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體的倚靠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座椅頭枕。
背景技術:
汽車、輪船和飛機等交通工具在前行過程中,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常常會因為頭枕沒有提供側護,或者會因為頭枕上側護角度不佳而導致無法安然舒適的睡眠。而且,當汽車在前行過程中發生急轉彎或顛簸時,或當輪船因為波浪而左右搖擺時,又或者當飛機因為急氣流而顛簸時,由于座椅頭枕沒有提供側護或頭枕側護不到位,頭部或頸椎可能會因為發生側傾而受傷。因而,有必要提出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頭枕。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座椅頭枕,該座椅頭枕能夠提高人體頭部的舒適性,并且在交通工具發生急速轉向或顛簸時有利于避免人體頭部或頸椎因為急速側傾而受傷。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座椅頭枕,包括主枕部以及兩個側翼,所述兩個側翼分別設置于所述主枕部的兩個側端,且所述側翼可轉動地與所述主枕部連接,在所述連接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側翼的定位裝置。
可選的,所述座椅頭枕包括內骨架,所述內骨架包括主枕板、兩個翼板和兩個連接桿,所述主枕板固定連接于所述兩個連接桿之間,所述兩個翼板分別與所述兩個連接桿可轉動地連接,且在所述翼板和所述連接桿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所述定位裝置。
可選的,所述翼板包括樞接環部,所述樞接環部與所述連接桿相套接。
可選的,所述定位裝置包括連接于所述翼板的彈性卡位器以及固定套接于所述連接桿上的齒輪環,所述彈性卡位器與所述齒輪環相互配合。
可選的,所述彈性卡位器包括條形殼、彈簧以及半環體,所述半環體的內環面上設有若干能與所述齒輪環相嚙合的滑行齒鍵,所述半環體的外環面上設置有連接軸,所述條形殼固定連接在所述翼板上,且所述條形殼的端部設有與所述連接軸相配合的穿孔,所述連接軸插設在所述穿孔中,所述條形殼具有內腔,所述彈簧安裝于所述內腔中,且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翼板和所述連接軸。
可選的,所述座椅頭枕還包括有面料,所述面料包裹于所述內骨架外。
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頭枕包括主枕部以及兩個側翼,且所述側翼可轉動地與所述主枕部連接,在所述連接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側翼的定位裝置,因而,主枕部兩側的側翼可以給人體頭部提供支撐,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側翼的角度調整至合適位置,從而能夠給使用者帶來舒適的體驗。而且,當汽車、輪船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生顛簸或急轉彎時,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頭枕還有利于避免頭部和頸椎因為急速側傾而受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座椅頭枕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內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向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主枕部,2、側翼,3、內骨架,31、主枕板,32、翼板,321、樞接環部,33、連接桿,34、彈性卡位器,341、條形殼,341a、內腔,342、彈簧,343、半環體,344、連接軸,35、齒輪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座椅頭枕,包括主枕部1以及兩個側翼2,兩個側翼2分別設置于主枕部1的兩個側端,且側翼2可轉動地與主枕部1連接(如圖1的箭頭所示),在該連接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側翼2的定位裝置。
基于以上的結構,則枕部兩側的側翼2可以給人體頭部的兩側提供支撐和保護,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側翼2調整至合適舒適的角度位置,從而能夠給使用者帶來舒適的體驗,有利于旅途中的人們更安然舒適的入睡和睡眠。另外,當汽車、輪船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生顛簸或急轉彎時,本實施例的座椅頭枕還有利于避免頭部和頸椎因為急速側傾而受傷,能夠給使用者的頭部夠帶來保護。
參見圖1和圖2,座椅頭枕包括內骨架3和面料,面料包裹于所述內骨架3外。內骨架3包括主枕板31、兩個翼板32和兩個連接桿33,主枕板31固定連接于兩個連接桿33之間,兩個翼板32分別與兩個連接桿33可轉動地連接,且在翼板32和連接桿33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上述定位裝置。其中,翼板32包括樞接環部321,該樞接環部321與連接桿33相套接,因而,翼板32可繞連接桿33轉動,而且翼板32可在合適的位置被定位固定,這使得上述座椅頭枕的整個側翼2可繞主枕部1轉動,并且側翼2可以被定位固定。
參見圖2和圖3,上述定位裝置包括連接于翼板32的彈性卡位器34以及固定套接于連接桿33上的齒輪環35,彈性卡位器34與齒輪環35相互配合;具體的,彈性卡位器34包括條形殼341、彈簧342以及半環體343,半環體343的內環面上設有若干能與齒輪環35相嚙合的滑行齒鍵,半環體343的外環面上設置有連接軸344,條形殼341固定連接在翼板32上,且條形殼341的端部設有與連接軸344相配合的穿孔,連接軸344插設在穿孔中,條形殼341具有內腔341a,彈簧342安裝于內腔341a中,且彈簧342的兩端分別連接翼板32和連接軸344。因而,當將翼板32轉動到合適位置時,通過齒輪環35和半環體343的滑行齒鍵之間的卡合,翼板32可以被固定定位,由此可實現對于上述側翼2的轉動和定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座椅頭枕包括主枕部以及兩個側翼,且所述側翼可轉動地與所述主枕連接,在所述連接處設有用于定位所述側翼的定位裝置,因而,主枕部兩側的側翼可以給人體頭部提供支撐,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側翼的角度調整至合適位置,從而能夠給使用者帶來舒適的體驗。而且,當汽車、輪船和飛機等交通工具發生顛簸或急轉彎時,本實用新型的座椅頭枕還有利于避免頭部和頸椎因為急速側傾而受傷。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