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供電系統。
背景技術:
電動車仍然普遍沿用常規燃油車的12V鉛酸蓄電池。圖1為現有技術常用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在其中低壓電源由蓄電池和DC-DC(大功率高壓直流轉12V直流)共同提供,所有用電器均從此處取電。當車輛啟動時DC-DC為主電源,為所有用電器供電并給蓄電池充電;當車輛OFF時,蓄電池為DC-DC、BMS、VCU、BCM和PEPS等控制器提供常電,準備車輛下一次的啟動。其中采用的蓄電池因其能量密度低,體積和重量大,對于電動車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不利于整車減重和零部件的總布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取消了電動車上的12V鉛酸蓄電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供電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供電系統,包括車載充電機、動力電池包、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整車控制器、車身控制器,以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所述車載充電機通過高壓電路與動力電池包連接,所述動力電池包的高壓輸出端通過高壓電路與所述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包括電源管理系統和內置12V直流電源,所述12V直流電源的輸出端通過低壓電路與電源管理系統、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整車控制器、車身控制器以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連接。
其中,所述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的輸出端連接車輛其他低壓用電器,所述車輛其他低壓用電器是指除了整車控制器、車身控制器以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連接以外的其他低壓用電器。
其中,所述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的輸出端一路分支經過二極管后并聯至所述 12V直流電源的輸出端;所述車載充電機的12V輔助電源的輸出端并聯至所述 12V直流電源的輸出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施例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取消了鉛酸蓄電池,可以使得整車減重10kg以上,因減少一個大體積零部件,同時也有利于整車總布置。因需要常電的控制器所消耗總功率不大,本實施例的供電系統不會對動力電池造成明顯影響,而且直流電源布置于電池包中,對整車安全性沒有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電動車供電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電動車供電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做進一步的闡述,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包括車載充電機(OBC)10、動力電池包20、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DC-DC)30、整車控制器(VCU)40、車身控制器(BCM)50,以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PEPS)60;還包括由車身控制器50控制的門鎖70,由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60控制的天線80,以及其他電器90。在本實施例中,車載充電機10通過高壓電路與動力電池包20連接,所述動力電池包20的高壓輸出端通過高壓電路與所述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30連接。所述動力電池包20包括電源管理系統21和12V直流電源22,所述12V直流電源22的輸出端通過低壓電路與電源管理系統21、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30、整車控制器40、車身控制器50以及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系統60連接。所述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30 的輸出端通過低壓電路并聯至所述12V直流電源22的輸出端,并且所述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30的輸出端與所述12V直流電源22的輸出端之間的低壓電路上設置有二極管。直流轉換直流變換器30的輸出端還連接至其他電器90用于給其他電器 90提供低壓直流電源。所述車載充電機10的12V輔助電源的輸出端并聯至所述 12V直流電源22的輸出端。
本實施例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取消了12V鉛酸蓄電池,在動力電池包內增加一個小功率12V直流電源(直接將動力電池的高壓電轉為12V直流電),需要常電的控制器從此處取電,其他用電器(包括所有大功率器件)仍從電動車的DC-DC 處取電,DC-DC工作與否由VCU來控制。另在DC-DC輸出端分出一路電源經過二極管后并聯至12V直流電源的輸出端,當DC-DC工作時可同時為控制電路供電提高穩定性和可靠性。將車載充電機的12V輔助電源(即連接220V交流電時,其輸出12V直流電,需要有一定的帶載能力)并聯至12V直流電源的輸出端,用于動力電池空電或故障的情況,此時將車輛連接上交流充電槍,車輛控制電路即可獲得電源正常工作,以便為車輛進行充電或診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例的電動車供電系統取消了鉛酸蓄電池,不僅解決了車輛長時間停放導致的蓄電池虧電問題,而且可以使得整車減重10kg以上,因減少一個大體積零部件,同時也有利于整車總布置。因需要常電的控制器所消耗總功率不大,本實施例的供電系統不會對動力電池造成明顯影響,而且直流電源布置于電池包中,電池包外輸出為12V,對整車安全性沒有影響。本實施例中的小功率直流電源即可作為獨立器件,也可考慮集成于BMS中,若用于BMS均衡動力電池電量的消耗源,可使整車電源系統進一步優化。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具體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