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純電動汽車工作電機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轉向、空調壓縮機、空氣壓縮機、水泵、真空泵等傳統車上需要與發動機相連的裝置都使用電機來帶動葉泵工作,但由于電機固定時需要膠墊、緩沖塊來進行吸收震動,膠墊一般使用螺栓與電機相連,另一端與固定支架相連,必定存在上下固定的工序,固定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純電動汽車工作電機的安裝結構,可快速固定工作電機,提升裝配速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純電動汽車工作電機的安裝結構,包括電動汽車的工作電機和座板,工作電機的輸出軸為向前橫向伸出,座板上左右間隔設置有兩個滑槽,兩滑槽的槽口相對設置,滑槽的槽口為軸向通透設置,工作電機底部的左、右兩側均設有軸向延伸的滑塊,滑塊與工作電機的機殼固定連接,工作電機的機殼底部的兩滑塊分別插入兩滑槽的兩槽口內,滑槽與其內滑塊之間設有減震膠塊,所述減震膠塊軸向延伸并且減震膠塊的橫截面呈“U”字形,滑槽槽口前端內設有擋塊,滑塊位于相應槽口內擋塊的后側,滑槽、擋塊和座板三者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一起,滑塊的后端向后伸出相應滑槽的槽口外,并且滑塊的后部設有位于相應槽口外的安裝孔。
工作電機的機殼底部的左、右兩側滑塊為左右對稱設置。
座板上的兩滑槽為左右對稱設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純電動汽車工作電機的安裝結構,安裝時,將兩減震膠塊分別安裝至左、右兩側滑槽內,再將左側滑塊插入左側滑槽內減震膠塊的U形口內,將右側滑塊插入右側滑槽內減震膠塊的U形口內,再將擋塊安裝在相應滑槽的槽口內,減震膠塊可大大提高工作電機的減震效果,該結構可實現純電動汽車內工作電機的快速安裝,提升裝配速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前側視角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后側視角的立體圖。
圖中:機殼1、滑槽2、座板3、減震膠塊4、滑塊5、輸出軸6、螺栓7、擋塊8、安裝孔9。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圖3所示的一種純電動汽車工作電機的安裝結構,包括電動汽車的工作電機和座板3,工作電機和座板3均設于電動汽車內。工作電機的輸出軸6為向前橫向伸出工作電機的機殼1外,工作電機的輸出軸6為前后軸向延伸。
座板3上左右間隔設置有兩個滑槽2,左、右兩側滑槽2均為軸向延伸的條狀體(軸向方向為前后方向),條狀體的橫截面為“U”字形,條狀體的U形口為所述槽口,滑槽2的槽口為軸向通透設置,兩滑槽2的槽口相對設置,即左側滑槽2的槽口向右,右側滑槽2的槽口向左。座板3上的兩滑槽2為左右對稱設置。
工作電機底部的左、右兩側均設有一個軸向延伸的滑塊5,滑塊5與工作電機的機殼1固定連接,滑塊5的朝向工作電機的內端設有向上折彎的折彎邊,滑塊5的折彎邊與工作電機的機殼1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工作電機的機殼1底部的左、右兩側滑塊5為左右對稱設置。
工作電機的機殼1底部的兩滑塊5分別插入兩滑槽2的兩槽口內,即左側滑塊5插入左側滑槽2的槽口內,右側滑塊5插入右側滑槽2的槽口內。
滑槽2與其槽口內的滑塊5之間設有減震膠塊4,即左側滑塊5與左側滑槽2之間設有減震膠塊4,右側滑塊5與右側滑槽2之間也設有減震膠塊4,所述減震膠塊4軸向延伸并且減震膠塊4的橫截面呈“U”字形,減震膠快的U形口為軸向通透設置,左側滑槽2槽口內減震膠塊4的U形口向右,右側滑槽2槽口內減震膠塊4的U形口向左。
所述滑槽2槽口前端內設有擋塊8,滑塊5位于相應槽口內擋塊8的后側,同一槽口內的擋塊8與滑塊5為前后設置,當然,減震膠塊4也位于相應槽口內擋塊8的后側。
滑槽2、擋塊8和座板3三者通過螺栓7固定連接在一起,座板3、左側滑槽2及左側滑槽2內擋塊8通過貫穿三者的螺栓7固定連接在一起,座板3、右側滑槽2及右側滑槽2內擋塊8通過貫穿三者的另一螺栓7固定連接在一起,滑槽2、擋板和座板3均對應螺栓7設有插孔,螺栓7插入相應插孔,螺栓7底端向下伸出座板3外并安裝位于座板3下側的螺母。
所述滑塊5的后端向后伸出相應滑槽2的槽口外,并且滑塊5的后部設有位于相應槽口外的安裝孔9。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純電動汽車工作電機的安裝結構,安裝時,將兩減震膠塊4分別安裝至左、右兩側滑槽2內,再將左側滑塊5插入左側滑槽2內減震膠塊4的U形口內,將右側滑塊5插入右側滑槽2內減震膠塊4的U形口內,再將擋塊8安裝在相應滑槽2的槽口內,最后通過螺栓7將滑槽2、擋塊8和座板3安裝在一起,滑塊5可通過穿過其安裝孔9的螺栓安裝在電動汽車的底盤上,減震膠塊4可大大提高工作電機的減震效果,該結構可實現純電動汽車內工作電機的快速安裝,提升裝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