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公交車用品,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公交車把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公交車是每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公交車上的設施要求也同樣提高,針對公交車上的拉手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使用的舒適性,具體如下:
(1)拉手一般由吊環織帶連接限位卡和拉環,單個垂直懸掛于橫桿上,拉手容易隨著車聲的晃動任意搖晃。當交通工具在運動時產生顛簸、搖擺等任何形式的加速度運動時,可導致乘客兩側耳石器對外力的作用發生不平衡反應,易導致眩暈。
(2)拉手固定長度,地面至拉環高度以成年女性的第50百分位雙手功能上舉高為懸掛高度,為1.85米左右,不方便身材相對矮小的乘客使用。
(3)當單個垂直懸掛于橫梁并且無人使用時身材相對較高的乘客容易碰頭。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和新穎性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公交車把手,以此來解決再有技術中存在的眩暈、夠不到、碰到頭等問題,從而使拉手穩定,即解決了因個子矮小夠不到的問題,又解決了因個子高而產色碰撞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新型公交車把手,包括頂部防撞橡膠墊、彈簧、伸縮桿、固定扣、把手、固定桿;
所述固定桿上設置有兩個通孔,通孔的對應位置上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有固定扣,所述伸縮桿設置有兩個,且均穿過固定扣,所述伸縮桿的頂端設置有頂部防撞橡膠墊,所述伸縮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連接有把手,所述伸縮桿的外圍套設有彈簧。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兩個通孔之間的距離設置在140mm-160mm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徑設置在6mm~10mm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把手設置為U字形。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把手的底部設置有一圈防滑套。
本發明的伸縮桿的頂端設置有頂部防撞橡膠墊,可以對彈簧的一端進行阻擋,且防撞橡膠墊價格便宜,制造成本低。
本發明把手的底部設置有一圈防滑套,與現有的不帶有防滑套相比較,這樣設置可以增大手與把手之間的受力面積,減小把手對手的壓力,除此之外防滑套的設置,增大與手之間的摩擦力,使乘客在使用時更加穩定,另外在冬天的時候,起到隔熱的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友誼效果在于:(1)本發明的公交車把手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自動向上收回,并且自動彎著折疊90度;(2)本發明采用兩根伸縮桿進行限位提高公交車把手的穩定性;(3)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價格簡單,實用性能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處于未壓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處于壓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說明:1頂部防撞橡膠墊、2 彈簧、3 伸縮桿、4固定扣、5 把手、6 固定桿、7 轉軸、8 防滑套。
具體實施例
結合圖1、圖2和圖3對本實用做進一步的說明:一種新型公交車把手,包括頂部防撞橡膠墊1、彈簧2、伸縮桿3、固定扣4、把手5、固定桿6;
所述固定桿6上設置有兩個通孔,通孔的對應位置上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有固定扣4,所述伸縮桿3設置有兩個,且均穿過固定扣4,所述伸縮桿3的頂端設置有頂部防撞橡膠墊1,所述伸縮桿3的另一端通過轉軸7連接有把手5,所述伸縮桿3的外圍套設有彈簧2。
所述兩個通孔之間的距離設置在140mm-160mm之間。
所述通孔的直徑設置在6mm~10mm之間。
所述把手5設置為U字形。
所述把手5的底部設置有一圈防滑套8。
本發明的零部件加工過程:首先將伸縮桿3與把手5通過轉軸連接在一起,并且伸縮桿3與把手5可以相對轉動,然后將固定扣4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桿6的通孔上,將帶有把手5的伸縮桿3自上而下穿過帶有固定扣4的固定桿6,最后在伸縮桿3上依次穿入彈簧2和頂部防撞橡膠墊1,并將頂部防撞橡膠墊1固定設置在伸縮桿3的頂端上。
本發明的伸縮桿的頂端設置有頂部防撞橡膠墊,可以對彈簧的一端進行阻擋,且防撞橡膠墊價格便宜,制造成本低。
本發明把手的底部設置有一圈防滑套,與現有的不帶有防滑套相比較,這樣設置可以增大手與把手之間的受力面積,減小把手對手的壓力,除此之外防滑套的設置,增大與手之間的摩擦力,使乘客在使用時更加穩定,另外在冬天的時候,起到隔熱的作用。
本發明的公交車把手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自動向上收回,并且自動彎著折疊90度。
本發明采用兩根伸縮桿進行限位提高公交車把手的穩定性。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價格簡單,實用性能強。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構思實現形式的列舉,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可延伸至本領域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所能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