條安裝槽38的槽深處一側,其突出量越大,所以扣合突出部43d會逐漸地與安裝腿部47強烈地接觸。當插到扣合位置的插入作業不久結束以后,扣合突出部43d便會可靠地與安裝腿部47扣合。而且,安裝腿部47的嵌合部47a會與扣合突出部43d嵌合;安裝腿部47上的中間突起部47b會嵌入嵌條安裝槽38的凹部38c。
[0094](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095]如上所述,根據該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條45的安裝構造,在已將密封部件30安裝到窗框11的車門凸緣I Id上的狀態下,車門凸緣I Id被密封部件30從駕駛室外側遮蔽起來,因此能夠使其為遮蔽型設計。
[0096]因為密封部件30上的嵌條安裝槽38朝著駕駛室外側敞開口,所以能夠很容易地從駕駛室外側將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插入嵌條安裝槽38內。如果將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插入嵌條安裝槽38內,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就會朝著嵌條安裝槽38內突出,故該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會與安裝腿部47扣合。此時,芯材43是用于對密封部件30進行補強的部件。因為與密封部件30的材料相比,芯材43屬于硬質材料,所以芯材43具有足夠的剛性。因此,在脫出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嵌條45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扣合突出部43d有效地阻止該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脫出。
[0097]因為做到了將嵌合部47a形成在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上且與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嵌合,所以能夠使安裝腿部47更難以脫出。
[0098]因為讓順著嵌條安裝槽38的側面38a沿該嵌條安裝槽38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板部43a形成在芯材43上,所以能夠充分地提高對密封部件30上的嵌條安裝槽38周圍進行補強的補強效果。而且,因為讓扣合突出部43d形成于該第一板部43a且讓扣合突出部43d的突出量越往嵌條安裝槽38的槽深處一側越大,所以能夠讓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與扣合突出部43d可靠地扣合,不會導致將安裝腿部47插到扣合位置的作業性變壞。
[0099]因為扣合突出部43d與硬質芯材43形成為一體,所以能夠充分地獲得扣合突出部43d的強度,從而能夠使安裝腿部47更難以脫出。
[0100](其它實施方式)
[0101]如圖8所示的變形例那樣,可以在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上的嵌條安裝槽38的深度方向上的中間部位形成扣合突出部43d。在該變形例中,因為扣合突出部43d靠近駕駛室外偵U,所以在讓嵌條45上的安裝腿部47縮短而將嵌條45小型化了的情況下,也能夠讓該安裝腿部47與扣合突出部43d扣合。
[010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僅設置有一個。但是并不限于此,還可以設置兩個以上。而且,扣合突出部43d還能夠形成在第二板部43b;扣合突出部43d也能夠形成在第一板部43a和第二板部43b兩個板部上。嵌條45上的嵌合部47a能夠根據扣合突出部43d的形成部位而改變。
[0103]上述實施方式從各個方面來講都是簡單的示例而已,不能對本實用新型做限定性的解釋。而且,屬于權利要求范圍的等同范圍內的變形、變更全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0104]一產業實用性一
[010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嵌條安裝構造對于例如經密封部件將嵌條安裝到汽車車門的窗框上的情況能夠適用。
【主權項】
1.一種嵌條安裝構造,在汽車車門的窗框上設置有朝著駕駛室外側突出的車門凸緣,在所述車門凸緣上設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至少從所述駕駛室外側對所述車門凸緣進行遮蔽,在所述密封部件上安裝有面向所述駕駛室外側的嵌條,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部件上,供形成在所述嵌條上的安裝腿部插入的嵌條安裝槽形成為朝著所述駕駛室外側敞開口,并且用于對所述密封部件進行補強的芯材與所述密封部件形成為一體, 在所述芯材上,形成有從所述芯材朝著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突出的扣合突出部, 所述嵌條上的所述安裝腿部在已插入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的狀態下與所述扣合突出部扣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條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條上的所述安裝腿部上,形成有從所述安裝腿部的頂端側與所述扣合突出部嵌合的嵌合部。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條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具有順著所述嵌條安裝槽的側面沿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 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為:從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朝著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突出,并且越往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槽深處一側,所述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大。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條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突出部通過將所述芯材的一部分折彎而朝著所述嵌條安裝槽內突出。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嵌條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具有順著所述嵌條安裝槽的側面沿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 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在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中的位于所述嵌條安裝槽的深度方向上的中間部位。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條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上的所述扣合突出部由構成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覆蓋。
【文檔編號】B60J10/76GK205706114SQ20162059209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明人】福田篤
【申請人】西川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