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前保險杠下本體。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前后端裝有保險杠,保險杠不僅有裝飾功能,更重要是吸收與緩和外界沖擊力、防護車身保護車身及乘員安全功能的安全裝置。從安全上看,汽車發生低速碰撞事故時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護前后車體;在與行人發生事故時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行人的作用。從外觀上看,具有裝飾性,成為裝飾轎車外型的重要部件;同時,汽車保險杠還有一定的空氣動力學作用。因此,保險杠是非常重要的汽車部件。
汽車前保險杠下本體是汽車保險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具有進氣格柵,主要是用于調整空氣流向,減少阻力,然而目前在使用的進氣格柵一般由橫向格柵條與縱向格柵條組成, 對于空氣流向的調整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空氣流向調整效果好的汽車用新型前保險杠下本體。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汽車用新型前保險杠下本體,包括具有前后表面的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自前表面上端向后凹陷形成的若干第一凹槽、位于后表面上端并與第一凹槽相對應的第一凸臺、貫穿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通孔、自前表面向后凹陷形成的凹陷面、位于凹陷面上并由若干縱向格柵條與若干橫向格柵條相互交叉形成的進氣格柵以及位于凹陷面外周并圍繞進氣格柵設置的若干第二通孔,所述橫向格柵條呈V型設置且其開口朝向后方,所述橫向格柵條上下兩側外表面均與縱向格柵條相接觸,所述橫向格柵條內部設有若干與縱向格柵條相互平行的支撐條,所述第二通孔對應的本體后表面設有向后延伸的卡勾。
進一步,所述凹陷面下方的本體前表面設有若干向前凸起的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之間形成第二凹槽從而在本體后表面形成若干加強柱。
進一步,所述第二凸臺下方的本體前表面上設有若干向后凹陷的第一凹臺與第二凹臺,所述第二凹臺位于第一凹臺兩側,所述第二凹臺上設有固定通孔。
本實用新型得到的一種汽車用新型前保險杠下本體,其技術效果是:1、采用V型的橫向格柵條,并且橫向格柵條的開口朝向后方,有利于空氣向引擎蓋內流動,氣流調節效果好;2、通過第一凸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卡勾、第一凹臺、第二凹臺以及第二凹臺上的固定通孔,大大提高了汽車前保險杠下本體與汽車鈑金件的固定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前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2中B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用新型前保險杠下本體,包括具有前表面與后表面的本體1,所述本體上設有自前表面上端向后凹陷形成的若干第一凹槽15、位于后表面上端并與第一凹槽相對應的第一凸臺16、貫穿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通孔17、自前表面向后凹陷形成的凹陷面2、位于凹陷面上并由若干縱向格柵條3與若干橫向格柵條4相互交叉形成的進氣格柵5以及位于凹陷面外周并圍繞進氣格柵設置的若干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凹槽呈方形并且在其上端兩側弧形過渡,所述橫向格柵條呈V型設置且其開口朝向后方,所述橫向格柵條上下兩側外表面均與縱向格柵條相接觸,所述橫向格柵條內部設有若干與縱向格柵條相互平行的支撐條7,支撐條與橫線格柵條上下兩側的內表面相抵接,且支撐條對應的下側橫向格柵條的寬度大于其他地方的下側橫線格柵條,并且兩者之間通過弧形過渡,所述第二通孔對應的本體后表面設有向后延伸的卡勾8。
所述凹陷面下方的本體前表面設有若干向前凸起的第二凸臺9,所述第二凸臺之間形成第二凹槽10從而在本體后表面形成若干加強柱11。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臺下方的本體前表面上設有若干向后凹陷的第一凹臺12與第二凹臺13,所述第二凹臺位于第一凹臺兩側,所述第二凹臺上設有固定通孔14。
采用V型的橫向格柵條,并且橫向格柵條的開口朝向后方,有利于空氣向引擎蓋內流動,氣流調節效果好;第一凸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卡勾、第一凹臺、第二凹臺以及第二凹臺上的固定通孔,大大提高了汽車前保險杠下本體與汽車鈑金件的固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