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頭枕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組裝時方便掛面套的汽車頭枕。
背景技術:
汽車頭枕生產過程之中,首先需要將整個頭枕骨架安裝完成,之后將頭枕骨架上安裝上面套,最后通過將吸能材料安裝好之后完成整個頭枕的組裝,這種組裝方式進行生產其效率不高,頭枕在掛面套的時候會消耗很大一部分工作時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一種提高面套安裝效率的結構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組裝時方便掛面套的汽車頭枕,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方便、方便工人對頭枕進行掛面套工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頭枕生產成本、降低了勞動力成本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組裝時方便掛面套的汽車頭枕,包括頭枕前蓋、頭枕后蓋和頭枕調節板,所述的頭枕前蓋的前端面中部安裝有頭枕調節板,頭枕前蓋的后端面安裝有頭枕后蓋,所述的頭枕調節板兩側轉動對稱安裝有側翼調節板,所述的側翼調節板的邊緣位置和頭枕調節板上下部邊緣位置上布置有掛鉤缺口,所述的掛鉤缺口靠近側翼調節板和頭枕調節板邊緣處的側面上布置有朝頭枕前蓋彎曲的掛鉤。
所述的頭枕前蓋靠近頭枕后蓋的端面的邊緣處均勻布置有一圈插接凸起,所述的頭枕后蓋側面邊緣上布置有與插接凸起相配的插接口。
所述的插接口上布置有限位凸出臺。
所述的頭枕調節板兩側中部對稱布置有兩個連接軸,連接軸的兩端與側翼調節板上布置有限位凸起相連,所述的限位凸起外表上布置有呈橫向布置的加強筋,加強筋靠近頭枕調節板一端上布置有倒角結構。
所述的頭枕后蓋后端面上對稱安裝有兩根頭枕支桿,所述的頭枕支桿下端從頭枕后蓋下部穿出。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裝時方便掛面套的汽車頭枕,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方便、方便工人對頭枕進行掛面套工序,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了頭枕生產成本、降低了勞動力成本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后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去掉頭枕后蓋后的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去掉頭枕后蓋后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去掉頭枕后蓋后的后視圖。
圖示:1、頭枕調節板,2、頭枕前蓋,3、限位凸起,4、側翼調節板,5、連接軸,6、頭枕后蓋,7、插接口,8、頭枕支桿,9、倒角結構,10、插接凸起,11、掛鉤缺口,12、掛鉤,13、限位凸出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組裝時方便掛面套的汽車頭枕,如圖1—6所示,包括頭枕前蓋2、頭枕后蓋6和頭枕調節板1,所述的頭枕前蓋2的前端面中部安裝有頭枕調節板1,頭枕前蓋2的后端面安裝有頭枕后蓋6,所述的頭枕調節板1兩側轉動對稱安裝有側翼調節板4,所述的側翼調節板4的邊緣位置和頭枕調節板1上下部邊緣位置上布置有掛鉤缺口11,所述的掛鉤缺口11靠近側翼調節板4和頭枕調節板1邊緣處的側面上布置有朝頭枕前蓋2彎曲的掛鉤12。
所述的頭枕前蓋2靠近頭枕后蓋6的端面的邊緣處均勻布置有一圈插接凸起10,所述的頭枕后蓋6側面邊緣上布置有與插接凸起10相配的插接口7。
所述的插接口7上布置有限位凸出臺13。
所述的頭枕調節板1兩側中部對稱布置有兩個連接軸5,連接軸的兩端與側翼調節板4上布置有限位凸起3相連,所述的限位凸起3外表上布置有呈橫向布置的加強筋,加強筋靠近頭枕調節板1一端上布置有倒角結構9。
所述的頭枕后蓋6后端面上對稱安裝有兩根頭枕支桿8,所述的頭枕支桿8下端從頭枕后蓋6下部穿出。
實施例
當需要對頭枕調節板1和側翼調節板4進行掛面套的時候,首先將面套的周圍上開有與掛鉤12相配的開口,之后將面套覆蓋在頭枕調節板1和側翼調節板4上,同時將面套的我周包裹住頭枕調節板1和側翼調節板4的前端面后后端面的邊緣處,同時將掛鉤12穿過面套上的開口進行定位,這種掛鉤結構能夠大大節約面套的安裝時間,從而提高了頭枕的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力成本。
同時為了方便頭枕后蓋6和頭枕前蓋2之間的組裝,在頭枕前蓋2上布置有插接凸起10,在頭枕后蓋6上布置有插接口7,當插接凸起10穿過插接口7并扣在在插接口7上時,就能夠完成頭枕后蓋6和頭枕前蓋2之間的組裝,同時為了限定插接凸起10的位置在插接口7上布置有限位凸出臺13。
為了加強側翼調節板4與頭枕調節板1連接部的強度,設計了加強筋結構,同時為了方便側翼調節板4往頭枕前方轉動,在加強筋上布置有倒角結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